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篮球》1996,(5)
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2月23日强调,篮球将会跟随足球放宽欧洲球会的外援限额,但美国球员在欧洲打球仍然会受到限制。 国际篮联秘书长史坦科维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国际篮联在欧盟总部经过数小时的会议,决定跟随欧洲足协最近的决定取消来自15个欧盟国家外援球员的限额。这  相似文献   

2.
A=A-League在最近一期的澳大利亚队23人名单中,来自澳大利亚国内联赛A-League的球员竟然只有三人,其余球员多数都效力于欧洲顶级联赛。在边缘国脚的名单中,A-League的球员明显增加,但也只占了一半多一些。从这一现象中,不难解释为什么澳大利亚队能够在亚洲区预选赛中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成绩和能力,因为该国的优秀球员大多效力于欧洲顶级联赛,这当然与澳大利亚的人种及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午     
自从土耳其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获得第三名后,这个国家的球员开始受到来自世界各国联赛的重视,在去年夏天就有相当一部分球员转会前往欧洲淘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凭借着良好的表现征服了挑剔的欧洲球迷。本赛季结束后又一批土耳其球员相继出现在转会名单中,而且这些球员的名气和实力更让人咋舌,在过去的赛季里他们都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这也是欧洲大球会引进这些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欧洲之声     
《当代体育》2006,(2):8-8
时至岁末,欧洲篮球最负盛名的媒体《欧洲篮球网》正式公布了2005年年度最佳奖项得主,来自NBA的欧洲球员占据了主要地位。《欧洲篮球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全欧洲人最佳(效力于各国联赛的欧洲球员),一个是全欧最佳(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包括外援)。  相似文献   

5.
他们的存在     
2005年已经过去,2005-06赛季的欧洲联赛也已经过半,在过去的一年中,亚洲球员在欧洲联赛效力人数有增无减,有的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豪门占据一席之地,如曼联的韩国球员朴志星。不过相比韩国与伊朗球员的出色成绩,日本球员这一年来的境遇却大相径庭,虽然他们效力于欧洲的球员人数在全亚洲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6.
东欧渗透     
当舍甫琴科举起欧洲金球奖的时候,不仅为AC米兰带来了荣誉,更是整个东欧足球的胜利。2003年、2004年,来自捷克的内德维德和来自乌克兰的舍甫琴科将代表欧洲足坛的最高荣誉收归名下。两名球星都自东欧,又同时效力意甲,如果从1994年的斯托伊奇科夫算起,在近11年的欧洲金球奖竞争中,东欧球员占据了三席,这还是在南美、非洲球员开始参与角逐的情况下。在足球领域一向强势的西欧地盘上,东欧人抢夺了话浯权,他们以一种渗透的方式为自己正名。  相似文献   

7.
《当代体育》2012,(34):87
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总共有40名NBA球员代表各自国家队出战,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这其中,来自欧洲的有17人,法国队6人排名各队之首,西班牙拥有5人,俄罗斯、立陶宛和英国各有2人。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帕克、加索尔兄弟、伊巴卡等,但在NBA还有一群我们不太熟悉的欧洲球员,他们大多数都是近几个赛季或即将进入NBA的新人。有些人的名字我们可能听起来很耳熟,但也仅限于此了。本期TOP10就为您盘点一下这些来自欧洲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8.
成熟的欧洲职业联赛是世界各地顶级球员心中的圣地和天堂。多少年来,来自亚非拉的球员们费劲气力,希望能在那片圣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清晰地发现,最受欧洲联赛欢迎的是天赋出众的南美人,其次是激情和天赋并存的非洲人,再次才是酝酿商机与个体努力共在的亚洲人。但遗憾的是,在亚洲留洋球员群落中,落到最后的,又是中国球员。  相似文献   

9.
博斯曼事件无异于投向欧洲球员转会市场的一枚炸弹,这说明任何制度都存在需要不断改进并适应新环境的问题。 在欧洲球员转会市场形成初期,并不存在欧洲国家间球员大量转会和欧共体国家具有共同劳动法律协议等外在环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各国俱乐部在球员转会问题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方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欧锦赛结束后,足球运动迎来了转会高峰。球员的出色表现吸引了来自欧洲的各家俱乐部,特别是英超俱乐部。在欧锦赛期间,曾有比赛评论员指出,进入1/4决赛的球员中有50余人来自英超俱乐部,其中显然必有原因。  相似文献   

11.
欧洲联赛除了在比赛精彩程度上是吸引球迷的一个原因之外,另一原因就是近几年中国球员陆续登录欧洲。2006—2007赛季的欧洲联赛,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度。在这一赛季,尤其是下半年中,中国足球的留洋大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包括郑智、孙祥、高雷雷、于大宝、于海等等一批球员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了海外球员中的新生力量,加上孙继海、邵佳一、董方卓、石俊、李铁等留洋球员的先锋,中国海外球员军团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而且与过去相比,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批球员在欧洲赛场的生存状况要远远好于过去。  相似文献   

