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狗正名     
人们常说狗不团结,对此,狗十分不满。一天,群狗聚集,议论纷纷:“人们都说我们狗与狗之间非常不和,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简直是诬蔑,我们狗可从来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和气气,什么时候不团结过!”“就是嘛,这可真  相似文献   

2.
送走鸡年,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狗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带有“犬”或者“狗”字的成语。在这些成语中,“狗”既有善良忠厚之意,又有溜须拍马、对人不敬之意,有褒义也有贬义。在狗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对狗类成语来个详细的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3.
外国幽默     
顺便买狗妻子:“这种狗食品罐头大降价,便宜得很,我们买几罐回去吧。”丈夫:“可我们家没养狗啊。”妻子:“回家时顺便买一只不就行了,真傻。”  相似文献   

4.
《变色龙》板书设计【设计说明】契诃夫是一位有着世界影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揭露现实深刻透辟,刻画形象入木三分。在《变色龙》这篇小说中,作者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变色龙”形象———警官奥楚蔑洛夫。在断案的过程中,他变色龙契诃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小狗疯狗名贵的狗下贱胚子伶俐的狗野狗▲狗的主人{}极尽变脸之能事,忽而称“罪犯”为“疯狗”、“下贱胚子”、“野狗”,忽而又称其为“小狗”、“名贵的狗”、“伶俐的狗”。归根结底,其原因就在于狗的主人是谁。在我们对其表演捧腹之余,又不免感慨…  相似文献   

5.
打狗记     
今天是我们去国防教育基地训练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刚登山回来,我正在休息,忽见陈少鸿急匆匆地跑过来,说:“李骏,不好了,我们男浴室的衣柜里有狗!”“狗?”我十分奇怪,“哪来的狗?”“就是门口看门的那只大黄狗,在农柜里睡大觉呢!”我一想,哎呀,这下可不妙了,晚上若狗还没走,怎么洗澡?不行,这只拦路虎——不——拦路狗必除!于是我找来同学周到、肖恒,以及身边的陈少鸿一起商量对策。  相似文献   

6.
狗的倾诉     
不知为什么,我们狗的名声不好,这非常不公平。我发现,人们闹着玩,取笑或骂人时,开口闭口常说“狗杂种”、“狗娘养的”、“狗仗人势”等。我真想不通,你们人类当中的恩恩怨怨,谁和谁  相似文献   

7.
狗年说狗     
狗是最早与人类发生密切关系的动物之一,因此,在我们的语言里,许多时候都用“狗”字去比喻事物,内容丰富多彩。骂人不守规矩,横冲直撞似疯犬之乱闯,称之为“疯狗”,骂人见色眼迷则称“疯狗目”;称人怪异说“狗怪”,做人守本分曰“做狗就吃屎”,讥人妄想说“饿狗想吃肉”,因为“  相似文献   

8.
狗年说"dog"     
1月29日是中国农历“狗年”的春节。提起动物中的狗,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待它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在我们的俗话和成语中“狗”字多用于贬义,什么“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血喷头”、“狗胆包天”、“狗屁不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当然,现在中国的养狗爱好者也日渐增多,人狗关系也愈来愈好。)在英美等国家人的眼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他们对dog则给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和人文关怀,比如,Youcannotturnalostdogaway(不拒绝贫困者应对其帮助)就是一句这样的表达。因此,英语带dog的词语中,除了用于贬义外,用于褒…  相似文献   

9.
狐狸与乌鸦     
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它怕狡猾的狐狸又来捣蛋,想了半天,决定去找狗大哥帮忙。乌鸦对狗大哥说:“狗大哥,今晚我们一起过夜,好吗?”狗大哥一直觉得自己孤独呢,听到乌鸦这么说,兴奋地回答:“太好了!我答应你!”  相似文献   

10.
阅读实练     
胡敏 《双语学习》2013,(11):32-32
I. Read and write 同学们,我们在中文里表示东西的数量时要用到量词,如:一条狗、两只羊、一杯茶、四块巧克力……,这里的“条”、“只”、“杯”、“块”部是量词;在英语中是没有量词的,我们用英语说“一条狗”、“两只羊”就是数词直接加上名词“狗”和“羊”,如:“adog”,“twosheep”。  相似文献   

