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发展民间金融可采取三种有效途径:一是以现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为基础,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实现民营化产权改造;二是以自然人或企业发起,通过定向募集民间资金组建民营银行;三是发展民间投资联盟、民间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关联贷款、民营银行的信用和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等问题,要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的规模相当庞大,且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民间金融中大量存在的违法金融组织和金融行为,导致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建议采取切实有效对策,进一步规范监管民间金融行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发挥正规金融主要支持作用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民间金融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起着重要支持作用。实现民间金融法制化是发挥其支持功能关键。湖南应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承认民间金融正当法律地位,并构建引导民间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法制体系,以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和充分发挥其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4.
比较2011年4月以来浙江省温州市的民间借贷风波和上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地区民间金融借贷风波,从产生的背景、起因、特点、形式、政府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剖析,得出:私下的无序的民间资本流动是民间借贷风波的根源之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合理的民间金融管理政策能降低民间借贷风波发生的可能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民间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健全对民间金融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从源头上消除民间借贷风波。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大量涌现,起到了缓解融资需求紧张的作用,个人也将借贷的希望放在了民间资本这一块.民间资本借贷方便,放款周期短,用款周期约定简便,深得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追捧.因此,民间借贷在正规金融缺位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实现资源在小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在民间借贷这一领域的空白,现实生活中因为民间借贷导致的纠纷频发,所以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上的深入,并带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升级是顺德经济保持并增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制造业的升级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分析顺德制造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民间资本、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发展风险投资及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以温州为个案对民间金融的制度性变迁与创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金融有着较大的依赖性。研究发现,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目标和经营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融资选择上逐渐倾向于规模资金和能够提供规模资金的金融机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民间金融提高组织化程度,最终完成从原始的民间自由借贷到组织化正规民间金融机构的过渡,从而使民间金融形成严密的内在体系结构,并具有金融创新和规模民间资金供给等功能。本认为,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当逐步实施金融自由化,适当降低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并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引导民间金融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定位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机构,才能真正激活规模巨大的民间资本,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8.
温州民间金融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真情为的,为温州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温州民间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如:温州民间金融缺少合法地位、民间金融风险大、民间金融社会信用难题以及利率政策尚未市场化问题。但发展温州民间金融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瓶颈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民借贷难的客观要求,是加入WTO后与世界金融接轨的客观需要,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本文阐述了实现温州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如:立法正名,由“地下”转为“地上”;建立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引导温州民间金融投资、服务“三农”,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温州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市场逐年扩大。大量民间资金的注入一方面有助于活跃市场经济,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民间借贷纠纷大量涌现。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化解民间金融风险,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滨海金融创新具有双重战略目标,而实现产业驱动、集聚资金和支撑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将直接检验着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成效。滨海新区金融总量规模较低,聚集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支撑大企业迅速聚集对大规模、多元化资本的要求。滨海金融改革的目标定位及模式选择与浦东金融创新应有所区别。滨海金融创新应在民间资本正式制度安排、区域金融合作及中小企业的金融突破等问题上形成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的缺陷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需求受到抑制,资金陷入恶性循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为其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金融资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产生了新的特点,可称之为现代金融资本。现代金融资本概念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在资本形态上采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两种形式,其资本积累方式是资本家单纯凭借对金融资本的所有权的控制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现代金融资本的扩张即金融化过程使其在企业内部和宏观经济中占据控制地位,形成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现代金融资本的产生、发展和不断膨胀为金融危机形式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3.
曹蓉 《培训与研究》2006,23(3):60-61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已进入金融高风险时期。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安全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国际金融组织间的监管合作,才能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于采取财政金融手段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规定。在遵守法律规定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中央政策各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利用财政预算、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等货币金融手段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的二元性,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由于国内金融体系的缺失、利率政策的不当、政府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导致了国内民间金融的发达。民间金融的存在对于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推动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很大的支持作用,但也蕴含着风险。因此应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而不是简单取缔。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来,中山市的金融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相继进驻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企业上市的步伐加快,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资本市场中的中山板块正在形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金融人才的支撑,作为中山本地的唯一具有金融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适应形势,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满足人才需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都做为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就我国而言,民间金融的存在与我国的金融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金融的存在有效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的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因此,本文主张通过法律对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构建、存款保险人制度、行业监管等做出相关规定,从而有效规范民间金融的活动,在承认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同时遏制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即将设立的创业板市场,是10年证券资本市场开放发展的新里程碑。资本市场是人类社会最精巧的制度发明,它以其功能卓越的杠杆系统推动着社会经济连续运行和向前发展。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主板市场、风险投资制度以及基于风险投资基础上的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主要为处于相对成熟产业的企业提供筹资渠道。而创业板市场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产生的,为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推动效率最高的一个生产要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的重点。在我国现阶段,在就业压力增大、部分行业投资膨胀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的配合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大促进作用,本文就以这个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来分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合理配合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区域性、升级型、不稳定等多重特点,农村信贷约束十分普遍,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差,严重约束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西部地区农户金融覆盖率、农户金融风险、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