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凯歌  张红 《新读写》2022,(Z1):35-45
<正>【复习指导】记叙文阅读是初中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考必考的一类文本,记叙文阅读有哪些要点?解读方法是怎样的?一、要把握文章结构,梳理行文思路了解作者行文的线索与结构,有助于我们准确、快速锁定答题范围,把握要点。方法如下:1.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写人叙事类作品应找到文章的组材线索,抒情类作品应注意作者的情感变化。  相似文献   

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以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使得文章线索明了,思路清楚。另外,文章中对比鲜明,论理严密,说理透彻。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本课,既要借课文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造精神,又要巩固深化“一边读一边想”这种阅读方法。因此,本课的学法指导侧重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3.
《手术台就是阵地》(五年制第六册12课、六年制第六册26课),是向三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呢?特提出教学建议如下: (一) 由解释课题引出白求恩的事迹这篇记叙文的题目是《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题目概述了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理解全篇课文,首先必须理解题目的意义。所谓  相似文献   

4.
记叙文是中学语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文体,记叙文阅读要求学生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线索,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与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5.
穆健 《甘肃教育》2013,(22):93-93
《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童年趣事、景物的追忆和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茅盾如此评价这篇课文:“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祖父的园韵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到略读课文中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需要准确地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徜徉在多彩的风土画卷中。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7课《劳动最有滋味》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本课是从《贺年》中节选而来的。课文记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过日子,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最有滋味”这个真理。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紧扣“劳动最有滋味”这一中心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紧扣题眼,把握中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题目《劳动最有滋味》很醒目…  相似文献   

7.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看到文章的大概。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作文教学本身不是孤立的,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时,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搞清楚题目的含义,从“眼睛”入手把握文章的“灵魂”。一、课前分析抓住中心,理清线索,总结分析进行验证。对于标题的分析,能够弄清题目与内容的内在关系。课前利用几分钟对标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对抓住中心,理清线索,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如《董存瑞舍…  相似文献   

8.
<正>《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同为写动物情感世界,但不同于本组其他的记叙文和童话,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体裁,决定了它是鲜明的"这一个",阅读教学就应该指向如何阅读动物小说。当前此课教学,大多数老师将它等同于记叙文,致力于达成《教师用书》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教学仍普遍存在着阅读归阅读,写作归写作的现象,致使学生的写作出现了很多问题。近年来,我在记叙文的教学中,采用阅读——生活——写作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下面,就以我教《井岗山散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作法。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井岗山散记》一课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理解词语,弄清作者描写记叙的场面、思路和着笔点,然后,着重分析下列问题:一、作者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以什么为侧重点选择材料,二、课文怎样写眼前景物,又怎样由眼前景物写到当年的革命史迹,又从当年的史迹写到今天的变化,三、写革命史迹  相似文献   

10.
抓住课文诱导点进行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如何把握课文诱导点呢 ?一、以课题为诱导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入手 ,可展开学习的思路。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本课以“炸暗堡”为线索 ,以“勇敢舍身”为表达中心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炸暗堡的原因和炸暗堡的结果。教学时 ,可以将题目中的“舍身”和“炸”作为诱导点。先启发学生 :看到题目后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 )当学生理解了“舍身”就是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的蓝天上》教学设计凤阳县府城工小陈丽《在祖国的蓝天上》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掌握,教师必须先设计好教学环节,以便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检查学习效果。真教学步骤如下:一、初读课文,理清线索。本文记述了参加全国“航空夏令营”的同...  相似文献   

12.
《将相和》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一篇课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弄清课文的来龙去脉和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课教学要实现的重要目标;通过感悟文中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品质直至对人物正确评价,充分理解“和为贵”的思想基础是本课教学要实现的又一重要目标。因此,本课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设计: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要完成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扎扎实实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下功夫。为此,教师既要教知识,又要教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就能迅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能有效地提高能力,因此交给阅读的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现以五册10课《一个粗瓷大碗》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初步体会和做法。一、抓住字词练习,交给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方法。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拐杖,基本上具有识字的能力,因而在课堂上让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所学的偏旁部首记住字形,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义。二、抓住课题分析,交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大概。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揭示了故事的梗概。全文紧紧围绕“粗瓷大碗”这根线索,通过  相似文献   

14.
《雄关赋》虽为课内自读课文,但篇幅较长,内容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上不宜面面俱到,只宜长文短教。本课拟以赋的文体特点为线索,从分析文章词语使用特色和标题艺术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作品的主题,以期达到教学目的。一、从文体特点入手,分析文章词语使用特色1.明确“赋”的文体特点。①“赋”原是我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载。它有韵,但不是诗;它的句式像散文,但不同于散文。  相似文献   

15.
标题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着眼于文章标题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联想、想象、设想,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一、标题教学,有助于迅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1.突出阅读的整体性。文章标题具有概括性,或内容、或结构、或线索、或主题、或几者兼备。抓住了标题来分析,就能在内容、结构、线索、主题上整体把握全文。例如《药》的标题,既概括小说情节,又连结明暗两条线索,还揭示了小说深刻的主题。抓住了“药”这个标题,就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鲁迅的这篇小说,从而避免教学、阅读时,过分注重字、词、句知识传授、学习,不注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体,因此中考在记叙文阅读内容的考查上具体的体现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下列诸点就成了记叙文考查的热点: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理顺文章段落、层次、  相似文献   

17.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18.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体现感情的。要让学生在读议中把握课文重点,领会课文中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阅读提示里写道:学习这些课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建议是: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虽然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像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呢芽这篇课文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理解课文的语句并不难,难就难在理解它深刻…  相似文献   

20.
“文眼”,即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传神之笔和中心所在。无论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这个中心在一篇文章中往往可以凝聚为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这个句子或词语,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地把它称为中心句或中心词。而这个中心句或中心词就是“文眼”。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文眼”,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判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眼”,让学生依据“文眼”去悉心品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个中奥秘,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文眼”呢? 一、对于记叙文,要从情入手抓“感”点。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的。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写景抒情,都是偏重于具体地记叙描述人或事物的情状及变化过程,使人如耳闻目见,而有所“感”。因此,记叙文的“文眼”,就要通过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