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今天在我们研修班导师顾书华的作文课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交流中提高。一直令教师畏难、学生畏惧的作文课,为什么被顾老师上得如此轻松、有趣,又如此有效?她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畅“游作文王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顾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亲身感受她那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今天在我们研修班导师顾书华的作文课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交流中提高。一直令教师畏难、学生畏惧的作文课,为什么补顾老师上得如此轻松、有趣,又如此有效?她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畅游“作文王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顾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亲身感受她那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最佳答案     
昨天去听张老师的课。张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的语文课很有趣,特别喜欢穿插一些时事,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得津津有味。这是一堂作文课,张老师带来了一张《南方日报》,他展开报纸让学生们观察封面上的一张图片。他先指导学生看标题:新西兰强震。然后看简介情  相似文献   

4.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让你作文不发愁。哎!愁死人了。今天又上令我头疼的作文课了。上课了,张老师走上讲台对我们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好!”同学们高兴地拍起巴掌来。  相似文献   

5.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例如一个“0”字,学生们可以把它想象成苹果、太阳、足球、鹅卵石、鸟蛋等。而在我们成人思维中,它或是字母“o”,或是数字“0”。成人思维中,理性的抽象概括太多,语文的情感因素不能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劣势,也是师生思维差异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以统一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规范学生,束缚着学生的想象力。某位老师在一堂作文课上让学生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一位学生写到:亲爱…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正题之前,先抄录一篇学生作文。一堂作文课“丁铃铃”,上课了,这是一堂作文课。语文老师手里拎着个袋子,笑咪咪地走了进来。“起立!”“请坐下!”,同学们刚坐下,老师就把袋子放在桌上,笑着说:“今天,我请大家吃梨。”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  相似文献   

7.
直面苦难     
又是一堂作文课。我们的作文课已经成为师生们每两周一次的享受。倒并不是因为我这个当老师的讲课特别生动,而是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把他们的作文生动地“讲述”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8.
最近 ,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化万讲的《摔鸡蛋的学问》作文课。听过之后 ,细细品味 ,感觉张老师的这节作文课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整整两节课 ,学生愉悦地享受着张老师带给他们的欢声笑语。那么 ,张老师讲课的快乐之源在哪里呢?一、对比学习 ,尝试成功课始 ,张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怎样使鸡蛋从四楼摔下来不破?并且告诉天津的同学 :“杭州的同学想出五个办法 ,你们动脑筋 ,试试看。”汇报之后 ,天津的同学想出七个。课中 ,要求同学…  相似文献   

9.
雷相明 《今日教育》2006,(10S):32-33
[问难] 回想起儿时上作文课的经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见得有什么愉快体验……一直以为这种痛苦是学生单方面的.没料想和老师接触深了,才发现许多老师都怕上作文课。 曾经采访过一位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他坦言:作文课很难把握,教师一般不会让外人去听他的作文课.学校献课也绝少选择作文课……作文课就像教学的“软肋”,老师、校方总是要小心藏着、掖着。 这是怎么了?作文教学就真的让我们如此心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直面苦难     
又是一堂作文课.我们的作文课已经成为师生们每两周一次的享受.倒并不是因为我这个当老师的讲课特别生动,而是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把他们的作文生动地“讲述“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1.
浏阳县荷花中学邱建明老师在上完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上了一堂游戏作文课——连句成段写秋景,现介绍如后: 上课铃刚停,邱老师就走上讲台,满面笑容地说:“今天这堂作文课,我们要向范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相似文献   

12.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老师,您看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老师.今天再上一节作文课吧。”……面对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热情极高。这与以往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昨天,南希上了一堂有趣的课。南希和她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 刚开始上课,怀特老师举起一张百元大钞问学生们:“谁想要这张百元大钞啊?”学生们立刻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4.
马秀琴 《课外阅读》2011,(9):299-299
小学生一周有两堂作文课,我注意过确实有很多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还是茫然不知如何落笔。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们都皱着眉,挠着头,完成了僵硬、呆板、空洞的作文。我想这样的场面仍然发生在大部分的作文课上。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身边的,有真实体验的事视而不见,为什么不会用已经具有的表达能力,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鲜活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呢?  相似文献   

15.
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准备给学生上作文课,走进教室后,听到教室内有小鸭的叫声。当时这位教师没有生气,也没有命令学生把小鸭交出来。她用亲切的口吻说:“我好像听见有只小鸭在叫,这小鸭在哪位同学那里?能告诉我吗?”结果一个女孩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小鸭在我这……”老师说:“你把小鸭拿上来给同学们看看好吗?”女孩看了看老师,然后把小鸭放在讲台上。老师微笑着问全班同学:“同学们喜欢这只小鸭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好,我们这节作文课就写这只小鸭。”就这样一节即兴作文课就开始了。事后,这位…  相似文献   

16.
纪小钦 《新疆教育》2012,(11):113-113
在语文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慨叹,“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堂作文教学课,本来预想效果会很好,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其实,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想一下,仅仅凭借一堂作文课,就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多大的提高,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7.
语言简明     
周华章  田丹 《新作文》2021,(1):36-41
课堂回放 一、借助量表,自评初稿 师:上一堂作文课,我们收获的作文知识是语言简明,知道了语言简明的内涵和要求.我们还完成了作文《那一刻,我真想_》的初稿.今天的作文课,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初稿进行修改和提升.首先,请同学们重审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8.
拗不过一位老师朋友的再三请求,我这个“知名作家”只好临时客串,给她的学生们上了一堂作文课。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做了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落叶、微风和弯月,我想让孩子们用尽可能多的词汇来比喻它们。卡片在孩子们手中快乐地传递着,仿佛在传递一个快乐的消息。他们浮想联翩,各种各样的比喻层出不穷,卡片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孩子们天真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在青年素质教育大赛中,观摩了一堂语文作文课。实际上,这是第二次看这堂语文课。彭老师试上的时候,就是在我任教的班级。当时和现在,其实课堂都是很成功的。老师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也很积极。在观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不由的赞叹,然后去模仿,也上了类似的两堂作文课。但作文课上完后,心里就没底了,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果然,虽然这堂竞赛课可谓人气很高,但排名并不靠前。  相似文献   

20.
分不开的书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开始上课了.老师带来了两本书。“同学们!”老师面带笑容地说,“这是两本大小、厚薄相同的书,老师随意将这两本书口对口插在一起,看看谁能把这两本书分开。”我们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