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活的扎实而有生机,而缺乏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思想偏离了根本又无处寄托。中小学阶段,正是普及传统文化,让学生守本固根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外来文化滚滚而来的今天,道德意识正逐渐淡漠,  相似文献   

2.
必须积极地看待文化旅游项目的变异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把传统文化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真实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校为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活的扎实而有生机,而缺乏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思想偏离了根本又无处寄托。中小学阶段,正是普及传统文化,让学生守本固根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外来文化滚滚而来的今天,道德意识正逐渐淡漠,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它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命脉。我们要筑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必须依托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校要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应确定国学的价值取向;明确纲要标准,把握国教重点;编写教材和教学文本;培训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以及建立考核机制,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旗帜,其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把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8.
从曹雪芹中,我们除了看到封建文化的腐朽落后的一面外,还可以从客观上看到民族传统文化有价值的一面。本文用辩证的方法阐述了在曹雪芹的人生与创作中所反映传统文化的部分价值,旨在正确全面地认识曹雪芹,更好地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具有浓厚的封闭性和内向性,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西方文化源于欧洲,源于其地理位置、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这样,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文化也就具有了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具有很大的差异。了解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理解语言的特点,微观上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1、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文化分不开,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之网。文化活动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不管是否了解传统文化,也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变革等方面对文化传统及传统的变革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兼及现代文化思想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认为文化传统的变革及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健康态度”,就是要站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广泛地吸收全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促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并大步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平面设计师,我们应尽己之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平面设计的栽体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更好地展示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文化传统长期陶铸的结晶,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首先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但这种继承绝不是全盘肯定,拿来,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现时代,先进文化所以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历史上,我们党选择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是先进文化的根本创新,今天,先进文化的创新更体现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丰富和发展,先进文化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这些当然要继承。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中更根本、更本质、更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取向,就中国文明而言,这样的文化传统无疑是几千年的皇权专制主义。鲁迅“反传统”反的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事实上,鲁迅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一直是不遗余力且颇多建树的。鲁迅从未打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旗号,却实实在在地做着许多保存、继承传统的事;因此,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因为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始终葆有深刻忧惧与高度警惕,有时难免连带着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但这些极端化的表达不宜坐实了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潘文武 《河南教育》2011,(11):12-13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需要倡导并扶植优良的学校文化,而打造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新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继承者和革新者,为此,关注新教师的成长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载体,是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语文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而此类课程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都将传承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一代人灵魂和建构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大事,将其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基质,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基因”则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因此,科学与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与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想在科学上赶超西方世界,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学习和熏陶,就必须首先具有对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但我们对高考的思考和探索仍将继续。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与传统文化稍华融为一体的古代诗歌更成为了搭建在我们和传统文化间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理应得到我们更充分地重视和关注。现就今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部分题型谈一点我的浅见。  相似文献   

20.
彝族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彝族立足于世的根本。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经济文化联姻互动的21世纪,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视对彝族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