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创作风格简要地分析,进一步从风格演绎的角度来阐释作品在二度创作中如何展现音乐创作的不同风格。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学过或者以后将要学到老舍先生的《猫》、《养花》、《林海》、《草原》、《趵突泉》等文章。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老舍先生通俗、幽默、个性的写作风格。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展现老舍先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小木头人》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3.
《前奏曲,圣咏和赋格》是塞萨尔·弗朗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将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和声与古典主义的作曲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弗兰克将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创新,加入了管风琴元素的音响与炫技华彩,形成了弗兰克的创作特点。分析弗兰克的《前奏曲,圣咏和赋格》的曲式结构与演奏特色,能对法国浪漫主义晚期及弗兰克的创作、演奏风格带来新的认知,作品所展现的音乐特性对于后人弹奏中把握不同风格作品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琴改编曲的取材大多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民俗音乐和民间歌曲等,在我国的钢琴曲演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钢琴曲《百鸟朝凤》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并且从其结构上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模式。文章将通过对《百鸟朝凤》钢琴曲音乐结构的分析,展现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5.
美国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对"商品"的顶礼膜拜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文学写作在消费社会中 日渐式微的困境,促使很多后现代作家进行了新的文学实验,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便是此类典型作品.作品分别从反凝视的身体叙事、反隐喻的碎片叙事及反标签的"降格"叙事三个层面展现了巴塞尔姆独特的叙述风格,给读者带来了"震惊"的阅读体验,而在如此体验的背后,是作家对于消费社会中文学产业化的焦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6.
从《娇红记》看孟称舜的情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称舜在剧本《娇红记》中通过展现“同心子”观的产生、实践和结局这一完整的过程而揭示其情爱观的进步性。由于个体差异与文化背景的差别而使得同属临川派系的孟称舜与汤显祖的作品呈现不同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情趣,关于这一点在其文中则着力于对情与理关系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辞赋作品引《诗》用《诗》之风源于两汉经学与文学互动,即使在经学衰微的魏晋时代此风仍然不减。不同风格的辞赋作品对《诗》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有着异彩纷呈的发挥,而京都赋题材的作品对《诗经》文辞的称引和化用则呈现出特殊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同一个单元的选编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展现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和精神内涵,在单元导读当中还特别强调学生掌握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不同特点,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体会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两篇小说既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理念,又分别属于不同的小说流派,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构成小说流派风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值得对比分析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9.
李尚绩 《学子》2013,(6):67
一、比较阅读突出比较性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它们在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简单介绍比较阅读这一方法的两种基本思路:1.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突出同一作者作品的不同风格,让学生加以区别比较。如,学习杜甫的五言诗《望岳》可与其另一首七律《登高》比较  相似文献   

10.
萧红与沈从均为体验型、情绪型作家,他们的作品所展现的是一个被情绪记忆中缠绕的世界。孩提时期那种强烈的缺失性体验,是构成《呼兰河传》独特风格的基础;而《边城》中对世外桃源般的景致及正直朴素的人情美的渲染,则源于另一种隐秘心理,因此,解读他们的作品不宜只用传统的社会学的单一角度和单向性思维方式,还应多从创作心理的角度去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出现了各种题材,体裁、体例及语言风格不同的史学作品和半史学作品。本文对属于“瞽史之纪”的《左传》、《国语》,属于“巫史文化”的《楚辞》、《山海经》、《穆天子传》等著作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由于史官性质的转变,记注制度的废迟、诸侯史记的焚毁,权变及演说术故事的编辑,战国史学最终走向衰落,而代之以诸子之学。  相似文献   

12.
魏文卷 《考试周刊》2011,(38):69-69
作文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表述,人生经历不同,其思想境界、情感体验、创作风格必然不同,而一定的历史时期和所处环境对其作品的影响也是鲜明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纪录片风格的爱国主义电影,《南京!南京!》展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事件。其纪录片般真实的美学风格承载着真实的巨大力量,却又带给观众几乎痛苦的观影体验。文章从接受主义美学的视角,对于电影《南京!南京!》的美学风格、叙事视角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即使在风格和方法上相近的作家,也会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他们的不同来。对于同属讽刺杰作的《儒林外史》和《死魂灵》,只要我们一读,便感到它们在风格上是不一样的:读《死魂灵》,总觉得作者站在你旁边,时时、处处在提醒你,帮助你认识人物;而对《儒林外史》,在读者与作品形象之间,感觉不到作者的存在。因而二部作品出现了冷嘲与热讽的区别:《死魂灵》的作者常常在作品里穿插议论,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家,《警察与赞美诗》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者,其作品《鸡蛋的胜利》展现了他浓郁的现代主义风格。从叙述角度、异化层次、对社会伦理的态度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位著名短篇小说家的代表性文本,在比较中论述现实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翠翠》更倾向于审美化的表现,《菉竹山房》的世俗之气则浓重了许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通过此对比学习与思考,能让我们从作家创作的不同思想情感背景、从作品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从作品的不同创作风格等角度深层次感受体会作品带来的思考和美感。  相似文献   

17.
《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它通过对三代人命运的描述,体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关中平原的历史变迁。《平凡的世界》是陕西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它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风格,将西北农村从文革末期至改革开放初期近十年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了出来。两部作品的背景不同,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也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与追求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18.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诗人只属于“这一个”。这六位获此殊荣的诗人以绝不雷同的作品风格,展现各自的美学追求。捧读厚至623页的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专辑《光芒涌入》,仿佛穿过色彩斑斓的岩石呈现不同的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20.
刍议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怆》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子凸显了"抗争命运"、"超凡脱俗"的人物个性。作曲家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作品风格和主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