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分类表惯称档案分类法,如《中国档案分类法》等它是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组织档案分类目录、开展档案分类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一部较完善的档案分类表,除应具备“编制说明”、“主表”、“辅助表”等部分之外,还应配以必要的“类目索引”或“相关索引”。然而,纵观目前已编写完成的绝大多数档案分类表,这项工作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就编制这种索引的必要性、原则及方法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仅供有关部门及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索引是分类法的一种重要工具,提供从主题在类目的检索途径,具有集中显示分散在分类表中有关同一事物各方面的类目的的功用。本文介绍了索引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用链式索引与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相结合的技术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轮排索引的过程,从而证实了用计算机编制链式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简称《地震档案分类表》),于1988年立项,历时六年,七易其稿,编制完成。我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以《地震档案分类表》为准绳,使地震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的特点朱伍华,白国应,胡国基,滕秀文,李衡根据国家档案局的部署和委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组织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科学研究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科研档案表》已于199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特点如...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轮排索引的计算机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引是分类法的一种重要工具,提供从主题到类目的检索途径,具有集中显示分散在分类表中有关同一事物各方面的类目的功用。本文介绍了索引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用链式索引与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相结合的技术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轮排索引的过程,从而证实了用计算机编制链式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档案分类法》以及《民国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已经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这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新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编制一部全国统一的档案分类法,在我国档案工作发展上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其科学性很强,难度甚大。在整个编制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包括理论原则问题,体系结构问题以及方法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分类法的编制原则问题,而编制原则的核心,又是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现就个人参加编制分类法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基础问题,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总体设计与技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是我军第一部主要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综合性分类检索语言工具,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本文概要介绍了《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总体设计(包括编制目的、原则、使用对象、结构、类目设置等)以及技术特色(如多维揭示、分类主题一体化、主题词——分类号对应索引、标记符号等)。  相似文献   

8.
由于药学科学集中、西药物两大理论体系于一体,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叉,给药学图书分类带来了新的难点,出现了列类的某些不适应。结合实际讨论了图书分类法(表)的编制在理论上,特别是在编表实际操作中,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图书分类知识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分类法(表)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金融档案分类表》的自动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基于《中国档案分类法金融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金融档案分类表》)的中文文本自动分类算法。提出了类别词概念,介绍了类别词库和分类规则词库建造法以及自动分类的三维加权算法等内容。经过对真实金融档案文本测试,自动分类正确率可达81%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词族索引的编制与使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编辑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试行本)未编制词族索引,在这次修订中进行了补编。这是一项新的工作。现就编制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谈一些认识和做法,以求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编制词族索引的意义。词族索...  相似文献   

12.
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教育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目的,做好教育的开发利用,首要的是做好教育档案的分类,为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等规范,在指导教育档案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翻 《中国索引》2007,5(3):46-50
为了尽快实现《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馆藏档案要实现机检”的目标,本文就《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类目设置与档号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以利高校档案信息索引的编制和使用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4.
列类方法是在《中国档案分类法》编制中所涉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采用不同的列类方法会对档案分类法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档案分类法的检索效率。所谓列类方法,就是在分类法的编制过程中将各种类目(概念)组织、安排的方法。那么类目如何组织?如何安排?大多认为概念逻辑是档案分类法的编制基础,所以往往简单地把概念逻辑中概念的划分规则规定为档案分类法的列类方法,即规定在类目的组织时必须遵循:1.类目的划分每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划分标准;2.划分的结果所得到的小类不能互相交叉重迭;3.划分后的下位类目的外延之和应等于被划分的上位类目的外延;4.小类的划分应当是连续的,非跳类的。象这样的认识在《档案分类文集》与《档案检索原理与方法》等文献中都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但这种把概念逻辑上的划分规则简单地移用作档案分类法的列类方法的作法,不仅把列类方法片面化、狭隘化,而且也不符合档案分类法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的实际列类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后期印度文献工作研究和培训中心在链式索引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新颖的机编索引──分面轮排主题索引(POPSI)。本文简要评述了POPSI的原理、引用次序、款目形式、索引语言及其编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为例,介绍了专著内容索引的编制过程及方法。包括名称索引的编制过程、主题索引的编制过程及技术要点,并对《丛书》索引质量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8.
一、类目设置与目录编制 1、类目的设置 我们本着既符合<中国档案分类法>编制原则,又便于我们编制、管理和利用的指导思想,采用了二、三级混合分类,共设置了637个类目.一级类目和<中国档案分类法>完全一致,以下类目则视情况决定取舍,一般选用至二级类目,对内容较多的大类如工业、农业、交通等类选用至三级类目.这样二、三级分类结合使用,既保持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所设置的主要类目,又满足了市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内容分类的实际需要,还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可谓是一举三得.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今图书分类的差异角度出发,认为古籍与现代图书应按各自独立的分类法进行分类,而且一部专门的古籍分类法应适时出版.同时从类目设置、索引编制等方面为专门古籍分类法的制定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索引编制实践探讨了学术著作主题索引的编制,包括索引词的选取、主副标目的安排、参照系统的建构、索引编制过程中与作者及排版员的沟通,索引页码抽取后的调整和校对等,对笔者所编制的部分索引进行评析,并对提高专著索引质量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