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起:"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难度大,思考性强,教师在处理与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如,少数学生的顿悟往往掩盖了大多数学生的茫然:意蕴丰富的规律探索被异化为机械单调的数值发现: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具体操作的层面,数学味缺失……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正视与反思,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缘起:"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难度大,思考性强,教师在处理与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如,少数学生的顿悟往往掩盖了大多数学生的茫然:意蕴丰富的规律探索被异化为机械单调的数值发现: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具体操作的层面,数学味缺失……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正视与反思,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因经常接触的是文科,笔者不甚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近日适逢一个机会,笔者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活动1的烙饼问题.教材是这样介绍的:妈妈烙饼用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用3分钟.如果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如果按常理说,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3张饼至少需要18分钟.显然一张一张地烙,太费时间了.  相似文献   

4.
《数学广角——烙饼》是进行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优质资源,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限定条件,搞清题意,突破思维定势,建构模型,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例1,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烙饼,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列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课例取材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而设计的有关数学思想方面的内容。这类内容属于问题解决型,数学思考性强,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因经常接触的是文科,笔者不甚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近日适逢一个机会,笔者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活动1的烙饼问题。教材是这样介绍的:妈妈烙饼用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用3分钟。如果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相似文献   

9.
[缘起]"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感受运筹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地改变,其中教学方式的变化更加明显。《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可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用得最多又最时髦的是“合作学习”。不管大大小小的课,只要拿出来上的或多或少会用到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P112-114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3.通过各种数学  相似文献   

13.
"烙饼问题"的教学一般倾向于发现规律和建构模型,导致数学味太浓,实践味不足。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活所需产生问题情境,以实践应用积累活动经验,联系生活习惯感受数字背后的生活厚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数学有味,数学有温度。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倡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烙饼     
方丹敏 《大学生》2013,(3):24-24
“你不会烙饼?!你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惊天动地的笑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她不会烙饼!她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又惊天动地地来了一遍。  相似文献   

16.
<正>“图解数学”指的是运用图形、表格、公式等可视的方式把学生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小学数学随着年级上升,数学问题逐渐变得既抽象又复杂,图解数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组织学习过程,如何引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何促进学生在碰撞中自主醒悟、提升情感、升华智慧,这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烙饼》一节公开课的教学中,再度引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案例描述在短暂的交流后,学生从情境图中提炼出来的数学问题:“一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放2张饼,一张饼有2个面。如果烙熟1面需要1分钟,那么烙熟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喜欢,你看,他们讨论开了。“一张饼有2个面,烙熟1个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页"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凤 《学周刊C版》2014,(4):173-173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P112-114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