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主体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教育双内因在赞成“学生单主体”的理由中,有人认为:“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外因作用的原理,在教育工作中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但用在这里却缺乏具体分析。如果人要想改良某一动、植物品种,必须根据它们的内因才能获得成功,难道动、植物就成了主体吗?显然不是的。所  相似文献   

2.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的,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黑格尔在阐述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时,曾“猜测”到: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恩格斯非常赞赏黑格尔上述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可见,恩格斯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中核心的内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属于外因,而学生的“学”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以看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与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效果低下,那么这样的教学无论教师付出多少努力,都是无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是外因 ,是起主导作用的。学生是内因 ,是学习的主体。因此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主动性 ,积极地学习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 ,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就此问题 ,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关爱学生“施教爱为先”。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通、持久、高尚的爱。如果缺少“爱”的思想 ,就谈不上“育”的问题。教师要源源不…  相似文献   

5.
在高二教材哲学常识中 ,对于什么是主要矛盾 ,什么是内因外因 ,课本讲解得非常清楚 ,但主要矛盾和内因外因之间的关系怎样 ,主要矛盾存在于什么地方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就是主要矛盾等问题 ,许多学生并不明白 ,更有甚者 ,错误地把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同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笔者认为 ,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主要矛盾一定存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之中唯物辩证法在谈到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认为 ,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事物…  相似文献   

6.
李万伟 《考试周刊》2012,(15):95-96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本人的主观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内因,而存在于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台问题颜振遥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是“教师中心论”,也不是“儿童中心论”,而是辩证唯物论,认为学生认识的发展,同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相似文献   

8.
等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英语水平提高的内因,而教师的“教”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因。教师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学校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应当说“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与能力)就是力量”。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立身处世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提高人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动力所在。因为《矛盾论》提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正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首先要从课堂教学抓起。抓课堂教学,其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抓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倡导开展启发式教学。 一、要不要开展启发式教学? 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是不是满堂灌就算抓紧时间了呢?不见得。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最经济的时间,主动积极通过教材学习,获得身心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这个外因要通过学生学习的内因来起作用。教师…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属于双边活动,它既包含着教师的“导”,也包容了学生的“作”。在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按二者所处地位进行分析,学生属主体(主),教师为客体(次);若用“内因”与“外因”加以区分,则“内因”源于学生一方,“外因”则出于教师之列。作文教学,就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相作用的结果。 通往作文教学成功之路的秘诀,除了调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之外,还应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多看、多想、多练”的方法,无疑是通往作文教学成功之路的最佳渠道。若用“绝对  相似文献   

15.
自主型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的一个概念。自主,即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厚积,自主薄发。探研自主型作文,旨在最大程度地实施“主体参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张扬写作个性,完善健全人格。一、自主型作文的理论设想设想之一:内因外因的哲学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过于夸大了外因——教师的“导”的作用,而没有充分发挥内因——学生的“自主”作用,失去了应有的理论支撑,教法也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自主型作文就是试图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哲学理论为支撑去探讨作文教学,从而使内因发挥到“极致”,实现写作的最…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了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了课堂教学的“课堂因素”。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如果说“课堂因素”是内因的话,那必定还有一个外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这外因就是“非课堂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以这个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相似文献   

18.
论德育的内外因相互作用及内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离不开德育内、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德育内、外因相互作用并不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从效果论角度辩证地看 ,德育内化是德育内、外因相互结合后 ,在既统一又斗争中得到正向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 ,德育过程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德育内外因的积极因素 ,努力克服和消除其消极因素。这样 ,德育实践才能自觉地步上“内化”之路。一、德育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所谓德育内因 ,是指学生内在思想矛盾 ;德育外因是指社会环境的制约性。可见 ,德育内化的实质是德育内、…  相似文献   

19.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为了“学”。所以“学”是主体,是关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让学生把学习语文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才能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求。”所以,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低段学生也不能例外。那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三天不开口,神仙难下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让学生开口,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将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是主体,教师是外因,起主导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接纳才能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