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我却已经度过两次。我的第一次童年,是在呆看着教室窗外的云、翻找着院子角落的虫和对抗着大人世界的许多规矩里度过的;陪伴我的是一个小孩的孤独和想象。我的第二次童年,是在我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2.
一只黄鹂鸟     
我是一只黄鹂鸟,生活在一片大森林里,这里有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有翠绿娇嫩的小草,这里有平静清澈的湖水,这里有奔流不停的小溪。生活在这一片大森林里,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不幸发生了。一天我正在找虫子吃,我的好朋友小喜鹊慌慌张张地飞来告诉我:森林那边的树都被人砍了。我大吃一惊,急忙飞过去看,好端端的一片树林,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个树桩,而且人们到处捕猎,好多动物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我害怕极了,生怕这种悲剧会降临在我身上。但是越怕什么,什么越来得快,没过多久,人们还是把我的家给毁了。我和小喜鹊无助地在…  相似文献   

3.
在乡下土生土长了十八年,每日里尽是想着法子在田间地头、河沟小溪里戏耍,最害怕、最头痛之事当数读书。十八年后的第一个初春!当我走入这片绿色的军营天地,竟发现这世界上有种叫作新闻的文体。于是乎,便依照葫芦画起了瓢,搞起了新闻报道。在工作之余,绝大多数时间在读书中度过。偶有朋反串门,便指着墙上*闲谈不超过十分钟*的字条以示逐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读书的增多,稿子开始见诸报端了。然而不久我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越读书越感到自己腹内空空。于是,我再次下决心:读!先是读复旦大学编写的*新闻写…  相似文献   

4.
我爱我家     
心笛 《出版参考》2010,(7):35-35
父母又老了些,姐妹又多了些沧桑,短暂的相聚到了尾声。送我离去的亲人面容一如每次挥别,忍着难过,挤出笑容,多不想离她们这么远,可我还是一次次这样被她们幸福地接到,又被她们难过地送走。命运把我独自带到离家万里的地方,安了一个她们不能轻易到达的家,不管我们内心多么希望长相守,岁月和距离却只将离别越拉越长。  相似文献   

5.
湘江的码头     
正1950年父亲租了一只小船、率全家从湘潭迁居到长沙,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起航的那天,春光明媚,风和日暖,小船扬起白帆,顶着蓝天白云,载着我们在宽阔美丽的湘江中行驶。小船随波顺流直下,当天中午我们全家抵达了省城长沙。早来半年、在长沙卖唱的姨妈,代我们在她居住的附近、《粪码头》后街租了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旧破房。除厨房公用外,五口之家吃、住、拉都在这块小天地里。我们兄妹每天晚上就象一窝小狗蜷缩、沉睡在父母身边,当时我刚八岁。  相似文献   

6.
在都市里看着孙子孙女那如花般的笑脸,就想起了我50多年前的模样。50多年后故地重游,让我在思绪万千中,又找回乡村里的童年。那是个桃杏树环绕的村庄,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盐碱滩里遍地种的都是金灿灿的葵花,不时从笑红了脸的高粱地里传出好听的民歌。我就是在那个纯天然的地方,和小伙伴们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脸土地满世界耍。家家过的都是穷日子,没钱买玩具就自己想办法做。我最拿手的就是每年春天制作的柳笛,大的小的、粗  相似文献   

7.
我的童年十分不幸,3岁时,母亲的形象在我脑海中还没完全定格,她便因病抛下我们兄妹6个,走向那遥远的地方。真是祸不单行,后来父亲又撒手人寰。1966年我到新疆,投奔在农场劳动的大哥。说真的,这回我是幸运的。1968年,我从农场中学被分配到一个小榨油厂,当了一名烧锅炉工。1970年,厂里保送我进了伊梨边防部队这所解放军大学校。在红星照耀下,在连队里,我学会了打机枪、也板报、砌火炉、修火墙;在后勤生产股,又学会了酿酒、造醋、榨油、做肥皂;在修理所,我还学会了砸铁皮水桶、打铁、电焊、修车、修锁、配钥匙、做木工活。我对…  相似文献   

8.
正哈尔滨市往东170余公里的地方,有座不太知名的县城,叫方正。我1979年起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了,还没有留意过那个地方。后来一个居住在方正县城里名叫松田千卫的日本老太太的故事引我走进了她的家,来到了方正。从此以后,"方正"两个字便再也不会从我的脑海里抹去——这位普通的日本老人和这座无甚名气的小县城,竟会和某些"时代进  相似文献   

9.
燕山脚下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里,每天黄昏的时候便有几个七八岁的儿童手里拿着一摞报纸,走街串巷,把它挨门挨户送到订户家里.他们就是闻名遐迩的“山乡义务小报童”. 为了能见到这些可爱的“报童”,我们在初夏的早晨,乘汽车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密云县卸甲山乡西沙地村。这里就是“义务小报童”的家乡.此时他们正在上课。  相似文献   

10.
依依图书情     
郭晓瑜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4-245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桂花飘香的金秋季节。伴随着这周而复始的朝晖夕阳,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二十六年美好难忘的时光。每当我来到图书馆,看到晨曦中一位位同学手捧图书,或坐,或站,在美丽的花园里,翠绿的树林中,朗朗诵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丽,充满了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热爱这儿的一切,迷恋这儿的一切,钟情这儿的一切,我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许多年来,在图书馆里,融入了我的青春,我的追求,我的梦幻,我对图书工作的依依眷恋……  相似文献   

