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破译村落舞龙传承与发展动力,以“骆山大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在把握骆山大龙传承与发展现状基础上,力图找出骆山大龙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特征,认为:“健身与文化”需求是推动骆山大龙传承与发展的原动力;“物质与精神”激励是推动骆山大龙传承与发展的直接动力;“管理与经济”条件是推动骆山大龙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动力。以此提出:通过推进村落舞龙制度化建设,主动开展非遗申报工作,积极参演拓展传播途径,创新改造适应时代发展等途径,是实现我国村落舞龙的传承与发展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铜梁龙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梁龙是渝西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近几十年通过在全国乃至国外部分地区进行展示和表演,其部分技艺得到挖掘和发展,但铜梁龙还有许多潜在的文化特征和技艺尚待挖掘和保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对铜梁龙的起源、发展及其传统技艺进行整理和阐述,并就铜梁龙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巴渝铜梁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但因为发展速度缓慢,至今只有部分资源得以挖掘和开发。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巴渝铜梁龙发展的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规范产业经济市场、重视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定位扩大影响,才能帮助巴渝铜梁龙走出困境,加快发展速度,促使巴渝铜梁龙成为“世界的铜梁龙”。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河东民俗舞龙的流变进行探讨。结果认为:河东舞龙的流变分为原发期图腾崇拜、自在自发期民俗节日、社会转型期"民俗体育舞龙"与"民俗文化舞龙"三种类型,并从传承主体与行为、传承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河东舞龙流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制度建设和传统文化宣扬是河东民俗舞龙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健身价值、欣赏娱乐价值、促进人际交往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本文通过解读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进一步为保护与传承我国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舞龙运动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高度的重视.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龙舞表演产生的社会基础,现代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发展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传统龙舞表演的起源以及现代舞龙运动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进一步探讨了具有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的舞龙运动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舞龙运动的文化特征入手,探讨中国舞龙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发挥其在华夏民族中的精神纽带作用.研究认为:舞龙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已跨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凝聚华夏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另外,舞龙运动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在华夏民族中代代传承,它与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舞龙运动所反映出来的这种文化纽带的实质,就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问题,它也反映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正>舞龙也称耍龙灯,非常热闹,有威猛阳刚的男子舞龙,也有英姿飒爽的女子舞龙,还有惊险刺激的高跷龙,舞尼人脚踩高跷板,在上面做着高难度的舞龙动作,令人惊叹。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蒙古族的女子舞龙,她们身着云南蒙古族独特的"三叠水"民族服饰舞龙,尽显蒙古族的豪迈之气。各种长龙被舞得团团转,色彩耀眼,锣鼓声与鞭炮声,再加上人们的欢笑声,表达着对春天的企盼。  相似文献   

9.
中国龙舞运动是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1]。中国的传统龙舞种类繁多,地域色彩、民族色彩浓烈,但大都表现出对龙的崇拜和敬畏。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舞龙项目之一的荷花龙舞却是一种对传统舞龙活动的修正和重新认识:首先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龙,而龙又反过来帮助人,最后人欢龙喜,人龙共舞,相依共存。荷花龙舞所揭示的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将进一步丰富中国龙舞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摘要:文化是民族之魂,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繁衍生息的命脉和根基。中国舞龙运动所践行的龙文化,高度的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研究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是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文化学视野,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文化的渊源、符号意象等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针对中国的舞龙运动原始宗教习俗及文化意象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舞龙运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原始意象的文化符号具有祈福、禳祓、生殖以及娱乐欢庆性意蕴。研究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舞龙运动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加强舞龙运动的文化认同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出长久不息的耀眼光芒,使舞龙运动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精髓,提升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背景下冰上舞龙的呈现以及推广策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冰上舞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多彩绚烂的展示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出了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影响,加大冰上舞龙的展示、宣传力度;依托冬奥平台,奠定冰上舞龙的群众基础;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推动冰上舞龙赛事化、国际化发展等推广策略。通过研究,以期为冰上舞龙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是世代中国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中国龙文化的内涵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契合点进行分析,研究长春市普通高校开展舞龙运动的价值所在,以及开展舞龙运动的优势,并提出舞龙运动开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舞龙舞狮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情况仍有欠缺,为此对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遗现状方面,总体规划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保护意识,传承人才缺失,对舞龙舞狮进行盲目建设,经济价值开发效果不佳。传承发展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平台和品牌效应,持续性培养传承人才,顺应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充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推进舞龙舞狮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舞龙运动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舞龙运动的形式展现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前提在于对“龙”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挖掘。“龙”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龙”图腾形成的角度提取出“和”的概念,对“和”的本质与社会、政治功用进行说明;根据中华文化中宗教的发展脉络,探析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实质;以上述两点为基础分析“龙”与“极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龙和凤凰,是迄今仍然活在我们华夏子孙心目中的两大图腾。作为虚拟的图腾物象,在喜庆节日里,舞龙舞凤,是我国民间最喜欢的两种动物舞;作为神话意象,龙和凤凰,常常出现在人们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里,成为人们振奋精神和向往美好的寄托。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舞龙舞狮运动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对高校舞龙舞狮运动市场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高校舞龙舞狮运动市场开发的策略。舞龙舞狮运动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舞龙舞狮运动市场化,无论对运动本身还是对高校体育都能起到双赢作用,也是该项运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舞炮龙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社会调查、临场观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舞炮龙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论述广西舞炮龙文化不同时期的融合与发展,揭示广西舞炮龙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背景下舞龙运动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体育文化与传统节日的联系、舞龙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体育健身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背景下舞龙运动可采用完善基层协会组织,加强人才培养,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利用现代传媒丰富传承方式,运用竞赛杠杆活跃大众健身活动,进入民俗旅游文化开发机制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龙的传说和由来、舞龙运动的形成以及舞龙运动中的民间传统,介绍了舞龙运动与竞技舞龙运动,其中舞龙比赛按竞赛类型可分为单项赛和全能赛,按性别可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比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研究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分析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探讨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策略,力争为舞龙运动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认为:1)舞龙运动的跨文化传播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是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需要;是舞龙运动走向世界的需要.2)跨文化传播中舞龙本质文化的自我迷失、不同文化中对于"龙"理解的不兼容、传播方式的单一与传播对象的局限是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所处的现实困境.3)"一带一路"战略为舞龙运动提供了国际传播新市场、开创了舞龙运动国际发展新模式、加快了舞龙运动产业化发展进程.建议:在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中注重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对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要有文化自信、传播的方式与对象应当丰富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