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锐  张平 《传媒》2021,(20):94-96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形态,彻底革新了新闻生产理念与舆论传播生态,构建出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的"四全"新闻舆论传播体系."全程"媒体实现了新闻全程的媒介参与;"全息"媒体创新了新闻呈现的表现形式;"全员"媒体优化了新闻生产的资源联动;"全效"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精准效能.体现出新闻舆论与媒介资源的互通互融,是实现新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媒体融合概念最早在美国产生,当时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泛媒化"不仅造成了舆论生态的改变,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新.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要素,"媒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本文从"媒体"角度切入,分别以"媒介化""再媒介化""去媒介化"来探析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内容逻辑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媒体融合是以"媒介化"为其前导和基础的,没有"媒介化"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促成媒介融合、媒体抱团现象的产生.媒介融合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媒介需求"为目的,来满足受众心理,从而创造出共同的利益.这种"各取所需"的媒介抱团,也在无形中为受众建起了"围城",形成了另一种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当今中国已经迎来并进入"融媒体"时代.所谓"融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6.
以"快乐淘宝"为例谈媒体联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2月,湖南卫视再创省级卫视之新,与淘宝网合作组建湖南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双方整合各自优势,创建电视传媒与电子商务的全新传媒运作模式.湖南卫视的"草根文化"与"淘小二"顺利对接,媒体形态各自为战的传统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媒介间的合作,跨媒介的融合与跨媒体平台的整合运作已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狭义地讲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8.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是媒体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等要素的融合,比如说将传统中的报纸、杂志、电台等,与新时期的互联网、手机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将信息集中处理,将不同形式的产品,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传递给需要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三网融合已成定局,一个基于网络的跨渠道、跨终端、跨受众的超级媒体平台已经呼之欲出.这个超级平台不仅会把传统媒体形式一网打尽,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媒体形式添加进来.在这一媒介快速融合过程中,介质和渠道更加多样,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也意味着传播内容的相应嬗变.  相似文献   

11.
再论"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们关于第五媒体的认识误区,指出真正的"第五媒体"还没有出现,这种新媒体究竟是一种什么形态甚至在概念上如何描述,目前还处于比较模糊的争议阶段.该文运用"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媒介"理论分析了太众媒介的发展规律,指出第五媒体的出现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2):78-80
媒介融合改变了报业的生态环境,从技术层面看,媒介融合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融合;从经济层面看,媒介融合使得单一的媒体形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基于媒介融合的媒体一体化正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虽然报业从技术、内容、产业形态上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之路,但仍面临融合的空心化,缺乏创新性,缺少科学谋划等问题,亟需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中央厨房"这个概念在媒体圈内不断升温,成为传统媒体转型融合发展、新媒体内部融合增效的"标配",其发展态势可谓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是推动新闻生产创新的催化剂媒体融合又称为媒介融合,国内较早引入媒体融合概念的学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她认为媒体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的过程"。1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和跨媒体发展使得新闻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媒体融合时代的数字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明显.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各种各样的移动APP日益增加,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拓展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移动应用开发.广播作为一种媒介,用来传播各种节目,这样的传统媒体发展已经相对成熟.随着近几年移动数字媒体特别是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音频广播节目遭到严峻的挑战.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节目进一步发展,突破技术的限制,积极引入移动媒介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和社交媒体时代的科技红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媒体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介,即融媒体.在推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工作者,在融合思维的基础上,还需要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认识"四力"、践行"四力"、提升"四力",需要我们坚守初心,始终站在媒体融合的前沿思考问题,并将"四力"要求贯穿于融合发展全过程.本文从意义与对策方面出发,分析践行"四力".  相似文献   

17.
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媒介融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内容和服务应是媒介最重要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编辑之友》2011,(5):47-48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必然走向。媒介的大融合不仅促进了我国业界对媒体未来发展的大改革,同时也激发了学界对新时期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一媒介融合带来的变化及影响正式提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他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  相似文献   

19.
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新世纪以来一直在急剧变革,通过融合战略,它们的独立形态、碎片式架构,逐渐被消解、融汇成“媒介多元体”“媒介矩阵”。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广电媒体,均可以集纸质媒体、声音媒体和视觉媒体于一身,可读、可听、可看,媒体融合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形态到机制层面的整合。但是,融合还需要深入。深度融合是一种文化底蕴、内在逻辑的融合,其核心可以从“媒介化”入手。“媒介化”是将媒介信息转化为各种关系的中介化过程。从媒介向媒介化的变革,就意味着媒体不再是即时性消费品,它是一种基础设施;媒体不是静态的存在,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媒体流程不是一个闭环,而是一个开放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20.
马正华 《视听界》2015,(1):28-30
媒体融合正在引领传媒发展的走向。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传媒伦理如何建构?媒体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也改变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核心问题的现实基础。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让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传播活动和媒介组织运营在实践中陷入传媒伦理困境。一种基于融合理念的、整合式的传媒伦理形态成为媒体融合能否顺利实现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