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图书分类法史略》是《图书分类法问题研究》一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图书分类法问题研究》一书是杜先生1957年赴苏、德参观回国后花了五、六年的功夫,才成初稿,当时曾寄给北京有关单位出版,该社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杜先生又花了一些时间修改,再行寄京,那知“文化大革命”事发,又把修订稿寄穗,在十年浩劫中,这样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著,也遭到浩劫,以致残缺不全,实属憾事! 该书除《自序》外共分13章: 1、图书分类法导论(内又分为4节:图书分类法史略——图书分类法意义——图书分类法作用——图书分类法术语),2、图书分类法理论问题,3、图书分类法体制问题,4、图书分类法标记问题,5、图书分类基本序列问题,6、科技图书分类问题,7、史地图书分类问题,8、文艺图书分类问题,9、中文古书分类问题,10、图书分类表编制问题,11、图书分类法统一问题,12、图书分类法改造问题,13、著者号问题。一看目次,就可见该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了。但不幸在十年浩劫之中,亡佚了第2、3、5、7—10各章,残缺了第12章,目前所存而完整的,仅第1、4、6、11、13五章而已。今年是杜定友先生逝世20周年,为纪念这位我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由钱亚新先生等将该书残稿予以整编分头发表,希望能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关心,对于我国图书分类法今后应如何改革推进而达到国际水平,定可发生一定的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林 《晋图学刊》2014,(1):14-18
金氏图书分类法是由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并在实践中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成为福建协和大学和福州其他相关高校图书分类的基本方法,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本文主要对该分类法创立的过程和主要特色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一九七七年,苏联出版了《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ББК)的大众图书馆版。虽然今后还存在着刊行第二版的必要以及与《通用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以下简称UDC)等其他分类法进行调整等问题,但一般认为,ББК基本上达到了予期的目标。借此机会,我想扼要地谈谈十月革命后苏联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列宁十分重视图书馆在进行国民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方面的作用及情报活动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通过列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大量文献的事实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实际方面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事,就是统一一切藏有普通书籍的图书馆的分类法。为读者的利益,为培养图书馆的干部,为各图书馆的集中统计,以及编目的集中化(在中央印制目录卡片),全要求这样的统一”。杰斯林科也说:“缺少统一的分类法是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必须消灭所有图书馆中存在着的不一致,并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统一分类法能使藏书,目录和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二、特殊性问题有些图书馆强调特殊情况,认为不能采用统一分类法,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科学院图书馆工作者中广泛存在有这样一种意见,以为苏联科学院各机构的分类目录不能使用集中序列编制的分类表(按:统一分类表)。他们认为这种分类法决不能适应科学院图书馆的特别需要。“然而,直到现在,科学院建立分类目录的要求还没有形成,而断定它的组织不可能采用统一分类法,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证明。“可以指出,科学院图书馆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图书分类法及中医图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代图书分类法的特点,分析了中医图书分类及发展方向,论述了中医图书得到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图书分类法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中文图书分类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陆和台湾中文图书分类法的历史、编制思想、主要类目、类目数量等方面进行介绍、评价。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论文概括介绍日本图书馆的种类,阐述分类法和图书记号在日本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最后,利用作者在日本图书馆学习期间收获的知识和经验,从分类法简化、书标的位置、儿童书分类、藏书检索系统总结了值得国内图书馆借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前苏联时期俄罗斯图书馆图书分类法(ББК)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体系结构及苏联解体后对ББК的改造.分析和比较ББК与国际十进制分类法的异同并列出了ББК的主要类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吴仲强,廖楣彩(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图书馆)纵观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无论是理论之研究,还是技术方法之阐述,都是以体系分类法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目前继续使用的《人大法》、《科图法】和《中图法》等,也都属于体系分类的范畴.所谓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