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昆虫的机会较少,因而对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的关系了解甚少。鉴于此,我们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了“探索昆虫奥秘”科学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4.
乌鸦俗称“老鸹”“老鸦”,因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而得名。乌鸦是杂食性动物,以谷物、浆果、昆虫、腐肉等为食,对人类来说功大于过,属于益鸟。但在传统文化中,乌鸦的形象却是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5.
说“青蛙是益虫”是否准确?我们在环境保护教育的学习和参观中,认为这一说法是欠妥的。益虫是针对害虫而言的,而害虫的内涵是指对人类有害的昆虫,那么益虫的范围严格地说也应指有益的昆虫。青蛙显然不属昆虫而是两栖动物。过去很多人习惯于把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统称为益虫。如青蛙(两栖动物)、蚯蚓(环节动物)、蜘蛛(节肢动物)等,但这毕竟是一种习惯的说法,而不是科  相似文献   

6.
昆虫的“鼻子”在昆虫学里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触角”。昆虫的“鼻子”有很多种颜色:雪白、翠绿、火红、金黄、淡黑、紫蓝,有的还呈现出各种花纹。昆虫的“鼻子”各不相同,形状各异。苍蝇的“鼻子”  相似文献   

7.
昆虫与人     
已故比利时剧作家毛里斯·梅特里克说过这样一段关于昆虫的名言:“昆虫身上的某些东西似乎与这个世界的习惯、道德和心理状态大相径庭,好像是来自另外的某个更怪异、更活跃、更麻木、更邪恶、更残暴的星球。”但科学家说,假如昆虫不曾出现过,那么人类几乎不可能演进到今天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其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是可供利用的有益资源,或是未被开发的潜在资源。在不少的文献中,对于直接或间接造福于人类的昆虫,有人称之为资源昆虫,有人则称之为昆虫资源。其实,资源昆虫与昆虫资源其含义是不同的。资源昆虫是指各种各样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有益昆虫,尤其是那些目前对人类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昆虫。它在昆虫资源的种类中占有极少的份额。目前资源昆虫主要有以下几类:工业用昆虫主要指紫胶虫、白蜡虫、信蚜虫等,用于生产紫胶、虫白蜡、单宁酸、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等,广泛用于军工、精密…  相似文献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也读了很多的书籍,但《昆虫记》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周围,无数的生命与人类共同生存,仅仅昆虫的数目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了解这些地球生物链上的重要环节吗?你知道它们的存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吗?法国著名科学去打扰其他的小昆虫。”我一说家、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完,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问我:记》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环境“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啊!和意义。即使你对昆虫一无所有什么秘诀吗?”我不紧不慢地知,也不要紧。《昆虫记》就为你说:“那是因为我看了法布尔的介绍大自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动物     
在列宁格勒、东京、巴黎等一些大城市的雕塑群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塑像——动物及昆虫塑像。其中包括猫、狗、蜜蜂、奶牛、蝴蝶和青蛙等等。“这些人类的小兄弟们”为人类社会的发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纪念碑表达了对它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每当提及“濒危物种”这一名词时,人们便会想到外形奇特、为数不多的动物,如老虎、熊猫、猩猩、鲸、秃鹫等。但是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全球绝大多数濒临灭绝的物种却是“微不足道”的昆虫!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600年中,至少有4万多种昆虫从地球上销声匿迹。更令人吃惊的是,昆虫灭亡的趋势还会恶化,预计在未来50年内,可能会有数十万种昆虫走向灭绝之路。在过去50年里,美国地区就共有50个蚂蚁物种灭绝,这是由于蚂蚁的野生生存环境被破坏所致。当这些野生蚂蚁的生存环境被人类变成高楼大厦时,它们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存之地,于是它们便渐渐从地球上…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7,(31)
主办:《初中生》编辑部 联办:湖南教育书店 承办: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云鹰学校 主持人尘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谓之人生.从出生到死亡,昆虫也有它们的一生,我们谓之“昆虫人生”.或许,我们平素更多的是在关注人类本身.关注草木和昆虫的人,多吗?不少.比如我们捉蝈蝈、捕蜻蜓、网蝴蝶、抓蚂蚱……就是对它们的关注方式.它们陪我们玩耍,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美好.而在所有关注“昆虫人生”的人中,昆虫学家无疑是专业的、权威的.他们,用专业的学识解构、分析研究昆虫这一物种,向我们展示一个神奇的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有一位昆虫学家,他对昆虫的研究则更进一步.他研究昆虫的生活习性,记录昆虫的点点滴滴,进而著书立说,使之成为风靡世界的著作.他叫法布尔.  相似文献   

13.
苍蝇的哭泣     
2月2日 在中科院昆虫研究所内,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苍蝇的家族。一只特大的苍蝇头领生气地对所长说:“人类在我们苍蝇身上泼了那么多脏水,你身为昆虫研究所的所长有责任帮我们洗清冤情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1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 “昆虫的多样性”是初中《生物》第一册 (下 )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蝗虫和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向学生介绍蜜蜂、蜻蜓等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关系的有关知识。本节学习 ,又为后面学习鸟类的多样性及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打下基础。因此 ,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 ,对提高兴趣 ,增强信心 ,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 ,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15.
动物界中昆虫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分布最广泛。昆虫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象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十分喜爱昆虫,他专心致志的观察、研究,被称为“小昆虫迷”,以致后来对昆虫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从小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蟋蟀》(小学自然常识第三册第八课)时,  相似文献   

16.
《中学科技》2011,(4):26-27
鸟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鸟类传播花粉和种子,抑制有害昆虫,有力地调节了自然界的动植物种群,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81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向被视为间谍专长的窃听,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在昆虫和植物的长期生存“战争”中,昆虫们早已开始了“窃听”行动。当植物被昆虫啃咬时,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一是吸引这些昆虫的天敌来捕食它们,二是告知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加强“军备”,制造出对昆虫有毒的物质。会窃听的本领,让昆虫迅速破译出植物所发出的求救信号,提早做好准备。至于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就要看昆虫们的破译技术和反速度了。昆虫也会搞窃听@逸星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自然》作者亨利·法布尔。他是“昆虫世界的荷马”,他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秉承最彻底的人道主义精神讴歌生命,他以扛鼎之作《昆虫记》为卑弱生物代言。《昆虫记》是法布尔留给人类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这部伟大著作中萃取出来的《神奇的自然》,是引导科普爱好者进入科学知识殿堂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9.
你见过昆虫也能闻气味吗?在昆虫的头部眼睛的上方.有两根“须”,这就是昆虫的“鼻子”。昆虫学家称它为触角,昆虫就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  相似文献   

20.
与大多数终日在外“游荡”的昆虫不同,蚂蚁有自己的“家”。蚂蚁总是忙忙碌碌地四处寻找食物(图1),对于小蚂蚁来说,爬过一个土堆,就相当于人类翻过一座高山:走过一片草丛,就相当于人类穿过一片树林。那么,蚂蚁是如何保证自己不迷失方向而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