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发平 《师道》2000,(1):23-24
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的确如此,一个学校如果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再好,也只不过是一种装点门面的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处于重要的战略席位,振兴民族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名无愧于新时代忠诚于人民的合格教师呢?我从教15年来亲身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6,(9B):2-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化的劳动,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提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和保持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调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教育需要抓住机遇,在实现教育自身振兴的同时,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来实现。教学本身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要胜任教学除了教师本身必备的基本要素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玲  谭华 《教书育人》2000,(16):46-4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者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成绩卓著师德高尚堪称楷模的优秀教师。但是,教师道德建设上也存在一此问题,一些教师素质较低,在岗的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没有受过较为系统严格的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作初步的探讨,以…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三句话中找到答案,一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二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第三句话是温家宝总理说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所以我们说:着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一所高等院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谁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谁就拥有高水平的教育,才能拥有高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因此,振兴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全部问题的落脚点在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而各企业提高其竞争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生产技术的工人。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为社会培养拥有生产专业技术的一线的工人。教师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人才,教师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昵?  相似文献   

1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快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对我国教育最为迫切的要求,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加强素质教育,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者。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相关,教师的志趣爱好、言行举止是最生动的教育手段,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对于推进全民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更在于教师。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国家教育部在今年提出了“三大行动计划”,其中之一便是“跨世纪园丁工程”,这个计划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关于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为此笔者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师现代化,因为没有现代化教师,不可能有现代化教育.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21世纪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素质和多种本领的体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辛浙 《教书育人》2006,(10):39-40
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把希望的目光聚焦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是关键。因此,深刻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必将会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党的教育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8.
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学校管理核心要素之一的教师,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要真正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赶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今天,成功的教育对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能否充分发挥其基础功能,并实现其社会价值,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基本能适应青海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