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3月12日,轰动体育新闻界的“陆俊案”终于一锤定音:原告陆俊胜诉,被告《羊城体育》报社败诉,北京海淀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因“侵害陆俊名誉权的行为”向陆俊登报致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和经济损失费分别为8.5万元和1.7832万元。判决后,被告没有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2.
西安有线电视台败诉: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6月,西安有线电视台首播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在播出过程中,因大量插播广告而引起观众的不满。7月中旬,西安有线电视台用户王忠勤将西安有线电视台告上法庭,要求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包括他在内的几十万有线电视用户赔礼道歉,并赔偿他被侵权费用每集20元及诉讼费用,所有用户免费收看一年或半年的有线电视节目。今年3月3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原告王忠勤赔礼道歉,并向其赔偿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的收视费17.8元。这起全国首例用户与电视台收视纠纷案的判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此,本刊特编发两篇视角不同、观点各异的文章,以便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观照、思考此案。  相似文献   

3.
某电视台曾于2000年9月作过一档电视节目《寻根的渡船》。节目以私生女寻找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为主线,讲述了一段特殊年代的“凄美爱情”。节目播出以后,社会反响很大,然而亲生“母亲”,对节目中将自己下放农村期间不幸遭“强奸”演绎成动人的爱情故事,气愤不已,不堪自己的隐私被公开的她向电视台索赔250万元。经法院一审判决,电视台构成侵权,于近日赔偿当事人10万元。当事人不服,日前继续上诉。且不论电视台究竟该赔偿当事人多少金额,仅对这种只顾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而更改事实的作法,提出批评。首先,极尽煽情之能事,篡改事实,不该;其次,违…  相似文献   

4.
邬江 《网络传播》2007,(2):18-20
2007年1月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一项涉及“恶意软件”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三际无限公司赔偿原告阿里巴巴公司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4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34-35
球场上球员撞伤记者、撞坏器材,摄影师的损失究竟该由谁承担?1月26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球员撞伤记者案做出一审判决。根据判决,作为省港杯赛事组织者的广东省足协需向摄影记者王世儒支付32234.15元器材损失费并同时支付1299元的案件受理费。这是国内首起因体育赛事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也是首例体育记者向赛事组织者索赔并得到法院相应支持的判例。但原告王世儒对法院判定的赔偿数额并不认同,于2月9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6.
一起侵犯肖像权的新闻官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 99年11月3日 ,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法院向在南京出版的服饰导报社下达[(1999)白民初字第1143号]民事判决书 ,支持原告陈女士关于其肖像权受侵害的诉讼请求 ,判被告服饰导报社侵犯他人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 ,要求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原告陈女士精神抚慰金2000元。被告服饰导报社对一审判决持有不同意见 ,于12月初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0年1月底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二审判决书 ,维持一审判决 ,驳回一审被告的上诉请求。被告服饰导报社未再提起申诉。这起判决案例给新闻工作者、学…  相似文献   

7.
西安有线电视台败诉:欠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有线电视台在播出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时插播大量广告,因而引发的全国首例用户与电视台收视纠纷案及其一审判决,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十分关注。对于消费者因电视台超量播出广告而引起的不满和愤怒,我们也完全能够理解。确实,设身处地,自己作为一个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面对无休无止的广告,我们也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8.
徐迅 《中国广播》2004,(9):54-55
案件背景:尹冬桂原为湖北省枣阳市市长。因贪污受贿被法院一审判决五年,目前正在监狱服刑。在接到法院一审判决后第10天,她委托其丈夫起诉武汉市一家媒体有关她的报道侵害其名誉权,索赔48万元的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金。法院经审理,在2004年4月22日做出一审判决,认定武汉市某报发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近日一审判决,马爱农诉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绿山墙的安妮》周黎译本,抄袭侵权事实成立,判被告停止销售、登报道歉外,共赔偿3万元。马爱农认为判罚太轻,已决定上诉。此案开庭前,我曾联络百位知名翻译家发表公开声援信,要求严惩抄袭恶行,获得了舆论广泛支持。一审法院认定,两个译本相同文字高达97%,"文抄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因未退稿被判赔 作者戴某因向复旦大学出版社投稿6个月之后,既没收到采用稿件的通知.也没收到退回的稿件,将出版社诉至法院,要求出版社依据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相关规定退还作品的打印稿,并支付经济补偿费等8000余元。2008年1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判令复旦大学出版社向戴某返还其作品的打印稿,如不能返还则应折价赔偿相应制作费120元,并赔偿其经济损失3000元。  相似文献   