11.
<正>"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苗族已故著名老作家沈从文在他的名著《边城》一书中的开首语,他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茶峒的地理位置。文中提到的"小溪"就是清水江,它将茶峒和对岸的重庆洪安镇、贵州松桃县分隔开来,蜿蜒曲折的江面勾勒出湘、川、黔三省的地界,山环  相似文献   

12.
游鼎湖湾     
听说我们灵宝西同乡又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是一大片芦苇荡,最近命名为鼎湖污,风景优美,刚刚开始接待游人。那天早上,我和妈妈同姨妈一家人游览了鼎湖湾。 一下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青纱帐。我们沿着长长的阶梯一直下到了鼎湖湾的坝上,这里停泊着许多只小木船,我们租了一条船,待我们上船坐稳后,划船的叔叔把一根长长的竹竿伸进水里,用竹竿的一头顶住湖底,然后用力一推,小木船就向前移动了。小船载着我们,在绿色的芦苇丛中穿来穿去,真像进人了仙境。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清水底的水草,有浅黄的,深黄的,浅绿的,深绿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1957年6月1日,胡乔木同志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谈话,要我先到他的住处,然后一起去见毛主席。这是一个初夏的下午,中南海显得特别幽静。我们从乔木同志住处出来,沿着小路走过居仁堂(这是中央书记处办公的地方,后来拆除了),来到勤政殿(这是毛主席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的地方,后来也完全拆除了)后面的一个小侧门,进去便是毛主席的住所的东门。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忏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朋友,感谢大家今天冒着寒冷来到上海图书馆听我的讲座。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了解托尔斯泰,了解《复活》的,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题目。可是当我开始准备时,才发现自己选了一个多么难的题目,因为托尔斯泰太伟大、太庞杂、太丰富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条理清晰而又有一定深度地向大家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他的《复活》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我越读,越看、越找资料,就越是觉得这事太难。所以这几天我几乎一直在这种诚惶诚恐的心情下度过的,今天下午来到这里,我就觉得现在是关键时刻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反正就这样了,我准备到什么程度就讲到…  相似文献   

15.
情暖回乡路     
<正>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不管大小贫富,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份依靠和牵挂,古今中外,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和家捆绑在一起的,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自建家庭。家之所在,心之所系,魂牵梦萦……生在新疆我是一个知青子女,生于1976年,高中之前我在新疆度过了我的童年和青春岁月,之后回沪求学就职成家。人生的一半在塞北,一半在上海,可谓平生塞北江南,归来仍  相似文献   

16.
8月20日是我的生日。在我度过的生日中,大多平淡无奇,荡不起半点涟漪。然而,我绝没有想到,我的第53个生日,居然那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每到自己的生日,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过第53个生日的情景。那一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民主德国。 8月19日,我们代表团一行6人,离开世界博览中心莱比锡市来到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次日清晨,正当我完成洗盥,准备去进早餐时,突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我们的翻译、民主德国外交部秘书伊伯尔特同志,微笑着走进房内。他手上拿着一束鲜花,没等我向他问候,便用流畅的中国话说:“陆同志,祝您生日愉快!”我心中一怔,继而恍然大悟。真的,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自己居然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17.
1957年6月1日,胡乔木同志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谈话,要我先到他的住处,然后一起去见毛主席。这是一个初夏的下午,中南海显得特别幽静。我们从乔木同志住处出来,沿着小路走过居仁堂(这是中央书记处办公的地方,后来拆除了),来到勤政殿(这是毛主席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的地方,后来也完全拆除了)后面的一个小侧门,进去便是毛主席的住所的东门。  相似文献   

18.
以前没有发现小桥下边的池水里是养着莲花的,一次不经意地往下一瞥,便惊现了那种美丽,莲花盛开的美丽,素洁、淡雅而又精致美好。只在刹那间,清新和欢愉便填满了我所有的感觉细胞。原来,美也是可以分类的?一种可以愉悦你的眼睛,而另一种却能够直击你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美。遐想之余,不由得感叹于这个小小的池水里竞也可以开出如此美丽耀眼的莲花,也感叹于自己的愚钝,因为这条路着实也走过几回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环顾一下,把美丽踩在脚下,而自己却浑然未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夏秋之交,我在拉萨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连续半个多月,每天清晨,我习惯地打开收音机,收听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西藏新闻联播》节目,总能在广播中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听众朋友,我是广播电视记者百乡行阿里采访组的记者甘韵琪,我们现在来到了……”随着这清脆悦耳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令我魂牵梦萦的阿里高原,走进了那熟悉的措勤、改则、革吉、狮泉河、日土、普兰和札达,又来到了神山圣湖和我曾经生活了3个多月的纳木那尼峰脚下,又来到了淳朴善良的阿里农牧民中间。  相似文献   

20.
逛动物园     
我是一条小鱼,生活在一条小溪里,这条小溪并不是那么干净,我的许多兄弟姐妹都是因为受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的污染而被夺去了生命,这多么可怕和伤心啊。我多么希望生活在以前的小溪里,那时候,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花草树木,小鸟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叽叽喳喳地不停歌唱,我与小伙伴们在小溪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常常看到有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水中嬉戏。而现在呢,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野草,溪水也不再清澈见底,里面漂浮着大量的塑料袋等杂物,我常常被撞得头昏脑涨。溪水时常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小朋友们从这儿经过时都捂着鼻子快速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