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和消费诉求,正逐步从生存消费转向品牌消费.大学生追求产品的品牌,是受到了身份认同观念的驱动,参照群体示范效应的推动,消费主义的熏陶以及广告、传媒为名牌商品摇旗呐喊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经济与生活领域进行沟通交换的桥梁,是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生活的连接点。随着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深入研究大学生独特的消费心理及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人数众多,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特点.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采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之一,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近年来,我国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电影节发展十分迅速,逐渐形成了一批较有特色的品牌。本文选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襄阳大学生电影节三个样本,探讨目前我国大学生电影节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并结合当下的发展环境,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20):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0X):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从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员,本着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深切关注,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引发我们对大学生理性消费和理财观念教育和引导的思考.希望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以及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取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素质的培养是与心理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新生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因此,切实加强高等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引导研究,是高等教育和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的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和主动,扩展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异化。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趋利避害,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高校图书馆丰富的学术资源、研发优势和年轻又有活力的消费群体等特点,以馆藏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创意来源,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大学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设计等活动中融入文创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等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与推广本校学术传统,形成学校品牌效应,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高校图书馆文化和高校专业建设的良好互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同时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也使图书馆文创工作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小剧场京剧获得发展空间。这主要是因为小剧场京剧契合了都市年轻群体生活节奏快、人际接触密度小,需求休闲消费和夜生活的特点。以"80后""90后"为研究样本,结合小剧场京剧的创作和传播特点,分析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发现其具有追求独立个性和时尚、社交内容丰富、热爱网络生活、追求品牌归属感、自我偏好型消费明显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大学生、子女、公民角色.多重的角色认同和扮演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多重社会角色定位,树立社会角色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承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灵活就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灵活就业正成为他们就业的新取向且发展趋势良好。为此,笔者就艺术类大学生灵活就业能力提出:1.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2.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凯  薛峰 《文化学刊》2011,(2):33-37
当前大学生群体受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个人生活目标上存在迷茫、消极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影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目标现状,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对大学生生活目标的影响,从法律政策、激励机制、舆论导向、就业服务、应激教育等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满足人合理需要的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从当前频频爆发的"校园贷"事件可以发现当代许多大学生有着不合理的消费观,如追求个人享受的奢靡消费观、以传达某种优越感的炫耀消费观、超出实际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观。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观折射出他们把消费当作幸福本身,由此导致幸福观的异化。因此,高校要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成熟、理性、健康的消费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群体是创业活动的重要实践主体,文章从创业学习的和创业潜能形成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背景下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为今后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催生网络贷款,网贷的触手也深入到高校,作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大学生网贷在促进资金流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网贷的特征和网贷现状,从三个主体角度分析网贷的风险,并由此提出降低网贷风险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贷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着较好的知识储备,但是在文化认知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文化自信不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和祖国发展的主力军,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和提升策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缺乏民族文化自信的情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盲目排斥,有些大学生又过分追捧西方文化。作为孕育大学生的摇篮,高校必须提高认识,重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使他们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充分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的拓展和延伸,与现实中意见领袖和网络中其他意见领袖相比,他们的网络信息传播更迅速、影响更大、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随着当今中国网络大环境、网民的不同层次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而产生的,可以分为依据实体组织和虚拟世界的网络意见领袖两类,针对这两种意见领袖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总体来讲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管、引导、沟通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