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8,(11):40-41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3.
说宽容     
正宽容能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让他人痛苦,让自己也痛苦。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应具有宽容之心,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是特殊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其前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他的学说为:“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忠”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则是指人与人的理解与谅解,即宽容的问题。无独有偶,西方先哲亚  相似文献   

5.
揣着自己美丽的向往一路走来,成长的岁月有喜有忧。或许每个人心底里都藏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学会交往,你便能与朋友分享快乐,便能与朋友分担忧伤。孔子主张“仁”,的确,拥有仁爱之心,就能调节好人际关系,让社会和谐安宁。与人相处需要持有一种宽容之心。“如烟往事俱忘却,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样的旷达,古往今来为人称道。“将相和”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蔺相如正是用一颗宽容的心,保持了将相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国家上下团结。“负荆请罪”,让人感受到两颗诚心碰撞出友谊的火花,演出一幕动人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相似文献   

6.
孙建英 《考试周刊》2013,(37):181-182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是人与人相处的艺术。一个班集体里,没有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没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其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让学生学会宽以待人,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师生间不妨多一些宽容,多一份鼓励,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宽容之心。  相似文献   

7.
宽容     
当有人不理解你 ,怎么办 ?宽容 !事物的发展就是从不理解到理解的。他人不理解 ,或许是人家没有想透 ,或许是你解释得不力也不透 ,即使你解释得既力又透 ,有人还是不理解 ,这也纯属正常。这时候 ,如果你非要人家去理解 ,那无疑是强人所难 ,因此你必须宽容。宽容就是等待 ,就是给人以时间 ,给人以空间 ,在一定的时空里 ,让人慢慢体验 ,慢慢感悟 ,直到能够理解你。只要你是正确的 ,就不要怕人不理解 ,虽然人们总想把别人或者自己都弄明白 ,以期理解别人和让别人理解。其实 ,有时是什么都弄不明白的 ,企求一切理解和理解一切 ,那是一种奢侈 ,以…  相似文献   

8.
宽容     
敞开自己的心扉,用自己的心,去容忍别人的错误,去体谅别人的难处,去宽恕别人的莽撞,忘却自我的伤痛而去抚慰另一颗受伤的心,这就是宽容。真心地去宽容,诚意地去宽容,不要将宽容看成是怜悯,也不要将宽容认作是施舍,宽容是你善良的流露,宽容也是你善解人意的最好表示。学会宽容,你不仅会获得别人的宽容,你更会得到轻松、快乐及无负于我的感觉。宽容,其实是我们对做人的一种追求,更是人生的又一境界。要宽容自己,真的很简单。一次考试的失败,可以完全归结为过于马虎,抑或难度太大;对于躺在路中  相似文献   

9.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欣赏就有斥责。遭遇斥责时请不要恼羞成怒,要学会反思,试着换位思考。这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你就会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请感恩斥责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学习篇不要轻视你所学的每一门课及教你的每一位老师,前者会使你对现代知识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后者会使你学会更好地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学会宽容的必经之途。兴趣固然是引导走向深刻与专精的必要因素,但有时我们也不得不苦着脸学一些不得不学的知识,不要忽视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也不要让兴趣主宰一切。克服惰性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很难做到的事,立大的志向容易,但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如果真的找到了自己愿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方向或学科,也许克服惰性与征服难点就变得不那么令人畏惧而充满欢欣。死用功固然不可取,但不用功更是一无可取。即使…  相似文献   

11.
宽容是不计较而不是示弱,是理解而不是迁就。宽容体现的是情操、修养,教孩子学会宽容可以为孩子赢得好心情、好人缘和健康的身心与生活。教孩子学会宽容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鼓励孩子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每一天。父母虽然不能用教数学的方法教会孩子宽容,但是,通过鼓励帮助、做表率可以培养孩子。尽可能地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典型的宽以待人的事例,告诉孩子宽容是美德。如果发现孩子能善待、宽容别人时,要及时表扬。为宽容做榜样,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大于父母语言的影响。让孩子听到、看到你在生活中对他人的宽容。以宽容之心待人的…  相似文献   

12.
真题回放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其实,一个人的处世之要,就在于不能全凭自己的意愿。“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只要与人方便,必然自己方便。让我们怀揣一颗宽容善良之心,做一个宽容大度之人。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对每个孩子来说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呢?这的确是门艺术。我认为要使孩子在评价中健康发展教师还应该具备“三会”(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三心”(平常之心、平等之心、宽容之心)。  相似文献   

14.
儒家“恕”道思想自孔子到二程,内涵不断拓展。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恕,先秦儒家的“恕”思想大体继承孔子,汉唐基于“如心为恕”的角度,强调以心度心,二程把“恕”置于天道的高度,核心论述“推己及物,养人之道”。二程“恕”道思想从成己开始,以成就他人为目标,以兼济天下为理想,以“公理施之于人”为方法,避免“恕”道的庸俗化理解,强调了“恕”不会造成对他者的强迫,形成了完整的恕道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吕振江 《考试周刊》2014,(90):182-182
班主任通过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与学生的一次次碰撞,明白保持淡定,给学生发泄的机会,是了解学生的途径,促进沟通的良机,深刻领悟到宽容的意义,从内心体会到真正的仁爱之心、宽容之心、真诚之心、平等之心。班主任不仅要学会关爱学生,而且要宽容。  相似文献   

16.
宽容之心     
宽容之心,王者之心。古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人要善良宽容,这正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也是你自由飞向蓝天的翅膀。宽容之心,就像清澈的潭水一样,云过来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云走了,潭底干干净净,好像云没来过一般。宽容之心,犹如坚韧的竹子一样,风来了,竹子的枝干被风刮弯,风走了,竹子依然挺  相似文献   

17.
呼唤宽容     
宽容是心与心距离的缩短,宽容是心灵与心灵火花的碰撞。宽容是月亮,柔柔的光滋润我你他;宽容是太阳,炽热的情感化解心田的隔阂。有了理解,就有了宽容;有了彼此的宽容,就有了彼此的理解。宽容和理解是孪生姐妹。当你打碎花瓶,你渴望宽容;当我倍感失落,我期盼宽容。一句“我做得也不对”升华情感;一声“没关系”沐浴春风细雨,使我们心心相印。天空容展翅,大地容耕耘。雨水在宽容中融汇,血肉在宽容中生存;泪水因宽容晶莹,友情因宽容诚真。因为宽容着生活,所以生活得宽容;因为宽容着工作,所以工作得宽容。呼唤宽容。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8.
学会拒绝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我拒绝麻木。虽然生活的磨砺让太多的热情化作烟云,但不能让感情磨出老茧。如果没有云让眼神放飞追逐,那么生还有什么乐趣。  相似文献   

19.
【窗口启动】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学们,你渴望理解吗?那么别抛弃宽容,因为宽容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学会拒绝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我拒绝麻木。虽然生活的磨砺让太多的热情化做烟云,但不能让感情磨出老茧。如果没有云让眼神放飞追逐,那么生还有什么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