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曾珍 《阳光搜索》2005,(1):36-38
独自上路,会有很多理由。或许为了情缘,或许为了孤独,或许为了一了心愿,或许根本就没有理由……独自一人,背个包,里面有简单的行李。于是,在被忘记的时间里,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记录一群陌生的眼神,女人,就这样开始思考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在五一长假,或许你也可以开始那么一段旅行。  相似文献   

2.
从前,在康底勒小客栈有一个人。他的声音比一千人的声音还大。他住在客栈的顶楼上。如果有人吵架,他大吼一声:“我要下去了!”谁也不敢再吱声了。听那强健粗野的嗓音,都期待在声音之后,看见一个可怕的巨人:黑黑的,斜眼,丑陋,蓝胡子,蒜头鼻子,伴着轰隆巨响,走下楼来。可是,他从来没有露面。有一次,他大声问:“下面出了什么事?”“你下来瞧瞧这乱子吧。”海雷斯的一个小伙子说。“我就下去!”这一声大喊,震耳欲聋,从来没有这样强大有力的声音。小伙子说:“下来,我们十分高兴看见你。”在门厅里,一群人被凶暴的声音吓得发抖。而他在阁楼上面却…  相似文献   

3.
关于四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人人”、“有人”、“任何人”和“没有人”四个人的故事。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做,“人人”认为“有人”会做这项工作。“任何人”能完成这项工作,但“没有人”做这项工作。“有人”对此生气了,因为它是“人人”  相似文献   

4.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可是,面对学生犯错误,作为教师,你能不生气吗?或许是我的脾气过于急躁,或许是我的性格较为古板,也或许“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还没有深入我的灵魂,否则为何面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常常会气得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然后深呼吸,再深呼吸。曾有几次打算不去理睬他们,可是内心深处总有一段话不断涌现出来:“他们是你的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你是一名教师,你的责任就是教育好他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良知告诉我,面对孩子们犯错误,我必须生气。  相似文献   

6.
《新高考》2009,(5)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过高三的人,这一辈子都不会被困难吓倒。” 亲爱的读者们,到了今年9月份,或许你的身上会多了一个新的光环——“大学一年级新生”。当你走过高三后,蓦然回首,也许你会发现这段日子是如此充实。  相似文献   

7.
《新高考》2009,(7)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过高三的人,这一辈子都不会被困难吓倒。” 亲爱的读者们,到了今年9月份,或许你的身上会多了一个新的光环——“大学一年级新生”。当你走过高三后,蓦然回首,也许你会发现这段日子是如此充实。  相似文献   

8.
常有人问我“你认识叶倾城吗?”“你认识麦琪吗?”“你认识罗西吗?”这些全是和我一起被许多媒体称为“青春美文作家”的朋友。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当然认识!”但其实我一个也没有见过。不过,我也没有撒谎。认识非得是面容上的吗?我在文章里电话里和信件里早就到达甚至超越了认识的程度,这种程度,只怕是比那些和他们整日见面的人还要深。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呼唤     
早晨,一群刚刚落脚广场的观赏鸽,被一只大手紧攥着丢进了一个口袋,随后投入一盆滚沸的开水,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当这一幕惨剧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或许你会问:“有这么夸张吗?”或许你还会说:“不就是一两只鸽子吗?”  相似文献   

10.
后来,我向很多同学打听过你的消息.可没有—个人知道你去了哪里。我常常在想.或许.你真的是外星人吧!也许真的有一个“不吃葱花星球”也说不定。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好处在于,只要有需求,就有人会想方设法满足你;甚至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有人也会千方百计地制造需求。因为这背后存在着利益,只要有利益的空间,就会有相应的商品,当然这种商品包括种种服务。这或许就是那双“无形的手”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军明 《陕西教育》2006,(12):12-13
教师,社会上精神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压力来源于“教学成绩低,会丢了生计”。在“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论调下。在“唯成绩论”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会因教学成绩面临下岗失业的生存危机。教师,一群没有特权的人,一群没有票子的人,一群除了教书再无其他生存技能的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责任。有担子,他们也要艰难谋生。  相似文献   

13.
<正>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故事不仅是文学家问鼎诺奖的利器,也是广大中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样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这样才会有人“信”。下面笔者就以梁晓声的《第一支钢笔》为例,解读这两个要旨。一、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同样的一个故事,有的人能把它讲得令人拍案叫绝,有的人则会把它讲得令人昏昏欲睡,诚可谓“故事人人能讲,各有高下不同”,这取决于讲故事者叙事技法的高下。莫言为什么能把中国乡村的故事讲给世界?凭借的正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独特的叙事技法。一条床单裹在身上怎么看都不雅,但经过设计师摆弄,就能成为一件新潮的时装。这个“摆弄”在“讲故事”中就是叙事技法。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之友》2012,(32):54-57
如果你有话想说,可以告诉我,或许我们心有灵犀。QQ群号:172042561 145255948微博昵称:初友一静子热线如果你有话想说:为沐沐是个头脑聪明、反应敏捷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文艺和体育方面也有专长。按理说沐沐会被大家羡慕,也会很受欢迎,但事实并非如此。沐沐在班里几乎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意搭理他,上体育课没有人选他做搭档,刚开学班干部评选也是沐沐的得  相似文献   

15.
世上本无所谓“极”与“最”,也无所谓“有”与“无”,因为万物之所在,存于比较,存于内心。你永远不会知道大海有多宽广,直到你亲身感受到海风在耳边呼啸,海浪在腿上拍打,却如何也看不见天与海的分界线时的那种浩瀚之感。人,同样也是这样,拥有一片心海,我们或许在别人的话语中徘徊惆怅,或许被自己的内心所困,不敢迈出求索的步伐,但只要沉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就会清晰地看见人生又一个入口——通向更高处。  相似文献   

16.
有人是悲伤的,他没有对你说过一件事。你正坐在他身边,忽然间你感到一阵悲伤传到你身上。有人是快乐的,只是快乐着,什么都没有对你说———但突然间,你感到一阵快乐进入了你。如果20个人正快乐地坐着,你带去一个悲伤的人,几分钟之内,他将感到有一个变化,他的情绪正在变化。和悲伤的人在一起,你变得悲伤。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变得快乐。那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尽情地和孩子一起玩乐,你也成了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乐,你就一下子忘了全部的担忧和世界———你变得像个孩子一样,非常清新。如果你想快乐,就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你想…  相似文献   

17.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故事不仅是文学家问鼎“诺奖”的利器,而且也是广大中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可谓深谙其中之理。  相似文献   

18.
这些班级事务你也可能会遇到,但我的处理法或许与你不同。看看吧——1.丢了钱我不搜有一次放学了,我站在楼道上看,发现班里没有一个学生走出来。怎么啦?我走到教室门前,听到里面有人喊:“谁也不准走!”  相似文献   

19.
走出自卑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也悄然而至。或许是因为生理的缺陷,或许是因为成绩的尴尬,或许是因为某一方面的技不如人……总之,当你选择的竞争对手比你强,或者需要你面对一个你觉得无法完成的难题时,自卑感就很容易产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弱点和不足,因此每个人都有产生自卑的可能。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情绪,只是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  相似文献   

20.
高兰 《高中生》2014,(3):59-59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见,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群”。你如果想做一个合群的人,就应该学会一些必要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