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宇 《今传媒》2016,(10):38-41
媒体融合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垄断局面和正面宣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社交媒体所营造的即时互动、自由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领导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领导者媒介形象是公共产品的媒介输出形式,是公共性和符号化的象征。新兴媒体在公众对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领导形象的认知和期待影响着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建构。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公众认同的基础上,把握受众心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建构基于真实事实的领导者形象。  相似文献   

2.
媒体品牌化,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运营的变化,同时也是媒体竞争及广告环境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综合体现了媒体人、广告人以及信息受众的共同要求.媒体形象广告,是媒体全方位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现代营销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就当前媒体形象广告的产生及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总结提出五种媒体形象广告的创意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体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对媒体形象广告的具体执行,及其设计执行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申林  史文思 《传媒》2020,(10):49-5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呈现出新变化。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塑造适宜的媒体形象,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主持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不断加强互动是主持人塑造亲近感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为例,探究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改变播报方式,拓展报道范围,打造IP化和“超链接”化的媒介形象,使其更加人格化、多元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4.
储婷婷 《视听界》2005,(2):64-66
随着我国传媒业同质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的资源指向发生了变化,媒体竞争已不仅是产品之争、营销之争,更是一种理念之争、气质之争,因此媒体对自身形象的塑造特别重要。喻国明教授认为,“现在媒介已经从卖内容、卖广告发展到卖活动的阶段”,策划与组织活动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参予社会生活和塑造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媒介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媒体的塑造进行了论述,以资对媒体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颜雄 《新闻世界》2012,(11):131-132
大学生是媒体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媒体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塑造”了大学生的基本形象。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以及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以媒介公关塑造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青年记者》2008,(17):102
媒介作为对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不可获缺的一分子,逐渐意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媒体通过一些较成功的媒介公关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媒介形象塑造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军 《今传媒》2010,18(9):146-147
随着媒介化时代的来临,党委和政府的公共形象塑造应当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围绕党政公共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从新时期舆论宣传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提出了"新闻执政能力建设"、"党政机关公共形象塑造"、"领导干部媒体素养教育"等新观点、新理念,并围绕如何利用突发事件提高新闻执政能力和塑造党政府公共形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南 《新闻知识》2013,(3):29-30
国家媒介形象是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实际形象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结果直接作用于受众,从而使受众对这一国家的认识产生偏差。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在对我国国家媒介形象的构建上往往有失偏颇。本文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左右西方媒体构建中国的国家媒介形象的客观因素,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余婷  徐宇辰 《新闻世界》2013,(12):133-136
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和中国社会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大众媒介老年形象的呈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再现仍处窘境。本研究以近年媒体报道为文本,分析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现状、媒介成因以及老年媒介消极形象建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所反映出的一些特质可以视为当前社会的缩影和折射,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呈现,对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大众媒介新闻价值观的必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来考察武汉地区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长期的新闻报道是如何建构起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的。  相似文献   

13.
CIS与媒体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象”是公关界经常谈论的话题。具体到媒介业,媒体形象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与媒体发生联系的公众,对媒体及其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印象、感情和认知评价的总和。当谈到如何塑造形象时,实施CIS(企业识别系统)就成为最佳选择。CIS就是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除政府、企业和国民等塑造者外,官方媒体形象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研究以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电视台为案例,从两个电视台开播50年的变迁入手,阐释国家媒体,其自身形象对本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CCTV和Doordashan的对比分析,回答中国国家媒体有哪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伟 《军事记者》2010,(7):51-5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是一个被媒体如何描述、如何传输和怎样解读的过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必须遵循媒体传播规律、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积极争夺话语权,切实提高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雨坤 《今传媒》2020,28(5):68-69
近年来,由于医疗供需不平衡、医药价格较高等现状,使诸多患者将不满泄愤于医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医疗纠纷及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良好的医生媒介形象对于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当今时代,网络媒体日益成为公众了解社会的"窗口"。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是强大的形象塑造者,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对医生群体的认知。鉴于此,本文主要探析主流媒体在医患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协助主流媒体恰当报道医患新闻,并为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8):33-36
本文选取了近5年来大众媒体上的幼师形象作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大众媒体中的幼师形象负面居多。不同的媒体对幼师的报道态度有着显著差别,综合性网络媒体是幼师形象的主要塑造者。本文对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趋势,财政“断奶”而带来的生存危机让媒体反思,“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使媒体在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心打造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广告等现代营销手段塑造自身形象。很多媒体不仅在自己的版面、时段上刊登、播出自己的广告,而且也通过其他强势媒体宣传自身形象。媒体自身形象广告是指大众传媒通过一定的媒介,向目标受众传播自身的品牌、理念、产品或服务等内容,从而培养、强化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英国广告大师埃里克·克拉克曾经说过:“通过广告,花时间创造出一个形象,这样才会带你闯过20世…  相似文献   

19.
石慧敏 《今传媒》2016,(2):16-17
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国家形象有机组成部分的区域形象,无时不刻地处在大众媒体对它的呈现与传播中.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浪网等大众媒体对山西省的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山西形象的媒体呈现,分析公众对山西形象的认知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塑造与传播山西形象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婧静 《新闻世界》2013,(10):329-330
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媒介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会对国家形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研究是政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开始,先定义国家形象和媒介形象,然后对中国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尝试给出关于中国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