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海明 《教育》2014,(2):25-26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一年多考”旨在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可以多次选择的机制,使高考不再“一锤定音”.而“一年多次考试”要顺利进行,就要确保每次高考试题难度基本相当,就需要一个专业考试机构统一策划来保证.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明确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师道》2011,(2):60-60
教育部部长袁责仁最近发表文章提出,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设想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就是出于这样的意图。但如果操作不当,改革缺乏配套,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见《金羊网》,作者:熊丙奇)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决定”明确发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信号。现行高考制度有哪些利弊,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有哪些影响,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招生制度,我们拟对此作一些评议,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探讨。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决定”明确发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信号。现行高考制度有哪些利弊,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有哪些影响,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招生制度,我们拟对此作一些评议,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1,(4):17
熊丙奇1月7日在《青年时报》撰文指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设想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就是出于这样的意图。但如果操作不当,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有的科目改为一年多次考之后,高考的成绩确实不再由一次考试决定,但如果  相似文献   

6.
高考、会考的设计,本质上都是基于学科的学业成就考试,都不会改变应试竞争的状态。而所谓多元评价或多次机会的改革,也不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态。就目前国情,“多元化或多种类考试”只会促使家长不放弃任何一种考试。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措施是用“学能考试”替代所谓“不超纲的学业成就考试”。真正的无法复习的考试就是“学能测验”,当然编制学能测验的成本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必须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很难推进素质教育,也很难真正培养人才,所以高考制度一定要改。目前的高考制度不能取消,因为高考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一个方法;同时,大家也认识到必须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以“教育规划纲要》里面提出,将来的考试制度要实行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分层考试,多重录取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入学考试评定学业成绩是日本自现代教育发端以来所实施的传统招生办法。目前日本已经形成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方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制度,其关键是高校招生需要体现“什么样的考试观”。以多样化为取向的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在改变“一考定终身”和避免招到“高分低能”学生等方面能为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10,(1):5-5
云南省将全面改革初中教育评价制度,禁止包括“奥赛”在内的所有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并规范中小学招生加分政策。从今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学生开始评价学生的成绩,从中考“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学业水平考试”。  相似文献   

10.
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基本设计为“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评价模式,江苏“2008方案”的改革理想包括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弊端,破除“唯分数论”,淡化“分分计较”观念,减轻考试压力等。其实践困境则包括:“弃理选文”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基于高考成绩计算方式的“分分计较”与区分度问题;“高分低等”考生的录取难题;学生科学素养下降与高校人才培养难题;考生考试压力问题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江苏“2008方案”改革经验,可以为当前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焦点一":一考定终身"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  相似文献   

12.
孙伟 《天津教育》2014,(7):45-4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近些年,教育部和各省市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尝试,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春季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改革形式应运而生,尤其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高校直通车     
对于高考改革的深化,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有四大趋势: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对于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以一年考多次,也可以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改变万人一卷的考试形式,试行多样化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2010,(7):6-6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考试一年多考"。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以后,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于9月19日发布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系统改革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录取方式,在破解“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传统考试弊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得到了社会认可;但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也产生了一些非政策预期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十四五”期间,应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统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考制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所在,而有关高考制度改革又多是指向"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公众认为"一考定终身"的招录机制,一方面是只会培养考试"机器",而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因高考舞弊、高考加分,导致高考公平受到质疑.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大学为何难出大师?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它贯穿、引领和改造着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高考事关每个家庭、牵动人心。高考改革有无具体时间表?能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