11.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9,(6):32-32,33
“岂有此理!”老师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狗的作文,简直和你哥哥写的一模一样。” “这完全可能啊,老师,”小新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对话     
一“向”对“句”说,指针丢了,找不到北了吧? “句”对“佝”说,有人靠不一定是好事, 人家昂首挺胸的,更显得你不直溜。二“狗”对“苟”说,破帽遮颜过闹市,是为了“苟”延残喘。“苟”对“狗”说,我们不依仗谁,不会虚张声势地狂吠。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话的句子结构中客观存在着一种隐含成分。注意并研究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语言的规范化,克服语言运用中的盲目性。例如,要表达“看门人的狗”这个意思,按说只须按语法要求组成“看门的的狗”就行了,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普通话只承认按习惯说的“看门的狗”,要说“看门的的狗”反而行不通。  相似文献   

14.
狗,又名犬。我国是世界上驯养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文里“犬”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已出现,《诗经》中也有许多犬的记载。因为狗与人类关系密切,于是在我们的语言里,许多时候就用“狗”去喻事喻理。那些不守规矩,横冲直撞的叫“疯狗”;没有主见而受人指使的为“走狗”;讥人口吃谓“大舌狗”;骂人胡言乱语叫“放狗屁”;做人太守本分曰“做狗就吃屎”;痴心妄想就是“饿狗想吃肉”,因为“狗咬骨头,猫吃肉”,各人福气不同呀!狗因主而荣,往往“狗仗人势”,因此才会有“打狗看主人”“打狗看人面”和“打狗欺主”之说。“恶狗咬人不作声”或“咬人狗不…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Z1)
寻今年是狗年,人类的“狗朋友”来了,让我们礁礁它 们有多能干吧丈走近“狗朋友”@李向东~~  相似文献   

16.
小偷杰皮     
在街那头住的小贝莉叫我们家的狗“偷东西的狗”。杰皮是一只牧羊狗,但是当贝莉努力想说“羊”的时候,却说出了“偷”字,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贝莉说对了。因为杰皮总是往家里带东西。  相似文献   

17.
荣获“狗鼻子”老师称号的是我的班主任蔡老师。你可别以为这是对老师的不敬哦,那是我们对老师那超凡嗅觉的佩服。人们都说:“狗的鼻子天下第一灵。”我可不这么认为,因为我发现了蔡老师的鼻子简直可以和“狗”媲美了。最近,我发现了班上几个同学相处得不是很好,老闹别扭。身为  相似文献   

18.
土地狗     
这天吃完晚饭,我出门去玩儿,发现路灯周围聚集着许多“不明飞行物”。有几只“飞行物”掉了下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种我不认识的虫子。正巧,爷爷来了,他告诉我:“这种虫子在我们这里叫土地狗。”我知道有土地神仙,没想到竟然还有土地里的“狗”,而且,这土地狗一点也没有狗的模样啊。我好奇地盯着这奇怪的土地狗,只见它棕色  相似文献   

19.
“狗”对“犬”的替换演变开始于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的书面语中,“狗”与“犬”表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狗”的活跃性胜于“犬”,但“犬”仍有些许数量的使用。这一替换过程是在后代逐渐完成的,在后代“狗”逐渐成为指称狗类的常用词,“犬”则渐渐退出日常口语系统。  相似文献   

20.
大狗     
<正>从我记事起,就有这只狗了。在农村,这种狗到处都是,极其普通。小耳朵耷拉着,尾巴翘起来。说是白狗,又不纯白,带有黄色和黑色。它没有名字,我们叫它“ɑo ɑo ɑo”。我们也叫别的狗“ɑo ɑo ɑo”。给狗起名字,是后来的事。这只狗原本是五爷家养的。我四五岁时,五爷拆掉紧邻我们家的旧房,在一里外的村上聚居区建起新房。要搬的东西全拉走了,狗却不愿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