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流行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最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互联网领域成为了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重要内容,但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误解。所以,基于"互联网+"的视域,高职院校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阐述"互联网+"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现行国家实施创新发展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它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发展环境、价值取向和发展途径等。高职院校已经出现和正在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竞赛机制的"选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发散思维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实战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和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需要紧扣"三全"发展定位,抓好广谱式教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因人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育平台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应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对"专业+创业"融入式、"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分级递进式"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并结合校情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探索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成为当前要务.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树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加强高职院校硬软件资源建设、建立"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等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万是明 《职教论坛》2018,(10):147-152
在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院校内部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中部地区的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调研中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构建高职院校"三融六元"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新战略中,高职院校起着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和主阵地作用。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需要引发一场由"双创"推动的教育范式深刻转型,在教学范式、课程体系范式、教育评价范式等方面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不同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后者服从于前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体现"对接式教育"理念,对接学生特点、院校特色和行(企)业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高职院校作为塑造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高校已有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努力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构建设想,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征,阐述网络资源的运用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网络实现创新的学习方式,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创业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竞争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体系要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形成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技能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基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基于"专创融合"的"三阶递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多元化的考评机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