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集邮》2011,(1):42-42
随着集邮的发展,邮品流通成为集邮者的需要。20世纪初起,上海许多洋行建立了邮品拍卖业务。1912年,新谷洋行。和鲁意师摩洋行。开始拍卖邮品,《申报》广告可能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早拍卖邮品的记载。1912-1930年,《申报》上刊登的邮品拍卖广告共计135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919—1922年,占75%。从这135条广告来看,  相似文献   

2.
陈健 《上海集邮》2007,(2):14-17
香港布约翰第295次·10.28-29 夏休一过,各大拍卖公司重又抖擞,布约翰秋拍也如约而至,本次邮品拍卖共近1500组,仍以中港邮品为主,不过随着目前市场上中国邮品的走俏.中国邮品成了拍卖主体,占了三分之二,香港邮品反倒沦为配角。成交率仍是一贯的超过九成,对比内地普遍地六七成高出不少,值得内地同行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邮的发展,邮品流通成为集邮者的需要。20世纪初起,上海许多洋行建立了邮品拍卖业务。1912年,新谷洋行和鲁意师摩洋行开始拍卖邮品,《申报》广告可能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早拍卖邮品的记载。1912—1930年,《申报》上刊登的邮品拍卖广告共计135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919—1922年,占75%。从这135条广告来看,大  相似文献   

4.
吴书庆 《集邮博览》2001,(10):40-41
2001年4、5月里内地邮品钱币拍卖会锤声连连。先是4月22日《上海拍卖行2001年春季邮品拍卖会》敲响了开场锣鼓,紧接着4月25日《中国嘉德2001年春季邮品拍卖会邮品钱币专场》唱了出重头戏,5月26日大轴戏《第21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邮品拍卖会》也在5月26日落下帷幕。至此,一年一度的内地春季邮品钱币拍卖活动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5.
2000年我国邮品钱币拍卖会好戏连台,11月2日“2000年广州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邮品钱币扪卖会”拉开了序幕,紧接着4日“上海拍卖行2000年秋季邮品拍卖会”敲响了锤声,随后7日“中国嘉德2000年秋季邮品拍卖会邮品钱币专场”在北京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6.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12):12-13
目前,邮票、邮资封片简、实寄封、纪念封、极限片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邮品,吸引着众多的集邮和收藏;其中除了人们的爱好在起作用外,重要原因是每件邮品都有一定的邮政史料、物收藏、艺术欣赏、增知益智或娱乐消遣等的价值。因此邮品也成了一种商品,但邮品价值的高低,通过邮品的经济价值(更直接地讲就是邮品的价格)集中表现出来。影响邮品经济价值高低的因素很多,价值的变化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是: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立 《收藏》2007,(8):150-151
本人收藏的这几枚实寄封(片),或为军人所书写,或通过军邮寄递,或邮品本身印有人民军队的形象。为以此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0周年,特对每种邮品作以点评,同时以五角星标估了收藏价值(邮品与信笺的合估;无信笺者,即仅有邮品价值),各以五颗星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     
宝森 《上海集邮》2001,(10):25-26
近期邮品急遽下跌 大量邮品蜂拥人市,导致近期邮品的价格急遽下跌,9月中旬可见,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绝大多数品种的跌幅超过2成,不仅击破5月中旬的低位,并向去年底的低位靠拢。9月下旬,1996年以后发行的小型张已有过半数创出  相似文献   

9.
孙传哲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在40年中设计了t50余套邮品。孙传哲设计的邮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强烈的个性。刘广实说,孙老设计的邮品一看就知道是他设计的。孙传哲邮票设计思想的个性,就是“中国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7):28-29
“黑马”邮品,是市场投资梦寐以求的投资对象,但真正能够成为“黑马”邮品的却少之又少。今年初出现的近期邮品反弹行情中,有许多近两年来发行的邮品升幅极大,出现了5倍乃至10倍以上的涨幅,但绝大多数品种的市价却是昙花一现,仅攀升几天即下滑,这些品种往往是从低位拔地而起,并没有经过很好的换手,因此基础较差,呈现为昙花一现式的飚升骤跌,是典型的炒作品种,而非真正的“黑马”。但也有个别品种的表现却吻合新邮品的“黑马”表现,演绎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黑马”走势。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上海集邮》2009,(8):43-43
德国ChristophGartner公司相当注重亚洲尤其是中国邮品。每次拍卖,这部分邮品的份量都不少,这次有三四百组,其中不乏珍品。  相似文献   

