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性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其著作<五岳游草>明代早有刊刻,却一直未见其踪迹.苏州图书馆所藏的两卷残本,经过反复论证,确认是明刻本.本文试图通过该残本与清代冯甦重刊本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并结合其他有关文献,揭示王士性原稿的模样.  相似文献   

2.
国图藏《明史稿列传》8册收录多篇明末诸臣传记。笔者发现,该钞本正是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载朱希祖据旧本移录的"明史稿列传残本存八册";其内容包含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的相应卷目。在无从得知朱希祖原有"康熙钞本万季野先生明史稿列传"179卷残本情况的前提下,笔者以为,《明史列传稿》8册应抄自《明史纪传》313卷。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部分文字可补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之缺.据现有文献,该书最早刊刻于明正德五年,分前、后、续三集(卷).《四库全书总目》、《天一阁进呈书目》等所谓二卷本,实为三卷本之残本;《四库存目丛书》影印三卷本残本却标为二卷本;《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本,亦当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4.
《目录学》是晚清山西目录学家耿文光所编的一部目录学著作。现存世者有刻本和稿本之分,前者九卷,后者原二十卷,今则为残本。九卷本成书时间及刊刻过程有资料可据,二十卷本则需要进行进一步考证。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二十卷本,并非初稿,而是第二次修订稿本。其成书时间大概在清同治十年,至光绪十四年尚在修订。其对《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的最终成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彭剑 《历史档案》2011,(3):91-95,124
《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刊登了俞江先生文章《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以下简称“初步研究”),介绍了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全宗档案中的两种宪法草案,其中第二号卷中的宪法草案仅存三条条文及按语,第三号卷中的宪法草案则条文齐全。为行文方便起见,将二号卷中的宪法草案定名为“清宪草甲(残本)”或“甲残...  相似文献   

6.
牛僧孺的《玄怪录》,长期以来未见传本,《四库全书》只在存目里著录了一卷残本。因此郑振铎先生曾据《太平广记》辑录得佚文三十三篇,汇集出一个残本,刊于《世界文库》第十卷。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图书馆见到了明陈应翔刻四卷本《幽怪录》(幽字,宋人避玄字而改),书中收故事四十四篇,与《百川书志》所载相符,惊喜不已,就抄出了一部分它独有的佚文,准备校补。过了十几年,我才把《玄怪录》全书进行了校点.交中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相似文献   

8.
欧洲著名汉学家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教授在一九七九年出版的《欧洲汉学研究会不定期刊》(Occasional Page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第2辑上发表《朱文:一个皮(纸)影戏本》(英文稿)。该文从汉学家施博尔(施舟人,Par Kristofer Schipper)于1968~1969间在台湾南部高雄县弥陀乡和阿莲乡两个皮(纸)影世家中收藏的198本戏本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皮(纸)影戏《朱文走鬼》之50页残本、56页残本、71页残本和19页残本,以及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化历史博物馆所藏另一残本,详加校勘,整理为《朱文》校本。全文分《导言》、《词汇小录》、闽南皮(纸)影戏《朱文》校本和《校勘记》。  相似文献   

9.
春秋经传集解(残本)一卷 (晋)杜预注 唐写本 日本国宝 卷子本一卷 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藏本 原杨守敬 内藤湖南等旧藏 按:此卷于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卷本系黄麻纸7幅,共146行。经传每行约15字,注文双行。行19字至22字不等。卷子全长390cm,纵27.9cm。 此卷系《春秋左传集解》卷二(桓公)之残本,经传元年及经传二年首部缺。卷二经文自“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起以下至传二年。末尾也缺。 经传三年系30行。四年系10行。五年系43行。六年存5行。经六年“九日丁卯,子同生”注以下至“传”十五年首都缺。十五年自“使其婿雍杀之”以下存11行。十六年存11行,迄于“夏,伐郑。秋七月,公至郑伐郑。” 卷背书《双林善慧大士小录并心王论》,有朱笔“承历二年七七日,遍照院僧以栖霞寺唐折本书写。此系1078年高野山僧以宋本摹写。 卷子本末,有清人杨守敬手识文。文曰: “北齐人书《左氏传》,共七纸一百四十六行惺吾记”。 杨氏断此卷为六朝写本,然以此卷与其它唐写本相校,则可知其为唐人写本。  相似文献   

