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红外线摄影,存在以下错误认识:(1)红外摄影所成物体的热图就是它的红外像;(2)可见光不能使红外线胶片感光,只有红外线能使它感光;(3)红外线胶片所记录的是目标物体发出  相似文献   

2.
现代隐形技术及其物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形技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逐渐形成的高新携术,它与火箭技术、原子弹、氢弹技术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军事技术.隐形技术又称为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即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方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隐形技术主要包括有源隐形技术和无源隐形技术两大类,其中,有源隐形技术依靠增加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以达到隐形目的,它主要利用光或电子干扰手段隐蔽己方目标,使对方探测系统迷盲;  相似文献   

3.
红外制导     
1800年,科学家赫谢耳在用水银温度计研究太阳光的热效应时发现,热效应从紫光到红光逐渐增加,而最大的热效应位于红光的外面,是一种不可见光,因而称之为红外光,亦称红外线或红外辐射。世界上各种物体的温度和发射红外线的特性均不相同。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引导导弹的运行,使之能够自动地接近目标,提高命中率,这就是常说的红外制导。红外制导的方法,依探测信号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主动式红外制导。导弹经发射后,它向目标发射红外线,并接收目标反射  相似文献   

4.
初、高中物理教材都对看不见的光,即红外线、紫外线有简单的介绍,其中红外线是红光之外的光,有能量的辐射.当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尽管外表还跟原来一样,但它辐射的红外线却大大增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在学习时,学生对红外线很感兴趣,但课本内容少,又不可见,学生很难理解.  相似文献   

5.
隐形技术     
《少年电脑世界》2014,(12):10-11
今天的武装力量总在寻找新的方式隐藏间谍飞机和武器。现代隐形技术能让飞机和船只这样巨大的物体难以被雷达探测到。 B-2“幻影”重型轰炸机是最大的隐形飞机,翼展52米,满载重量为150吨。它的“毛翼式”设计让这种轰炸机非常薄,很难被观察到。  相似文献   

6.
《小火炬》2005,(5)
现代侦察机上装有红外照相机,它能接收到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拍摄出清晰的红外照片,即使云雾也挡不住红外线的穿透力。现代侦察机能在黑夜对地面目标照相吗?  相似文献   

7.
英国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材料,用它制作的玻璃窗可以在室内温度上升到一定水平后阻隔热量进入,而不会阻挡可见光。在一般室温条件下,可见光和红外线都可以透过这种玻璃。但如果高于29°C,玻璃表面涂覆的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其能够阻挡红外线。这样可以防止在阳光暴晒或室外温度剧增的条件下室内过热。其他如玻璃染色等防晒方法则不能对变化的温度条件作出响应。染色玻璃会同时减少进入室内的各种光线,即使在希望提高室温时也是如此。开发这项新技术的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会改变建筑师们设计大型建筑物的思路。目前日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末,二战刚结束,美国为了与苏联对抗,开始研制各种先进的武器。为此,美军充分利用从德国获取的火箭技术,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响尾蛇”导弹就是那一时期的产物。响尾蛇是靠其特殊的红外感应系统捕食猎物的。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产生红外线。在电磁波光谱中,红外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和雷达波之间,可由透镜聚焦,也能透过非金属物质传到外界。响尾蛇一旦发现可疑红外线,就会迅速跟踪,然后迅速作出判断。一旦它觉得是可口的猎物,就会迅速发动袭击。美军秘密研制的这种空对空导弹,就是利用敌方战机…  相似文献   

9.
中师《物理学》第二册指出: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多,但无配套器材演示。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现象明显、贴近教材的实验方法。1 移植 红外线遥控电视机已普遍进入家庭,利用电视遥控手机,可方便地将红外线的发射与接收移植,直接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的物体,除了具有我们所熟悉的可见光图像外,还具有一种红外热辐射图像。由于它所发出的是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因此,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等9个国家(英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及挪威)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F-35隐形联合战斗机于2006年7月7日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首次公开亮相,十月份将被正式命名为“闪电2”。它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发战斗机,采用了隐形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装备,将取代美国空军的F-16、海军的F-18及海军陆战队的AV-8等多种战机。F-35隐形联合战斗机  相似文献   

12.
给黑洞照像?!玄!我们知道,要给不发光的物体拍照,必须要给它照明。人体不发光,白天能拍可见光照片,是因为有太阳光照明,晚上拍可见光照片则要有灯光照明。当然,晚上也可拍人体的红外线照片,因为人体发射红外线。黑洞既不发射可见  相似文献   

13.
夜间行车易出事故 ,每10起交通事故中就有7起是在夜间发生的。通常的汽车前灯只能让人看清前方30米的景物。自牛津大学发明了汽车夜行器后 ,司机则可以看到前方500米之内的物体 ,就如同白天一样。夜视系统利用红外线技术能将黑暗变得如同白昼 ,让司机犹如戴着一副红外线望远镜 ,在黑夜里看得更远更清楚。夜视系统的结构并不复杂 ,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红外摄像机 ,这种摄像机对发出热射线的物体具有极灵敏的反应 ;另一部分是挡风玻璃上的光显示系统。一般在挡风玻璃下方约10×25厘米的屏幕上显示前方车辆的黑白影像。如果离…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2006,(9):I0004-I0004
由美国等9个国家(英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及挪威)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F-5隐形联合战斗机于2006年7月7日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首次公开亮相,十月份将被正式命名为“闪电2”。它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发战斗机,采用了隐形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装备,将取代美国空军的F-16、海军的F-18及海军陆战队的AV-8等多种战机。  相似文献   

15.
《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中对光的定义是“照耀在物体上能使视觉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由这一“视觉”限制,只有可见光才能称之为“光”,“不可见光”的称呼似乎就不确切,应叫“红外线”、“紫外线”等等,或者叫“红外辐射”或“紫外辐射”等等。 但是在《辞海》中关于光还有下列补充:“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来察见发射这种光线的物体,所以在光学上,光也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如此一说,叫“不可见光”也不错。 小学自然课关于光的内容属于光学的初浅知识,因而应以《辞海》中的补充说明和定义为依据,而不能像语文学字词那样简单定义,即光“一般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也就是说在《新华字典》的定义中加上“一般”科学性就强多了。由此看出,自然教师对科学名词和术语的理解和定义应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它的物质性、相互性、方向性等几个方面。也就是说 ,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只有一个物体也不会有力的出现 ,一旦有了力的作用 ,必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作用时 ,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决定着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是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改变。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 ,宇宙中根本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17.
正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红外线测温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与人体接触,也能测出人的体温,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那么,红外线是什么?它怎样测温呢?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做了一个"太阳谱"实验,测量各种色光的温度,当他把灵敏温度计放到红光区域的外侧时,惊讶地发现,温度计仍然有增温现象,而且比放在红光区的温度还要高!这说明,在红光区域的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照射到温度计上,  相似文献   

18.
物体的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隐形技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发明雷达和喷气发动机以来最重要的军事发明。它改变了未来作战的方式,能够很快地建立起作战优势和战场主动权,特别是制空权,这一点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已得到很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书摘太阳辐射以光波的形式进入大气层并为地球带来热能。其中的一些辐射被吸收使地球变暖,另一些则以红外线的形式反射回太空。在通常情况下,一部分向外侧发散的红外线辐射自然被大气层挡住,留在大气层里面。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地球上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金星上的温室气体如此之厚,以至于它的表面温度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