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两种钓黑鱼、鲶鱼的方法(1)"生物链"钓法"生物链"钓法其实只是一种形象称谓,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在里面。众所周知,鲶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幼鱼主食轮虫及技角类、烧足类浮游生物,成鱼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昆虫、蠕虫及鱼虾等,大鲶鱼甚至捕食凫水的老鼠。垂钓谚语曰:钓鱼不打窝,纯是瞎忙活。但是鲶鱼(成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肉食性鱼种,我们做窝诱鱼通常使用的豆饼、麦麸、碎米一类即使弄得再喷香诱人,对鲶鱼、黑鱼显而易见也都形同虚设,谷物类诱饵只会诱来鲤鱼之类,对鲶鱼、黑鱼毫无吸引力。那么钓鲶鱼、黑鱼是否就…  相似文献   

2.
水库钓青鱼     
我国幅员辽阔水库众多,而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在众多水库中多有饲养,特别是湘、赣、苏、皖、浙地区青鱼是淡水饲养主打鱼种。 青鱼,偏食动物性饵料,正因如此,其肉质肥厚,且身体强健、力大耐劲十足难以擒获,因此成为众多垂钓者钟情的施钓对象。 水库中的青鱼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以螺蛳、蚌的幼体和虾为主食,但在摄食旺期对玉米、麦麸、菜籽饼等素食也来者不拒。青鱼在寒冷的冬季蛰伏于深水处基本不  相似文献   

3.
鯮鱼     
王长工 《钓鱼》2014,(8):6-6
鯮鱼,也有称尖头鲢、剑鲢,俗名马头鯮。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  相似文献   

4.
香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3):25-25
香鱼,俗称"溪鱼"(浙江)、"溪鲳"(湾)、"丁香鱼"、"油香鱼"(福建)等。海淡洄游性鱼类,淡水溪流可钓鱼种之一,香鱼科。体扁,色青黄,鳃盖后方有一卵形橙色斑纹,吻端弯,成鱼体长20厘米左右。因其背脊上有一条满是脂的腔道,能散发出浓郁的丁香味,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用饵五探     
刘汉初  陈志梅 《垂钓》2001,(10):60-61
选择饵料还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水情鱼情,以专钓对象鱼为主,兼钓其它鱼种。搞“大杂烩”,常常“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6.
蓝鳃太阳鱼     
王长工 《钓鱼》2014,(22):25-25
蓝鳃太阳鱼,亦称蓝鳃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各大湖水系、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1987年首次从美国引种进入我国,在我国南北方许多湖泊、水库、池塘放养繁殖,现已成为各地野钓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7.
鲫鱼,是一种底栖、群居、杂食性小型鱼类,在我国淡水中都有它的踪迹,其抗寒能力强,全年可钓,也是众多钓友爱钓的一种鱼。但是,在大中型水库钓鲫鱼,就没有在池塘或养鱼池垂钓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早春和冬季,如钓点和水的深度选择不当是钓不到鱼的。笔者在20多年的钓鱼实践中,积累了一部分钓鲫鱼的体会,下面向钓友们介绍在大中型水库如何钓鲫鱼(主要介绍春钓,因各地的鲫鱼食性不同,饵料配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台湾地区已发展流行的拟饵钓法,可分为淡水拟饵垂钓,其对象鱼有鳟鱼(虹鳟)、黑鲈、曲腰鱼、雷鱼、泰国鳢鱼、七星鳢、鲦鱼、(鱼鼠)鱼、马口鱼等;而海水拟饵垂钓的领域,已有矶钓、堤防钓以及船钓三方面在进行。各种新的拟饵对象鱼种也逐渐的由先进的钓者开发出来,但是海水拟饵垂钓的范围,并不在今日的主题之中,以后有机会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砥平  曲苏伟 《钓鱼》2012,(22):37-37
鲤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大型经济鱼种,体形与鲫鱼相似,四季均可钓。秋季正是垂钓鲤鱼的黄金时节,但有人认为鲤鱼生性机警刁猾,颇为难钓。其实,只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饵料对口、钓具适宜、钓法得当,就能多钓鲤、钓大鲤,喜获丰收。一、钓点选择秋季,鲤鱼体大肥壮,摄食强度加大。  相似文献   

10.
沙鳢     
王长工 《钓鱼》2014,(6):21-21
沙鳢,又称塘鳢、蒲鱼、土步鱼、虎头呆子、虎头鲨、菜花土婆等等,淡水可钓小型鱼种之一。鲈形目,塘鳢科。  相似文献   

