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导刊》2008,(3):F0003
七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办园宗旨,以“健康教育”为办园特色,把“科研兴园”作为幼儿园发展的策略,以“球类活动”为课程切入点,依靠科学管理,取得显著的办园成效,成为“广州市绿色幼儿园”、“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巾帼文明岗”。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九五”职工教育的主要工作根据广州市“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广州市“九五”期间职工教育的主要工作是: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企业经营决策者)、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的工人为主要对象,造就与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导刊》2005,(5):55-55
〔本刊讯〕为加强广州市的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广州市教育局成立了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加挂“广州市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牌子)。该中心主要承担广州市教育评估、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的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工作。内设办公室、教育评估部、教师继续教育部和教师资格认定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部等四个部门。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规为准绳,以“…  相似文献   

4.
《教育导刊》2008,(1):F0002
广州市黄埔区育蕾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先后以“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和以“渗透、支持、自主幼儿小组学习活动研究”课题获得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创建于1923年。该校前身为美华中学,由旅美华侨捐款兴办,后经历“粤秀师范学校”、“广州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的变迁,1968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2001年起,该校被荔湾区确定为示范性初级中学。该校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荔湾区禁毒示范学校”、“广东省田径传统学校”、“广州市足球传统学校”。该校秉承“爱国、诚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形成“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4学年,该校初中会考成绩稳步上升:有212人考上省一级高中,占考生人数42…  相似文献   

6.
《教育导刊》2008,(9):F0002-F0002
广州市东环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2O08年通过了“健康促进学校”专冢组现场评估。该校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以课堂教学为健康教育主渠道,以学科渗透为辅助,开展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健康教育特色。在2008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和广州市“健康促进学校”检查评估中,通过了专家组现场评估。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10,(3):97-97
广州市协和小学座落于广州市环市西路上,掩映在一片美丽的绿树之间。深厚的丈化底蕴,鞭策着协和人不断追求卓越。“协力同心,和衷共济”是协和的精神,她彰显以“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导刊》2014,(6):F0004-F0004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是广州市第一所省一级十二年学制的公办外国语学校。该校构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和谐共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开设了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特色选修课程、2013年以最高分通过了广州市公办外国语特色学校的评定。  相似文献   

9.
于秀华 《辅导员》2009,(13):132-133
“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前身是越秀区司马坊小学。1998年12月10日,学校正式改名,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校名“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多年来,“八一希望学校”以构建“八一”特色,打造“希望”品牌为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勇于改革创新,勇于面对挑战,实施“希望品牌”五步发展目标,即“队伍发展——托起希望”“科学管理——融于希望”“科研为先——培植希望”“课堂为本——凝聚希望”“打造特色——催生希望”,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底,广州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向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魏恤民、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吴美娟等为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培训学院郑海燕为学术班主任,陈文丽为工作室助理的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中学名...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09,(9):F0004-F0004
广州市南沙万顷沙中学创办于1956年,2006年原万顷沙二中合并成为该校分校。该校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生1612人,在编教职工115人,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近年来,该校以“深化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品牌学校”为目标,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全面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依托岭南水乡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水乡文化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导刊》2006,(3):F0002-F0002
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创建于1923年,该校前身为美华中学,由旅美华侨损款兴办,后经历“粤秀师范学校”,“广州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的变迁。1968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2001年起,该校被荔湾区确定为示范性初级中学,该校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荔湾区禁毒示范学校”、“广泛田径传统学校”、“广州市足球传统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2010,(22):F0004-F0004
2007至2010年,广州市海珠区菩提路小学开展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研究”这一“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和海珠区教育局资助科研项目的实验课题。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陈健为负责人、学校全体语文教师为研究人员的课题实验小组。  相似文献   

14.
<正>南华小学自建校以来,围绕“一校一特色”的思路,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结合“启于书,博于古,成于德”的办学理念,将学习汉字文化作为我校一大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现发展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和“广州硬笔书法教育名校”。本着“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健体,以字育美,以字笃行,以字立志”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广州市高职教育亮点,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多方资源优势,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主体,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协作,建立了“政校行企多方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广州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三个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主体+教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广外I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自1985年开办职业教育来,经过20多年奋斗,如今已成为一所拥有“一校三区两园十个专业”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州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等;自2005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天河区毕业班工作特等奖。计算机软件专业成为广东省示范专业,金融事务、幼儿教育、美术设计、计算机网络、商务英语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广州市重点建设专业。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儿福幼儿园位于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广州市老城区西关,设儿福园区和桃源园区。在“萌发幼儿热爱生活情感,激活审美情趣,锻炼健康体魄,形成良好品格,造就生存能力,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基础”的办园目标指引下,幼儿园本着“让幼儿在快乐中掌习,在传统文化陶冶下形成健全人格”的课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广州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构建西关民俗风情幼儿教育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以美术教育为切入口,依托西关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办园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园成绩。广州市荔湾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导刊》2009,(3):66-66
广州市旧部前小学作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千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陆海空模型特色项目学校”和“广东省航空航天早期教育基地”,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原则,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兴趣与提升素养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科技教育活动,先后成立了电脑机器人队、航空航海模型队、科技创新小队等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导刊》2014,(4):F0004-F0004
广州市第五中学将“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作为办学宗旨,以“严格、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通过长期积淀形成了以课程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和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导刊》2006,(11):F0003-F0003
“十五”期间,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街小学承担的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以评促学”试验研究,继承和发展了该校之前开展的《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实验研究,从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以主体教育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围绕“小学如何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