12.
邮品的纸质     
邮品的纸质,是指纸的种类、性能和外观。它主要取决于造纸用的原料、生产工艺和具体的加工方法。这些如有不同,生产出的纸在纸质上也不同,因此常具有可分辨的特征。掌握和熟悉纸质特征,是集邮区分邮品版别和鉴别邮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继上海拍卖行5月5日在上海取得邮品成交70万元(不包括买方佣金,下同)的业绩后,虹口拍卖行又联合普陀创业集邮票品社在7月213举办了2000年夏季邮品钱币拍卖会,共推出501项拍品,总底价119万元(不包括89项无底价的邮品),经近4个小时的拍卖,实际成交174项,成交率不足35%,总成交价为297980元。  相似文献   

14.
申卣 《中国集邮》2000,(11):16-17
1997年2-5月间,邮市出现了高涨期,许多邮品的价格如脱缰野马直往上蹿,在短期内形成了泡沫,风险高度凝聚。从1997年6月份开始,近期邮品的价格大幅下滑,而同年10月份放开1998年新邮预订之后,大量邮品的价格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即出现了平均30%以上的跌幅,由此被最终确认了大势反转。1998年和1999年都是下滑调整之年,绝大多数邮品运行在缺少需求支撑的跌势之中,到了今年年初,已经出现了大量超跌品种,与1997年高涨期邮品泡沫过大而呈现不正常的表现一样,超跌则向另一个不正常的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邮品修改纲目:制作专题邮集的前两期分别讲述前两个步骤:一是选定专题内容,列出专题纲目;二是收集相关邮品。这期将讲述如何根据收集的邮品来修改纲目。  相似文献   

16.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5):41-41,47
邮市升温了!近期邮品的价格暴涨了!打折的邮品越来越少了!邮人期盼4年的邮市回暖,终于在3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00年下半年纪特邮票发行量之后出现了,而且这次以近期邮品为主的修复行情,走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飚升走势。  相似文献   

17.
申卣 《中国集邮》2001,(1):32-33
每个人对邮品市价到位与否的判断存在着目标和理念上的差距,因此对一种投资对象的看法往往也有不同的结论。一般而言,判断投资对象的价格是否到位,是许多投资面临的难题。那么,如何来研判邮品的市价没有到位呢?笔结合近年来邮品的市场表现,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邮》2001,20(10):32-32
秋风悄然吹去炎炎烈日,中国嘉德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邮品钱币秋拍专场,并准备了1500项邮品和钱币精品,与广大收藏爱好共赏。  相似文献   

19.
“短腿”邮品中国邮迷也把它称之为“贵族邮品”、“鸦片邮品”或“兴奋剂邮品”。“短腿”只是戏谑称谓之一。较文雅的称呼,即所谓“量少邮品”。而国际上通称“有害邮品”。  相似文献   

20.
谢元宏 《中国集邮》2001,(11):40-40
长时间以来,邮市中邮、币、卡3大板块,邮品起着龙头主导作用,币卡依附邮品而兴衰,或红火或低迷。1997年春,中国邮市出现了第三次大潮,邮币卡3大板块全面红火,而其龙头效应是邮品板块的走强,起因得益于邮政部门利好举措的实施,如大幅度削减新邮发行量,销毁和盖销部分库存邮票,发行&;lt;世乒赛&;gt;及(桂花&;gt;无齿小型张,当然还有1996年5月亚洲邮展的影响。从此,钱币市场行情跟随邮品板块的格局得以确立且得到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