11.
北大孔庆东教授常在网上爆出粗口,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晓平在节目中以"到底是教授还是野兽"为题进行评论,被孔教授起诉侵害名誉权,2014年12月法院一审判决孔教授败诉。判决书中有段文字指孔教授属于"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的人格权益保护应当"克减",孔对社会舆论应有"较高容忍义务"(简称"克减"论)。此论引起舆论反弹,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多年来著作权纠纷中,法院对图书馆是否侵权作出的判决结果以及判决理由和法律依据,发现图书馆在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因数字资源提供商或其他提供资源内容的合作方过错而被告侵权时,如果非故意亦不存在过失,一般只承担停止侵权等民事责任,不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但在共同侵权案例中,却可能被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相关理论和具体案例,进一步探讨图书馆如何履行合理注意义务,确保自己没有过错,以及如何在自己无能为力之处寻求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9):12-12
曲乐恒、张玉宁:持续三年的官司初见分晓 调停了三年多一直没有结果的辽足车祸事件最后只能在法庭上见分晓:沈阳市东陵区法院3月8只一审判决,车祸肇事者张玉宁赔偿受害人、前辽宁足球队队员曲乐恒263万元,其中精神抚慰金70万。对于这个判决结果,张玉宁之父张志毅表示正考虑上诉。 发生于2000年4月的这起车祸,因为涉及两位足坛名人、高达570余万的索赔,以及张玉宁和具有黑社会性质团伙一起故意导演车祸的传闻而变得备受关注。此次庭审中,因车祸而失去行走能力的曲乐恒坐着轮椅出席,而作为被告的张玉宁因训练没有出席此次庭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为被告的新闻侵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涉及的赔偿数额屡创新高。那么新闻侵权的原因何在?媒体又应当如何避免和应对新闻侵权纠纷?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市律协传媒与新闻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任丽颖律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2009年10月17日,当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判决结果揭晓,手持"免责"协议的死者家属,最终有5位因"组织群众聚众闹事"而判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舆论走向?关于判刑原因"组织群众聚众闹事",笔者亦不禁生疑.  相似文献   

16.
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节目主持人阿震博状告山东海阳市人民政府侵犯名誉权一案,是我国第一起新闻记者起诉政府侮辱、诽谤、侵犯名誉权案。最近,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海阳市人民政府败诉。作为原告,胜诉后的孙震博依然有许多困惑,但他认为── 我知道我必胜无疑,但是当判 决书送达的时候,我还是找了一间没人的办公室,仔仔细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我选了一种比较累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起诉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政府,那是1998年冬季的事,而法律让这个案子的被告低头认错,已经到了两千年的第一个春天,耗了一年多。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2009年10月17日,当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判决结果揭晓,手持"免责"协议的死者家属,最终有5位因"组织群众聚众闹事"而判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8.
9月1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的被告人杨佳作出一审判决,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指出,杨佳是因不满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2007年10月盘查其涉嫌偷盗自行车一事而行凶报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博客的兴起,因博客所引发的侵权问题也日益增多。仅2006年,与博客名誉侵权相关的诉讼就有多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的陈堂发诉中国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案。该案已于当年8月2日宣判,判决被告在中国博客网首页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此案的判决,对规范博客网站的运营意义重大。然而,有些学者就博客名誉侵权纠纷中博客网是否应承担责任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博客侵害名誉权真正的被告应当是博客的作者,而不是博客网。①笔者认为,虽然博客作者在博客侵权中应负主要责任,但由于博客的匿名性,使得博客作者难觅踪迹,而博客网作为博客的管理者和载体,在博客侵权案中是应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2)
<正>世界奢侈品协会(北京)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原告自称"世奢会")及其主要负责人毛欧阳坤~①个人状告多家媒体侵害名誉权案的系列诉讼受到业界关注。今年2月底,新京报社因发表《"世奢会"被指皮包公司》(2012年6月15日)、南方报业集团以在《南方周末》发表《廉价世奢会》和《他原来是一个演员:世奢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欧阳坤前传》(2012年6月18日),以及发表上述文字的网站,被一审判决构成侵权,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被告不服上诉。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案一审胜负的关键,正是在于控辩双方的举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