10.
《史记》自问世以后,历代均有抄写翻刻,但因时代久远,在抄写翻刻过程中,多有衍误脱讹,以至使人产生了“今传《史记》是司马迁原书吗”的疑问。明、清及近代学者对《史记》诸本多有研究,但对西汉末至六朝时期的写本状况甚少涉及,而这一时期对《史记》版本形成至为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史记》的原貌。本文以抄于六朝时期的两卷残本为根据,以相关典籍为佐证,揭示了六朝古本的特点,论证了其与今传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订正了今本《史记》的讹误。  相似文献   

11.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第664号又著录一部,曰:"宋绍定二年积德堂刻,元至元重修本。存二十五卷,四至五,十二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五至二十六,二十九,三十四至三十八,七十一至七十八,九十四至九十六。"藏山东省博物馆。第665号又著录一部,曰:"元后至元三年刻本。"可见第664号著录的"元至元重修",指的是前至元。据此,《善目》编者确信:出版过宋绍定二年《黄氏日抄》九十七卷本。只是散失严重,仅存残本。  相似文献   

12.
马国需 《兰台世界》2016,(18):122-125
旧八千卷楼经历了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的破坏后,丁氏兄弟通过书市访购、书友借抄、接受赠送等手段重新聚集藏书。八千卷楼后期藏书不仅来源众多而且因其主人独爱乡土文献、致力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底本、不弃残本等鲜明的藏书特色,在近代江南书林享有盛誉。后丁氏家族因经商失败,被迫将八千卷楼藏书悉数售予江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清朝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全帙不知多少卷,只是著名藏书家陶湘曾于光绪二十九年收藏其京师、直隶、奉天、山西、陕西省等残本三十九卷,并在《清代殿版书目》中介绍了国外对这部地图的评价。这部地图是揆叙等奉敕经过实地测量而进行修刻的,自康熙四十七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香台集》是一部藏之甚秘的明代诗集。目前所知,仅在国家图书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这部明代蓝格钞本的三卷本残本。台湾伟文出版社1977年、1978年曾两次排印出版,编在《秘笈丛书》中。收藏者及伟文出版社均认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明代瞿佑。然而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这本《香台集》,笔者认为它的作者应是明徐伯龄,书名为《香台集注》。两书体例不同,并因此《香台集》的性质与归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山先生集》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l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定山集》四库馆臣提要谓“是集诗五卷,初刻为弓元所编;再刻于定山书院,为陈常道所编;三刻于萧惟馨”,四库本末附“补遗”载有弓元撰《书<定山先…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电影档案馆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片库内的一批珍贵原版电影拷贝,最近因管理不善而发霉遭损,造成难以挽回和无法估量的损失。造成该馆电影拷贝发霉遭损的直接原因是,片库内温度太高。专家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另一大问题是,电影胶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民国残本特点和回溯工作实践,分析查重工作的作用。在探讨残本查重方法及技巧的基础上,对提高民国文献编目查重质量的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一 宋刊<旧唐书>,现存世仅有六十七卷,又子卷二卷,原刻于宋高宗绍兴年间,今百衲本<旧唐书>即以此残本配明闻人诠刻本影印而成的.[1]此本是在什么情况下刊刻的,由于刻书序已佚,甚或原刻根本无序,无从稽考.[2]不过,若仔细钩稽一下有关史料,尚可窥其一二.  相似文献   

19.
存储系统中的主流快照技术有四种:分割镜像快照技术、按需复制快照技术、虚拟视图快照技术和增量快照技术。这四种快照技术各有长处和不足,不同的应用系统应选择不同快照技术。存储系统中快照技术有三种使用方法:冷快照拷贝、暖快照拷贝和热快照拷贝。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选择支持虚拟视图快照技术的存储设备不但节约资金,还可节省存储空间和保证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馆藏有二十八卷元刻《乐府诗集》残本。该书不仅存世的同种书甚少,而且钤有多枚印章,表明该书曾辗转为多人所收藏,其已知的收藏者主要是上海人;有部分藏书印尚未能知其所属。希望能有专家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