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宝一岁多了,有一个“坏”习惯,妈妈递给宝宝玩具,玩得好好的,突然宝宝一扬手,把玩具扔了。妈妈捡回来,宝宝再扔;妈妈又捡回来,孩子接着扔。反反复复好多次,妈妈火了,不耐烦了,“这孩子怎么这么爱破坏东西”,再看宝宝,在一边乐滋滋的。  其实孩子这样反复扔东西,摔坏物体,是一种由好奇心引起的探索性,创造行为。  做父母的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正确引导。一般来说,1~2周岁的孩子,既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标准,更没有价值观念。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点,正常发育现象。不要随意训斥、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2.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3.
奇奇的妈妈的苦恼:这孩子怎么这么懦弱?周末,奇奇的妈妈带着儿子在楼下和小朋友玩儿,看到儿子和同伴争玩具,就严厉地说:"弟弟比你小,你要让着他。"儿子只好让出玩具。一天,有个比奇奇大的孩子来家里玩儿,孩子们又争东西,妈  相似文献   

4.
卡洛的玩具     
小猫卡洛有一个毛线球玩具,毛线球红红的像火球。可是卡洛觉得这个玩具已经过时了,就把它扔了。毛线球顺着坡掉进了老鼠洞,鼠妈妈看见火红的毛线球,高兴地说:"哪个有钱人,竟把这么好的毛线球扔了!"鼠妈妈把毛线球拆开,用毛线织出了一条条漂亮的围巾,这时候正是入冬季节,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小动物们看到鼠妈妈编织的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妈妈吃惊地发现,自家的宝宝原来特别"自私"!自己心爱的玩具、好吃的东西,从来都看得紧紧的,对分享十分抗拒,从内心讨厌。这让不少妈妈非常担心,小不点这么"自私",将来会不会没朋友?乐乐妈:一次闺蜜带孩子来玩,女儿什么玩具都不给别人,用手拦着,我拿起一只她很久都没玩过的洋娃娃递给小伙伴,没想到她直接冲过来夺了过去,我瞬间石化了,这是我家孩子吗?晓晓妈:有次姑姑给儿子带酸奶过来,他明明一个人吃不了,可也决不分给别人,我忍不住说了他两句,没想到他直接把酸奶扔  相似文献   

6.
玩具和书是儿子的宝贝,可是3岁的他习惯把玩具和书随手乱丢。我总是像跟屁虫似的跟在后面收拾东西。我常对儿子说:“贝贝,玩具不要乱扔,玩过以后应该放回原处。”“妈妈天天给你收拾东西,累死了。”“如果再乱丢玩具,妈妈就把它们都扔了。”儿子兴致高时,偶尔也帮着一  相似文献   

7.
你是否还在为孩子的玩具而烦恼?出去逛街的时候,看见喜欢的玩具,孩子说什 么都要买下来,可是回到家以后,新买的玩具没玩上几天就扔在角落里,备受冷落的 玩具沾满了灰尘。这么昂贵的玩具怎么就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呢?其实,玩具是否能 够吸引孩子并不在价钱昂贵与否,而在于玩具本身的魅力。其实和孩子动手一起做一 些简单的玩具,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制作玩具的本身也是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8.
张薇 《家庭教育》2009,(2):34-35
案例 快考试了,楠楠又开始加班加点地学习了。深夜11点了,楠楠依然没有完成作业。楠楠的妈妈不明白,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要用很长时间来学习吗?看着楠楠学习的背影,妈妈在客厅坐不住,开始催促楠楠睡觉。楠楠听见妈妈的声音马上火冒三丈,批评妈妈打扰他学习。原来那个慢性子、有点磨蹭、我行我素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火爆、焦虑、听不进去批评、容易哭泣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亲密有间 欢欢一向是个乖孩子,但有次竟然和妈妈发生了大冲突。原来妈妈在整理他的房间时,把一个又脏又旧的布娃娃扔了。欢欢知道后不依不饶地质问妈妈:“那是我的娃娃,你凭什么扔掉?以后不许乱动我的东西!”妈妈气坏了:“好啊你,天天亲你疼你,如今翅膀上毛还没长全呢就想单飞,我偏动你的东西!”一气之下把欢欢的旧玩具全扔了,欢欢哭着边捡回玩具边骂:“坏妈妈!坏妈妈!”  相似文献   

10.
正1岁半的宝宝,超喜欢扔东西,讲道理、罚站、软硬兼施,怎么制止都不行。宝宝为什么痴迷扔东西?到底要不要制止?苗苗1岁半,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痴迷扔东西,玩具、遥控器、杯子,见什么扔什么。经常是妈妈把东西拿开了,他又拿到手再次扔到地板上。抡起巴掌装作打他吧,他还笑嘻嘻的,甚至还要妈妈拾起来再给他扔。  相似文献   