11.
初夏宜钓鲤     
鲤鱼分布之广,在所有淡水中几乎皆有它的踪影。鲤鱼食性杂,生长周期较快,适应性很强,即便水质差,鯉鱼也能生存,是比较容易被钓取的鱼种之一。尤其初夏时节,在淮河流域一带,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和水域中可食饵料的不断增加,有些鲤鱼先期产卵,有些即将产卵,为尽快恢复产卵后体能和即将产卵的鲤鱼体壮,此时它们活动量和摄食量均较前期大许多,故此,初夏钓鲤鱼很适时。  相似文献   

12.
刘军 《中国钓鱼》2000,(7):14-14
钓草窝,是一种在盛夏季节和初秋专钓草荫下嬉戏及觅食的鲫、鲤、草、鳊等淡水鱼种的特殊有效钓法。因此钓法具有发窝快、上鱼频率高和受风、雨、雾等不良天气影响较小的优点,所以倍受钓友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鲤鱼     
王长工 《钓鱼》2013,(5):18-18
鲤鱼,俗称"鲤拐子""木子",淡水主要可钓鱼种之一,鲤科。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1米左右。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须两对,背鳍、臀鳍均有硬刺。鲤鱼栖息于淡水底层,杂食性。生长迅速,生命力强,贪食,能耐高温和污水。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地淡水水域均有出产,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性经济鱼类。我国养殖鲤鱼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养殖,是淡水主要垂钓鱼种之一,一年四  相似文献   

14.
王砥平 《钓鱼》2011,(10):32-32
鲫鱼鲤鱼同属鲤科,外形相似,鲤鱼个头大点,且唇边有须两对,腹鳍和尾鳍带点红色。两鱼均系我国淡水鱼种,生活习性基本相似,均为杂食性底层鱼,适应性能强,耐寒耐碱耐低氧,分布广,在所有淡水水域均能生长,繁殖率强、成活率高,严寒酷暑照样可以钓取。  相似文献   

15.
鲫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21-21
鲫鱼:古称“鳍”“鲼”“鲋”,俗称“鲫瓜子”“潮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体侧扁,稍高,体长可达20余厘米。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和臀鳍具硬剌,最后一刺后缘具锯齿。杂食性,分布广,我国各地淡水水域中均产,产量高,日本、朝鲜和越南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16.
第五,要掌握不同鱼种的不同钓法 1.甩竿钓 这是船钓的基本方法,可用于石砾、岩礁钓,也可用于泥沙底钓。石砾、岩礁钓是把竿抛出去,一落底就提一下,再落底再提,形成跳跃式的收回。这有几个作用:一是避免挂钩挂砣;二是鱼饵像活的一样,易于引鱼上钩;三是一路找鱼,范围大,增加钓获量。凡是习惯栖居石砾岩礁的鱼,都可钓到。泥沙底钓是把竿抛出去,针对不同鱼种有两种钓法:一是抛出去慢慢回收,可用于钓黄姑鱼、白姑鱼、海鲋等;二是抛出去不动用于钓木叶鲽、虾虎鱼,黄姑鱼也可用此法。实践证明,甩竿比之手把线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鳡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6):13-13
鳡鱼,也称"竿鱼""黄鲶",俗称"水老虎""大口鳡"。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体细长,稍侧扁,腹圆。头长,前端尖。吻长,强而有力。口大,眼小,鳞小,尾鳍深叉形,体色微黄,腹部银白,背、尾鳍青灰色。鳡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肉食性,以追捕其他鱼类为食。性凶猛,生长快,个体大者可达50千克  相似文献   

18.
鲶鱼是北方河流中常见的野生鱼种。它平时栖息在石缝、岩穴、泥洞等隐蔽处,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以捕食小鱼虾、青蛙、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七八月份,是北方的雨季,大雨过后,河涨水浑,鲶鱼白天也出来活动。雨水把河岸上的许多饵料冲入河中,贪嘴的鲶鱼往往从深水区和隐蔽处出来到河边觅食,这正是钓鲶鱼的大好时机。 这里,我把一种特殊的钓鲶鱼方法——“浑水遛钓”介绍给广大钓  相似文献   

19.
鲴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7):25-25
鲴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主要分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体延长而侧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银白带黄色。口小,下位,下颌铲形,边缘常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杂食性,喜食腐泥、有机碎屑等,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我国各地水域均产。  相似文献   

20.
鮈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0):15-16
鮈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品种繁多,约有30属100多种,常见的属有麦穗鱼属、棒花鱼属、蛇鮈属、鳈属和铜鱼属等,其中铜鱼属的鱼类个体大,产量较多,为其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而一般比较常钓到的有花(鱼骨)、鳈鱼、蛇鮈(注:船丁鱼)、棒花鱼、麦穗鱼、铜鱼等。因生活的水域、海拔和纬度不同而外形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