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丝银发,一脸和善,深邃的眼中闪着睿智的灵光。2006年7月2日,《张家界日报》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新闻界领导——中华全国记者协会邵华泽主席。邵华泽主席是7月1日,应《长沙晚报》五十年庆典活动之邀,从香港、广东一路奔波,并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邵华泽书法个展后,抽时间到张家界看看的。他递给我们的名片上就只有一个中华全国记者协会主席的职务,谁知他的各种头衔是一张小小的卡片无论如何也无法承载的。1933年,邵华泽诞生于浙江淳安,几十个春秋,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是国内著名的理论家和书法家,曾先后担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短篇小说。一个小镇男孩,瞧不起自己的父亲。他希望拥有一个深沉冷峻的父亲,他的父亲却整天嘻嘻哈哈,满嘴都是各种段子,经常成为小镇男人们调侃的对象。父亲觉察到了他的不满,却并不辩解。在一个雷雨之夜,父亲带着他走到镇外,走进一片湖水,也不解释原因,只是涉水行走。湖水没腰的时候,一道电光闪过,他看见父亲脸上的表情,又痛苦又深沉。从此,他觉得自己了解了父亲。其实,我们都深陷在一个困局里。整个社会,用无数电影、小说、绘画、雕塑和传说,为我们塑造了"父亲想象共同体""母亲想象共同体"和"家庭想象共同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有一个清寒的家庭,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辛苦地过日子。平常,母亲就到附近的牛奶工厂打工,赚钱勉强糊口。大哥自从上中学就开始半工半读,放学后到隔村的养牛场去帮忙挤牛奶,赚点钱贴补家计。  相似文献   

4.
初识驻曲阜某仓库少校协理员谢俊刚,只知他为人豪爽质朴,曾在懈放军报》等1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120余篇,先后被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曲阜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这里暂不讲他是如何学书法的,只讲几个用书法育人成才的故事。小费家居上海市,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任性暴躁的性格。当兵前,他就是街道有名的“浑子”,整日拉帮结派打群架,父母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参军后,小费的脾气虽有所改变,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入伍不到8个月就打架背了个处分。凋到这个仓库后,小费自认为自己是出了名的“…  相似文献   

5.
2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空前繁荣,雄辩地证明了:两个八字方针,即蒋齐生、穆青提出的“图并重,两翼齐飞”:邵华泽提出的“两个提高,一个关键”,是完全正确的,也可以说是十分经典的。当务之急,是进行两个八字方针的再强化,勇于“放箭”,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996年10月24日)邵华泽同志们:今天,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了。我受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产生新的领导机构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4日至28R在北京召开,会议推选产生了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一、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名誉主席吴冷西穆青主席邵华泽副主席郑梦熊南振中刘习良于顺昌满运来胡兴华...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我的情缘孙泽敏孙泽敏,1952年生,主任记者,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兼编辑部主任。孙泽敏钟爱电视新闻和文学创作。他创办了社会多视角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透视》,他所采编的许多深度报道曾在上海引起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全国县市报人中第一本个人新闻论集——《办报沉思录》,2月份由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办报沉思录》作者是江苏省宜兴报社副总编辑邹高中。他结合办报、新闻写作实践,撰写了42篇新闻业务论文,其中有10篇获无锡市以上新闻论文奖。全书分总编辑篇、新闻学术篇、办报经验篇、附录篇。该书由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题写书名、原江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陈寅恪与冯友兰,对外人而言.他们分别是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哲学大家,他们个个著作等身.但在子女的眼中,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父亲。这三位文化名人.的确有非常独特的父亲风采.借助名人子女的记忆,那些陈年往事也被一一激活了。  相似文献   

11.
1973年,他出生于台南小镇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时,他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逃课、逃家、飙车样样来,每天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他是众人眼中的浪荡子,他甚至瞒着父亲“拒绝联考”,被发现后离家出走,把父亲气得快进精神病院。从此,他在社会大学里修炼学分:干搬运工、水泥工、货车司机,到处打零工养活自己。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睡游乐场楼上的夹板床,和三教九流蹲坐在墙脚边抽烟。  相似文献   

12.
胡适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适除了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文化名人外,在图书馆领域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协作、图书馆中心问题的讨论和收书法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继承小平同志遗志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邵华泽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小平同志把毕生心血和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如果没有小平同志,中国就不...  相似文献   

14.
金善宝     
农学家金善宝,字笑衍,1895年7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石峡口村一个秀才家庭。从6岁起,金善宝在父亲开办的私墪通习古文,13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境贫困,金善宝常帮助母亲上山砍柴、采桑喂蚕,养成了务农志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的热起,在一个名叫赫佐格奥拉赫的德国小镇上,先后出现了三家运动鞋作坊。其中有位老板才20出头,他起初是一位跟着父亲在街头摆摊的修鞋匠,后来因为从体育上看到了商机,才大胆投资办起了一家制鞋作坊。  相似文献   

16.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7,(11):28-29
李:周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曾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过去曾接受过我的采访。刚才,他又向您介绍了向阳湖的历史,有众多向阳湖文化名人,我也自然想到您父亲——广大读者所景仰的老舍先生。他是“文革”之初中国作家舍身殉难的第一人,当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如果没投太平湖,后来也会下放到向阳湖吧?  相似文献   

17.
一、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村出生.他的父亲名叫邓以蛰,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共育有子女四人,邓稼先排行老三.  相似文献   

18.
正60多年来,天安门广场不仅记录了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还依托它形成了各种永久或临时的建筑,它已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符号。但是,关于天安门城楼,有些细节依旧鲜为人知。城楼开放——群众给胡耀邦写信说登城楼是30多年来的一个梦来自美国的卢卡斯沿着67级台阶登上天安门城楼,用手指着城楼中央,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导游:"毛主席是站在这里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快速跑过去,让导游给他拍照。从江西一个偏远山区小镇来北京旅  相似文献   

19.
位于辽东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县城,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景象:县城繁华地带矗立着一座用于办公的三层楼,它为宽甸镇城厢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所用。而离这幢楼仅几百米的西边,就是一片棚户区,城厢村二组残疾农民李春露就住在这里……40多岁的李春露因小儿麻痹,右半身残疾,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他曾有过一个家,过着稳定的日子。现在县城繁华的“春天购物中心”曾经是城厢村二组的一个小市场,李春露一家三口每年靠市场分红千元维持生活。5年前,他就该回迁至“春天购物中心”,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至今仍未回迁。因为家境贫困,吃饭都难,妻子也离他而去。与李春露情况相似,宽甸县城郊接合部有200多户动迁户无法回迁。  相似文献   

20.
武阳镇是绥宁县的一个山区小镇,有一个居委会,十九个村,二万二千多人.1986年7月这个镇建立万册图书馆,并成为邵阳市第一个乡镇文明图书馆.现在已拥有各类图书13,600册,订阅杂志58种,报纸14份.图书馆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图书活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人们自豪地称武阳镇图书馆是“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