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呈现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碎片化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呈现出学习时空、内容、形式的碎片化特点。碎片化学习虽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出现了碎片化知识分散,没有形成体系;碎片化内容良莠不齐,造成学习干扰;碎片化学习形式花哨,流于形式的问题。为了使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大学生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要正确认识碎片化学习,转变学习思维;要兼顾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要建立碎片化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有目标有体系的碎片化学习能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本文调查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碎片化时间进行英语词汇习得的现状,探究利用互联网进行碎片化英语学习的价值,为学习者提供英语词汇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孔燕 《科教导刊》2019,(12):21-22
"互联网+"的新时代大背景下,碎片化时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浪潮在碎片化时间的条件下提高碎片化学习的效率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碎片化学习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分析,对碎片化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性进行策略研究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源于芬兰的"整体化学习"思想超越了"碎片化学习"的局限性,强调学习目标引领和整体意义感悟对于学习的重要价值,注重学习意义感悟引领下的学习内驱力形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以"整体化学习"思想为指导,清晰界定大学生职业实践概念,系统分析大学生职业实践内涵,明晰大学生职业实践意义,探讨大学生职业实践强化策略,对于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对专业课程进行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及其弊端,针对这种互联网知识传播现象,开展大学生碎片化学习行为特征研究,着重阐述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构建,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供底层数据支持和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对海量信息的互联网,学习者很容易迷失其中。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思维起源于疑难"为逻辑起点构建了"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大学生学习模式":即"问题—搜索—阅读—交流—写作"大学生网络化学习模式,以将碎片化信息加以整合并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媒"碎片化"以其话语模式和传播模式"碎片化"的特征,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文章通过传媒"碎片化"的内涵释义及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传媒"碎片化"环境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知识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内容、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浏览、学习零碎知识的新型学习方式,简称"碎片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学习需求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厘清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学生学习态度、重视教师教学环节和建构趣味性网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胡娟 《文教资料》2007,(21):52-5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内外诟病之所在,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亦分化成泾渭分明的对立两派。在性质(地位功能)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疑可分为"万能论"和"可有可无论"两种态度;在方法论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质疑可分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观点。实际上,幻化无常的社会现实和支离破碎的大学生思想现状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点,任何僵化的观点和方法都可能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面对这种矛盾冲突,将"碎片化"的大学生思想现状和"碎片化"的工作方式进行再聚合,制定合乎时代要求的价值判断的规则体系,重构较为和谐的内部工作机制与系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邹婷 《教书育人》2021,(1):78-79
在阅读碎片化、功利化、娱乐化的当下,引导大学生沉静心灵,回归经典,潜心学习,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探索大学生经典学习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提出大学生经典学习"365"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反思与建议,以通过创新经典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网络课程因资源粒度过大、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资源特点及其认知特性,从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技术开发及实现方式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课程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的"拆解"与"重构"设计开发模式。利用虚拟切片技术拆解并重构了从知识碎片化到知识单元与知识主题的结构化研究。以"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例,开展了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的案例研究,对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碎片化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完善知识结构与夯实知识水平,及时弥补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不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2.
碎片化阅读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一些问题,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学生信息素养不足和阅读内容的质量问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来趋利避害,能够合理运用碎片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手机,特别是智能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但拥有手机,而且越发离不开手机,这些移动电子设备已经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实际上,手机不仅可以娱乐,更可以用来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大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绩效、改善学习状况.本文从移动学习入手,介绍了Lectora软件及其优势,并基于此软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为例来展开实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来临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职学生又是受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是摆在师生面前的新问题,应在激发高职学生成就动机的前提下,合理进行规划以提高碎片化时间的使用效率。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移动工具进行个性化的"按需学习"、利用"微课程"满足碎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碎片化学习"在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OOC)中的问题表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碎片化。其中,时间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注意力障碍,学习习惯碎片化则会增加深度思考的成本。但MOOC碎片化属性的特征本身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消弭多元注意力分散和浅层学习等缺陷的自我修复功能。因为"碎片化"的交互式交流形式和学习方式,一方面在优化学习者内外网络的同时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创新思维和自我价值观的发展。MOOC学习支持未来的改革方向在于引导学习者利用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知识进行以实践认知为中心的模块化处理,以及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训练两方面,这样才能将它的优势真正利用起来,保证深度学习的开展和聚合多元注意力。  相似文献   

16.
"碎片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海量的信息资源、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和现代人忙碌而又被割裂的时间是成人碎片化学习的原因.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引领下的成人碎片化学习具有"解构性"、"建构性"、"非线性"和"自组织"等特性.成人碎片化学习不仅具有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优势,更具有提高国民识字率和阅读率的优势.但是,由于碎片化知识缺乏系统性、信息量庞大且参差不齐,因而增加了成人学习者的筛选难度,也可能会误导成人学习者.因此,要净化网络环境,优化网络资源,同时也要提高成人学习者自身的甄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碎片化资源是适应现代学习特点的资源形式,但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认知障碍。如何将这些资源组织起来,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学习路径是碎片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阐述了构建碎片化资源时节点选取和关系描述等。赋予碎片化资源优先级和学习进度属性,运用知识地图技术将知识、资源组织起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社交软件,这成为了碎片化学习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将微信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将该耦合模式应用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实践表明该耦合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11)
思想力"原点"大学生已经基本不会遇到教师严格制定的学习任务安排,有了最大程度的自主支配余地。然而,也正是这种突变性的学习自由,使本已习惯被老师"牵着走"的部分大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归纳碎片化应用的多样性,寻找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对应的碎片化应用类别。在研究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该学习方式对计算机类专业微课程的需求,找寻将碎片化知识转换为个人能力过程中消化知识的关键点和线。最后,提出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和流程,并以"WEB程序设计"微课程内容设计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以期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