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海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名研究对珠海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它还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法、列表归纳法等方法分析珠海地名的语言构成,并从地理风貌、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方面分析地名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给岭南语言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和悠久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传统,辖域内每一个地名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通过概述绥化地域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对绥化地域内地名命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描写与归类,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绥化地名进行了语言文化含义阐释。  相似文献   

3.
闫晖 《华章》2012,(17)
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语言学价值,又具有文化学价值.本文作者通过着眼于河北的聚落地名,并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将对河北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首先讨论了河北地名自身的语言特征;其次探讨了现行河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最后,就河北地名的变迁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又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社会文化心态、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特征.文章拟从语言学、社会文化心态、历史文化及地形地貌等方面简要分析临猗地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对地名的研究应该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桓仁县104个村的地名进行调查、研究,对桓仁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分类,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生命体验与张承志的语言激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家张承志的语言学是用生命语言构成的审美语言学,也是用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构成的民族语言学,更是用情感语言构造的心灵语言学和灵魂语言学。他的语言锋利、多彩、神秘,作为民族语言,它具有北方的粗犷;作为生命语言,它有着意志的强力;作为文化语言,它深蕴着历史知识;作为特性语言,它埋藏着世界的神秘。张承志的语言是一种语言的极致,是一种审美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结合语言学的共时维度和语文学的历时维度,分析广州地名的构词并讨论其蕴含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在语言静态的共时平面上可推演出其动态的历时演化过程,广州地名的构词结构与南粤文化的层次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鄞州地名承载着鄞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鄞州地貌特征,也反映着古鄞州人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历史。本文欲从文化意义角度来阐释鄞州区地名,从中领略鄞州特有地貌特征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语言学价值,又具有文化学价值。本文将着眼于河北聚落地名探讨其文化内涵。文章首先讨论了河北地名自身的语言特征;其次探讨了现行河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第三,就河北地名的变迁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施诗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25-27,30
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探讨地名的来源是语言学和文化学的一项共同研究内容.因此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邢台地名的来源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对邢台地名的来源进行分类,探究地名中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透过地名的研究,不仅能反映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变迁,而且能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精神状态,感受各地截然不同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记,是生产活动和人际交流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研究对象。一个城市的地名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能够解读出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以及先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心愿,对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以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文化。本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三亚"地名进行音节与词汇构成两个方面的探析,旨在发现其中的语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类用以区分界限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地名因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又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而各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名的调查,发现很多地名均是彝语,为了便于记录,人们习惯采用彝语汉译,分析发现,这些彝语地名中蕴含着历史、地理、植物、民族等文化信息,深入探析这些地名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历史和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现状,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出发,依据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论题——语言政策,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原则及策略,扩大了地名英译研究的视野,为新疆、西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名作为表称空间位置的符号,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内涵。从语言学视角考察睢宁地区地名,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历史文献,总结该地区地名的一些构造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人们了解睢宁地区地名所反映的淮海黄泛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文化风貌,对当地相关部门的地名管理工作也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贵阳地名是贵阳历史文化的体现,是对贵阳历史文化、民风民情、风俗习惯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记忆.在历史的记忆中,这些地名既是人类文明的展演,也是历史与社会的综合反映,更是一种文化的复活.它既表达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也展现了贵阳的地方特色,还传播了贵阳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而其中宗教则长期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地区都不乏宗教地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宗教信仰更是繁多,其中佛教对当地的地名影响很大,本文就以佛教为例,探究呼和浩特地区佛教地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山西历史悠久,地名文化非常丰富.文章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分析山西地名,概括出山西地名的历史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人物文化、历史遗迹文化和历史心理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地名词汇作为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音、形、义的研究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对其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名为例,对其语词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