12.
物美价廉,这是NBA对欧洲球员的普遍看法。而随着近十年来NBA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欧洲球队屡屡在大赛中战胜美国队,欧洲球员在NBA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球队甚至不惜动用手中的高顺位选秀权来获得自己心仪的欧洲球星,巴格纳尼、诺维茨基、保罗·加索尔等人都是在前十位被选中的。不过,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培养途径和所在联赛等级的不同,有些看似优秀的欧洲球员在来到NBA后往往打不出像样的比赛。因此,想要选中一位适合自己的欧洲球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正值选秀大会即将开幕,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选择欧洲球员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3.
恩怨了无情     
这几年随着亚洲足球水平的大幅提高,许多球员在进入到欧洲赛场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只是从目前留学欧洲的球员来看,还没有谁可以超越日本球员中田英寿。这位从1998年开始就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小个子球员一直都是亚洲足球的骄傲,在相继成为日本最佳球员和亚洲最佳球员后,他正在向着意甲最佳外援的目标努力着。  相似文献   

14.
纵览欧洲足坛,自博斯曼法案生效以来,五大联赛的外援数目逐年上升,近年来更是愈发激进,阿森纳和国际米兰先后出现了外国人打天下的局面。而五大联赛对外援的偏好也各有不同,英超和法甲偏爱非洲外援,德甲对东欧球员情有独钟,意甲和西甲则是南美球员的天堂。作为世界上两个颇有影响的足球大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球员在欧洲倍受青睐,但与桑巴足球在欧洲联赛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现象相比,来自潘帕斯草原的阿根廷雄鹰们则相对局限在意甲和西甲联赛,而伊比利亚半岛更是大多潘帕斯雄鹰飞抵欧洲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5.
王敬泽 《新体育》2013,(8):72-77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博斯曼法案问世,南美球员加入欧洲豪门俱乐部进入了一个新的井喷期。巴西这个足球王国自然是酋当其;中自勺受益者,无数天才新星踏上这片古老而神秘的欧罗巴大陆。巴西人在这项运动上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没花多少时间就征服了欧洲这片足球热土,罗纳尔多随之成为巴西球员登陆欧洲的第一面旗帜。罗纳尔多之后,罗纳尔迪尼奥继承了他的声名,成为巴西球员在欧洲的新标杆。2006年德国世界杯之后,新一代偶像卡卡成为巴西足球在欧洲的另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诸强之刃     
《当代体育》2013,(18):4+1-3
日渐兴盛的欧洲篮球早就过了不可小觑的阶段,如今在实力上完全可以和美国篮球分庭抗礼,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不过,抛开竞技的角度不谈,这其中交流的意味也占很大部分。从各支球队当中NBA球员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职业球员在国际赛场和职业联赛之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共通性。欧锦赛的赛场上越来越多的球员来自NBA,而这之间也从当初向NBA输送人才求取经验,转变成了现在的相互沟通,互惠互利。欧洲篮球更多的是将一种更强硬、更朴实、而且不乏巧妙的理念引入美国篮球文化,并且能够产生共鸣和良性的贯通。而美国篮球文化更多的是将一种过往的经验和先例传  相似文献   

17.
谁也不能否认,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联赛在欧洲;世界上最好的职业球员在欧洲踢球;世界上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也在欧洲。而在欧洲这片足球沃土上又因为诞生了英、意、西、德,法这五个世界上系统最完备、组织最严密的足球联赛而爆发了一场竞争。这是一场财力与财力、球员与球员、俱乐部与俱乐部,直至国家与国家之间一场“真刀真枪”的竞争。这场竞争的最后就是要向世人揭晓一个答案,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到底谁是欧洲五大联赛的最强者,谁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足球联赛。  相似文献   

18.
黑锋3人行     
黑金曾有一名法国的体育官员,对于欧洲俱乐部热衷引进非洲球员这样感叹道:球队即使最多能用20个人,他们也巴不得给自己的队里弄来1000名非咱洲球员。根据瑞士一家研究所的调查,在欧洲11个国家的顶级俱乐部中,共有300多名非洲球员在效力。欧洲球队之所以对引进非洲球员乐此不疲,主要因为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有潜力的非洲球员转手一卖,利润往往成百上千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有谁能想到,1995年欧洲足球先生竟是来自非欧洲籍的利比里亚的黑人乔治·维阿。这在法国《足球》周刊主办的“欧洲足球先生”评选的40年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维阿接着再上一层楼,于去年年底被国际足联推举为世界最佳球员之首。 维阿获此殊荣后,英国著名足球记者格兰维列采访了这位今日世界足坛最走红的幸运之星。 记者:乔治,你对获得1995年欧洲足球先生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20.
无欧洲杯实力的球员,自然无欧洲杯的缘分,但有欧洲杯实力的球员,却无欧洲杯的缘分,这的确是一种不幸。不幸球员有各自的不幸,虽然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虽然欧洲杯缺少他们令人惋惜,但与欧洲杯擦肩而过将注定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