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普遍,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远胜于外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文言文本身年代久远、有语言障碍外,跟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传统方法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贯彻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此进行反思。仅谈几点拙见,以期和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勉。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师开始逐渐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而文言文浓缩了古人的言论及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基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能够传承及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教师应当明确文言文教学对传统文化及学生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品位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在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基于文化理解的当代文言文教学,应该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与世界文化三个维度来审视文言文的内容与价值;基于文化理解,文言文教学才可能在现代人格的养成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文言文教学要敢于直面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矛盾,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与理解传统文化的人格典范,最终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与教育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仍然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对其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关注度不够。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之中,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实用性等特征,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 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文言文蕴含的语言价值和文化内涵等 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探讨教师在教学的过 程中如何运用文言文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言认知的层面去发掘文言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从文言文中汲取语言文化的滋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继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许海霞 《考试周刊》2009,(37):70-70
文言文足储存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金库,文言文学习和我国的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作为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是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让他们穿越时空.去阅读思考、去汲取吸纳,与古文化对话,使他们在学习中了解我们的文化、思想、历史,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文化内涵.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更为集中、突出.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注重以文化为指引,选择文言文的精华,从而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结合部编版教材,基于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信仰与力量,是植根于人内心的修养与自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天然地具备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以文教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提高民族自信与个人修养。一、明确文言文教学的文化追求文言文经典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内涵,但是学生常常满脸苦涩地诉说文言文注释理解的生硬背诵。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有助于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的同时追溯汉字本源,理解古代礼俗,还原文化背景,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透过文言文作品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杨飒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88-189
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及素养,为了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我们还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在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谈谈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对发展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并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一门心思把力气下在字词章句的教授上。但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学习,又要重视思想内容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是教材中最能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不能丢失,语文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很好的传扬。  相似文献   

13.
李煊 《广西教育》2011,(26):43-43
入选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从先秦史传、诸子散文,到明清散文、古代文言小说等等,无一不生动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情、凝结了历代创作者的思想与才华。借助于文字,不仅看到了古代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触摸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汲取到源源不断的传统文化的力量。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应教会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经典作品自身的魅力,使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现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闫惠敏 《文教资料》2011,(10):48-50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发展性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主体部分.文言文教学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教学中存有不少弊端.导致了我们的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反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16.
王静梅 《新疆教育》2013,(11):113-11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守斌 《甘肃教育》2023,(9):103-106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教育依托。对于正处在开蒙启智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以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为根本,全面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深挖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思考和探索教学之法,扎实有效地组织高品质的教学,使优秀传统文化蓄足内涵,内化于心;实践延展,外化于行,以利于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克服语言障碍,读懂文言文:二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然而,我们大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只关注重视第一个教学任务.而严重忽视文化传承的教学任务。我认为这是非常狭隘的、不可取的做法,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精神信仰,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承,二者联系紧密,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神内涵及礼仪习俗等内容,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及渗透措施,旨在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现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推动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文言文本身离我们年代久远,有语言障碍;二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考试,似乎实用价值不大;三还跟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传统方法有很大关系。结果,文言文教学常常是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效果差矣。那么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