11.
丫丫一向是妈妈的"乖孩子",谁知道有一次,竟然和妈妈起了一次大冲突.妈妈在整理丫丫房间的时候,把一个又脏又旧的布娃娃扔了,丫丫知道后不依不饶,质问妈妈:"那是我的娃娃,你凭什么扔掉?以后不许乱动我的东西!"妈妈气坏了:"好啊你,天天亲你疼你,谁知道翅膀上毛还没长全呢就想单飞.我偏动你的东西!"妈妈一气之下把丫丫那些舍不得扔的很旧的玩具全给扔了,丫丫气坏了,一边大哭着往回捡一边骂:"坏妈妈!坏妈妈!"这件事情并不大,却搞得妈妈很伤心,丫丫也伤心.  相似文献   

12.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孩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会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子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相似文献   

13.
爱扔东西     
正家里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宝宝这个玩一下,啪嗒,扔了!那个玩一下,啪嗒,又扔了!开始你还有耐心帮他捡起来,可是你越捡他越扔,简直就是逗你玩呢!诚诚1岁半,最近特别爱扔东西,比如玩具、杯子、果盘等,甚至把遥控器扔到鱼缸里。经常是妈妈把东西拿开了,他又拿到手里再次扔到地板上。抡起巴掌装作打他吧,他还笑嘻嘻的,甚至还要妈妈拾起来再给他扔。  相似文献   

14.
灰姑娘     
树林边新开了一条公路,大大小小的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带起一阵阵旋风,灰尘漫天飞舞。楠楠喜欢吃完午饭后站在公路旁数车子,一辆、两辆、三辆……每天回家他都沾了一身的灰,妈妈就说:“灰孩子回家啦。”这天楠楠吃过午饭,就被妈妈按到被窝里。妈妈说:“从今天开始,中午要睡午觉,免得又在外面沾满一身灰。”妈妈边说边放下窗帘,走出房间关上门。可是楠楠躺在床上老是睡不着。忽然,他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推窗子。“呼——噫——”玻璃窗响个不停。“谁?”楠楠问。“是我,灰姑娘。”窗帘上印着一个黑影。楠楠拉开窗帘,一个从未见过的女…  相似文献   

15.
亮亮想玩鹏鹏的翻斗车,鹏鹏不给,他上手就打鹏鹏。亮亮妈妈赶快拉起他说:“儿子,咱不要人家的东西,走,妈妈给你买。”说着,她抱起哭闹着的儿子走了。每当亮亮抢别人的玩具时,妈妈都这么说。但她的允诺并没有实现过,只是用这句话来哄哄亮亮罢了。一心理原因:妈妈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6.
正常有妈妈抱怨,刚给孩子买的玩具,没几天就被扔在了一边,孩子似乎总是盯着橱窗里的新玩具,或总喜欢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别担心!宝宝喜新厌旧有积极的一面父母不要为宝宝的这种厌旧情结过于担心,殊不知,宝宝的这一特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所造成的。是宝宝认知和能力提升的表现。宝宝接触过一个新事物以后,很快便会表现出失去注意和  相似文献   

17.
王洪明 《家庭教育》2011,(10):26-27
一个孩子站在小区门口等妈妈,他突然看见在小区马路的对面,他同学和同学的妈妈正在商店里买东西。那个同学买到了一件他俩都非常喜欢的小玩具,就喊他:“快过来呀,这个很好玩的。”孩子非常兴奋,就向马路对面冲去,  相似文献   

18.
事例:春天的一个周末,楠楠的妈妈和萍萍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公园玩儿。早春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儿,公园里有很多人举着照相机在拍照。同是5岁的楠楠和  相似文献   

19.
一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扔东西,父母给他拾起来,他又扔在地上。对孩子这样反复扔东西的行为,许多父母不理解。其实,周岁孩子喜欢扔东西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这时期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是他们的一种探索行为。孩子将扔东西当作一项“科学实验”。研究东西扔出后,会发生什么反应;在扔东西的过程中,探索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家长都会困惑,孩子可以玩电子产品吗?如果可以,玩多长时间合适?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市场上设计出这么多电子类的早教产品?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iPad要不要管?聪聪从几个月大就开始玩手机,只要妈妈忙不过来时就用手机放儿歌给孩子听。现在聪聪已经3岁多,每天见到妈妈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手机,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妈妈又买了iPad,让孩子学英语。妈妈发现,孩子从里面学会了很多新东西,手指也更加灵活。有时妈妈在想,用电子产品陪伴孩子蛮省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