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领域中的一项基础原则,对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其适用范围也相当广泛——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主体的其他一些行为中都渗透着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对于约束行政主体的行为、平衡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统计方法,以结构化形式对涉及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原则的308份行政裁判文书加以分析发现:66%案由是因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所作的行政决定;行政相对人主动援引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诉求理由的有219份。就裁判结果而言,行政相对人援引并且法院采纳的有23份,行政相对人没有援引但法院主动适用并据此裁判的有39份;就理由叙明而言,法院适用或不适用信赖保护原则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围绕典型案例,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原则司法适用的焦点问题主要是:未取得许可证是否可以直接认定涉案建筑违法并予以无偿拆除;法院直接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时如何进行充分说理;法院适用信赖保护原则如何进行利益衡量。司法实践的启示在于,若要实现信赖保护原则制度化,需要对违法建筑作形式违法和实质违法之区分;完善违法建筑信赖利益行政补偿制度;优化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司法审查规则;健全违法建筑信赖利益保护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起步较晚,并强调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强调行政主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坚持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对于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不够重视。我国法学界对信赖保护原则的研究不多,立法中也少有明确规定,实践中运用得更少。分析我国适用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此原则的建议,以助其发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塑造诚信政府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关于人权保障和诚信政府的建立,因此意义不凡。追溯历史,大陆法系国家的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制度出现较早,在行政程序法中比较完善,与之对仿的是英美国家中有"合法期待"原则和"正当程序"的要求,它们也都强调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因此有异曲同工之处;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体现了现代行政法对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价值追求,有益于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行政权,有利于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形成;我国立法中正逐步确立该原则,但还很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对信赖保护原则的把握和适用仍显得不足;我国应明确界定信赖保护原则适用的条件并通过完善立法,建立起相关制度,从而对信赖保护原则提供制度性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可撤销行政行为之信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上的—般原则 ,其集中体现于可撤销行政行为适用问题上 ,具体适用于对行政相对方与第三人信赖利益的保护上。同时行政法治的健全完善需要对可撤销行政行为之信赖保护制度进行创新 ,包括行政法自身研究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信赖保护原则适用于撤销、撤回或变更授益行政行为的情形中,以解决依法行政原则与行政行为效力安定性之间存在的冲突。它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在具体个案中衡量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并以维持原授益行政行为为原则,以撤回补偿、变更补偿或撤销赔偿为例外;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强权下的弱者,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对于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正当信赖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之信赖保护原则,是指有权机关保护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因信赖行政行为而期望得到的合法或合理利益,所应遵循的行政法原则。作为当前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制度中的重要原则,行政法之信赖保护原则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司法机关,特别是法院在诉讼活动中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是实现其价值和作用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法院提升自身地位,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行为。  相似文献   

8.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应适用于行政指导领域。本文首先对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指导中适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然后论述了该原则在行政指导中的适用要件、保护方式以及具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的首要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宪法的实施、民主和法制的运作以及依法治国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其内容包括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职权由法设定并依法授予;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行为违法无效;行政主体必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和救济等五项。该原则既适用具体行政行为,也适用抽象行政行为;既适用行政管理领域,也适用行政司法领域;既是一个行政实体法原则,也是一个行政程序法原则。  相似文献   

10.
信赖保护原则最先由德国行政法学者提出,现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上一项基本原则,它对完善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对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至今在立法上还未正式确立该原则,且与其相关的制度也极不完善。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了大陆法系国家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研究现状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同时对该原则在我国行政法领域的确立与适用也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现代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法所确立。我国虽然在《行政许可法》里引入了信赖保护原则,但还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尽快确立并科学地设定其构成要件、完善其运行机制、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互动性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在行政行为的形成、行政行为的过程、行政行为的目的与客观效果的实现的一致性等方面采取互相促动方式,通过制约与激励机制,为实现公共利益与私益的最大化而由行政主体作出或由双方合意而作出的行政行为。按照互动程度不同,互动性行政行为分为成立型、过程型和激励型三种。可接受性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是互动性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互动性行政行为打破了传统的行政行为效力规则,在法律救济途径和承担责任主体等方面具有独立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法中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治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法治精神、法治国家的宪政目标进行。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正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其直接的功能在于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我国信赖保护原则之立法,应根据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规则、条件和范围,并借鉴国外经验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到较高重视.而我国的行政信赖保护原则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仅在2004年起施行的许可法中规定其为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作为一项原则性的规定,信赖保护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发挥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的功能价值,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各层面的措施确保其在我国的良好施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正式实施,依法行政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打造"诚信政府",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对政府的期待。因此,研究信赖保护原则的内涵、适用及信赖保护原则的实现,对打造诚信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行政指导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出现 ,行政指导中相对人权益保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我国行政指导的现状出发 ,提出在信赖保护等原则指导下 ,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法律制度 ,依法对相对人权益进行有效的救济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时一般遵循法定原则;在行政立法上,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均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可诉范围之外。这种诉讼体制严重妨碍了公司政治权利的保护。建议顺应大多数现代国家简化司法审查形式、扩大司法审查范围的发展趋势,对行政受案范围采取非法定原则,将大多数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近代民法为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创设了物权公示制度,给人们提供消极信赖利益的保护。公信原则不仅保护消极信赖,而且保护积极信赖,并把对信赖利益的保护界定在善意的范围内。善意取得制度是运用公信原则保护信赖利益的具体法律形式。在不动产交易中,同样存在着需要法律保护的信赖利益,同样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物权法确立了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由传统理论中的动产物权扩及到不动产物权,符合繁荣市场交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精神。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行政章程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方式,使其实际上拥有了对除行政法规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要以附带性审查为主要模式;赋予人民法院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后,对具体行政行为要作相应处理;确立有效的诉讼管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立高校公共行政行为应受到司法审查,公立高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应遵循重要权利保护原则、适度审查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