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健听儿童性别、年龄和音节类型作为自变量,鼻部第一共振峰(NF1)作为因变量,研究3~5岁健听儿童特定语音下的鼻音声学特征;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比较3~5岁健听儿童和患有鼻音障碍的听障儿童特定语音下的NF1的差异,从而研究听障儿童的鼻音声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健听儿童的NF1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也不受发音部位的影响,只和所发音节中是否包含鼻声母有关,其中不含鼻声母的音节的NF1均值远大于含有鼻声母的音节;(2)鼻音功能低下的听障儿童在发包含鼻声母的音节时,和同年龄段健听儿童有显著差异,其NF1均值远大于健听儿童;(3)鼻音功能亢进的听障儿童在发不含鼻声母的音节时,和同年龄段健听儿童有显著差异,其NF1均值远小于健听儿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6):102-111
对儿童叙事能力的评估是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比如听障儿童而言,由于其思维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进行有效的主动讲述,这种情况下,运用故事复述能力作为特殊儿童叙事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一个比较普及的研究思路。文章选取重庆主城区听力言语康复机构21名3-7岁听障儿童和某普通幼儿园51名3-7岁健听儿童进行阅读并复述实验,运用不同难度的无字绘本《青蛙,你在哪里?》《一个男孩、一条狗和一只青蛙》作为阅读材料,收集他们的复述资料,并运用斯坦(Stein)和格伦(Glenn)的故事结构理论制定《故事检核表》,从故事结构要素、故事情节、故事内容三个维度对所选取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的故事复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明显落后于健听儿童;(2)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受到绘本本身难度的影响;(3)无论是听障儿童还是健听儿童,故事复述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初级阶段,依照VT法用单手手势方法辅导复合名词声调的效果问题。起伏式声调和平板式声调是在其发音的起点和终点都存在着音的高低和紧张度的差异。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辨别出这种差异,通过对"声音"附加称之为"单手手势"的辅导方法,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掌握复合名词的发音。  相似文献   

5.
波兰留学生和多数无声调母语的学习者一样,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对阴平和去声的掌握好于对阳平和上声的掌握,主要偏误集中在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和阳平与上声调型的混淆上。要把握阳平和上声教学的声调特征,对阳平的教学要在定位起点后果断上升,在终点达到调域顶部;对上声的教学要把握折点的时间,在上声起始段要体现充分的低平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官话中、苏皖官话声调的内部差异相对较大。其舒声调与普通话四声有着调类同大于异、调值异大于同的特点。根据调型对声调感知的特殊影响.在正音时把握调型的平升曲降.有重点地进行异型正音.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维吾尔学生汉语声调听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可理解度实验。实验考察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汉语声调的可理解度。实验发音人为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以及汉族播音员。实验听音人为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90名(高级,中级及初级各30名)以及实验对照组汉族学生30名。可理解度实验表明带有维吾尔口音的汉语对维吾尔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就更容易理解,对第二语言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在维吾尔学生汉语四声声调的发音中,二声与三声的错误率高于一声和四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Kosslyn等人提出的表象加工子成分为理论依据,采用经典实验范式对40名13-15岁听障学生的表象保持加工特点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没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但健听学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没有显著性别差异,而听障学生群体中男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显著好于女生;(2)识记数目、呈现时间会对听障学生的表象保持成绩产生显著影响;(3)助听效果在看话水平的听障学生表象保持能力显著好于助听效果为较适及以上的听障学生;听力残疾程度在一级(90dbHL)或一级以上的听障学生表象保持成绩要显著好于听力残疾程度在一级以下的听障学生。  相似文献   

9.
听力障碍幼儿情绪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编的儿童情绪理解测验考察了听障幼儿外部情绪理解、内部情绪理解和反思情绪理解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听障幼儿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水平低于健昕幼儿,其外部情绪理解整体水平发展较低;(2)听障幼儿愿望理解和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能力不如健听幼儿,对信念的理解和健听幼儿没有差别,其对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3)听障幼儿对情绪调节和情绪原因的理解低于健听幼儿,对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的理解和健听幼儿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反思情绪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  相似文献   

10.
在半结构语境中,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CHIDES)、母子言语互动交流行为编码系统(INCA-A),以及CLAN数据分析程序对4-6岁汉语重度听障儿童与其健听母亲的语用交流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汉语重度听障儿童与其健听母亲的言语行为存在相互影响;汉语重度听障儿童与其健听母亲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共同的主要言语行为类型,在言语倾向和言语变通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正德先生在《汉语正反问句的模组语法》中认为,词语自主律只是限制于词组层次的句法或语义规律,而对话音表现则没有类似的限制。然而,语音中却存在似乎是例外的情况,如上声的三音节相连。文章从重音和上声的音变来考察词语自主律在语音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不过上声与去声之间有较多通押.宋代江浙地区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江浙吴语中全浊上声调类可能存在,大概读成阳上.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里上声在轻声前的变调较复杂,有的变阳平,有的变“半上”。本文从轻声的性质、类别及词的语法构造意义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认为上声在轻声前一般变“半上”,变阳平的是因为后字不是真正的轻声,而只是“上声轻读”,从而使上声变调规律的表叙更为简洁。  相似文献   

14.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属西南官话的贵州都匀方言保存了中古入声调类,但塞音韵尾已消失,调值已舒化。都匀方言入声的分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西南官话"入声归阳"的规律不同。有一些入声字已经完全归入阴平、上声、去声三调,还有部分入声字有入声和非入声两读。另外有少数舒声字有入声化现象,与上古汉语长入字在都匀方言中的遗留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实验的方法,就聋哑儿童声调发音状况进行实验研究。本论文通过群体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利用计算机语音分析设备和设施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基频数据进行归整,绘制语图,确定实际的调值与调类。结果表明:在听力障碍儿童中声调发音以平调和降调为主,调值变化幅度小,基频偏高等。  相似文献   

17.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n,l]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 t∫h ∫],没有舌尖前音[ ts tsh s ]、舌面音[tc tch c]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跑”字二音二义,阳平pao表兽足刨地,上声pao意为“急走”。音义分别,本不该相混。然今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见了“虎跑泉”便念“虎pao泉”,此种误读之普遍,反映了我们语音史、词汇史研究在“跑”字上的缺位,以致诸多大型权威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普遍失误。阳平表兽足刨地之“跑”,是早在汉代产生的老词,上声之意为“急走”pao,是晚至元代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文学史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红古口音只有2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合为一个调,上声为一个调。本文详细考察了红古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得出如下判断:红古话原有三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在此基础上,平声与去声合并;上声则保留了一个独立的调类,从而形成两个了两个单字调。  相似文献   

20.
井陉方言在方言区划上以往多认为属北方方言中官话的范围 ,通过调查发现该方言仍有百分之五十多的入声字 ,保留着与其它三声明显有别的读法 ,因而断定它当属于晋语区的张呼片。语音系统中声母有 2 0个 ,韵母有 3 2个 ,分开齐合撮四呼 ,声调有平、上、去、入 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