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代的教育界,有着"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之说.如果说蔡元培是以其"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创设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使当时的北大堪称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那么吴贻芳却是以其独有的"厚生"育人思想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使金陵女子大学(以下简称金女大)成为世人瞩目、享誉海内外的女子大学;如果说蔡元培试图通过"完全人格"国民教育实现"教育兴国"理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杜威语),而吴贻芳则通过"全人格教育"促进人类文明让世人刮目相看!当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繁荣程度极高的今天,人们仍然在追问一个具有共性的话题: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究竟为了什么,究竟怎么实践教育.在金陵女子学院吴贻芳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该学院现任院长钱焕琦教授的新作《厚生育英才—吴贻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2年9月版)一书给我们诠释了以上发问,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教育界的女泰斗吴贻芳博士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重大成就,回望近代女教育家的人格魅力、声望和风采,有利于金女大可贵的"厚生"精神大为弘扬,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2.
吴贻芳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高等院校的华人女校长,我国著名的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本文旨在通过对吴贻芳的生平事迹介绍,来进一步探讨其女子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近代女教育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吴贻芳,于1928年正式出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并主持金陵女子大学的工作23年。在此期间,吴贻芳坚持英语教学特色,提出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方法,以优异的成绩培养出一批近代女界精英。  相似文献   

4.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5.
吴贻芳属于近代中国第一批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毕业生,又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留美女博士,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20多年。她并非一味埋头读书、办学,不问世事。出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吴贻芳其实也是一位很有声望、很有活动能力的社会活动家。为纪念吴贻芳诞辰110周年、金陵女子大学成立90周年,谨以此文展示这位著名女教育家闪光的另一个侧面。(一)1916年2月,23岁的吴贻芳进入金陵女子大学读书。这年该校成立学生自治会,吴贻芳以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受到同学们的信任,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6月6日,恢…  相似文献   

6.
吴贻芳是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的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长年执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并在政府部门多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形成了深厚的高校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蒋梦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有着丰富的大学管理思想。他继承了蔡元培的大学管理理念与办学思想,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总结出"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大学管理理念,最终,实现了由"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普显宏 《云南档案》2014,(11):35-37
<正>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搬迁来到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大",使云南一下子成了人文荟萃的地方。西南联大累计走出了200多个院士,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而在同一时期,由湖北武昌文华中学、希理达女子中学、汉口圣保罗中学,湖南益智中学四所学校搬迁到镇南(今南华县)组成的"鄂湘教区联合中学",简称"鄂湘联中"(本地老百姓则称"镇南联中"),是当时国内第一流的中学,与"西南联大"齐名,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被誉为我国中等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但由于"鄂湘联中"是几所原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学校,她在镇南办学的这段历史少有人提  相似文献   

9.
严津 《兰台世界》2013,(25):131-13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与改革家。本文就蔡元培对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教会女子大学的成立不仅填补了高等教育女子教育的空白,教会女子大学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培养方式方面在民国时期为女性树立自尊、自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培养方式对我们今天女子人才培养仍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就如同提到北京大学,我们立刻会想起蔡元培,说起复旦大学,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马相伯、李登辉、于右任等知名校友,却似乎很难将蔡元培这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泰斗与复旦联系起来. 其实,在复旦还没有创办的1902年,蔡元培就已主动拜震旦和复旦的创始人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了.马相伯在晚年带有个人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料<一日一谈>中,其中有一篇<蔡孑民先生与二十四个学生学拉丁文>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绍环 《兰台世界》2012,(10):17-18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1927年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倡导革新,追求进步,在学术自由、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实践,对近现代中国教育和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于1904年,基督教会将贝满学校改建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女子大学,此后教会办的华南女子大学(1908)、金陵女子大学(1915)和福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近代中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1917年,北  相似文献   

14.
白彩香 《兰台世界》2016,(20):122-125
中国内陆最早的三所女子教会大学是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北京,1905)、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州,1908)和金陵女子大学(南京,1915)。在这三所教会女子大学里,由于特殊的内部结构与环境因素,使得三所女子大学的管理呈现出不同于男性大学的管理特征,即女性化、亲情化管理倾向。  相似文献   

15.
秦素银 《中国博物馆》2007,15(4):98-104
作为二十世纪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人们记住更多的是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蔡元培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贡献可谓尽人皆知,而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先驱者的蔡元培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是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女子大学的关键途径。目前,我国女子大学发展态势较好,但是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众多不足。本文以美国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为参照,对中美两国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现状、课程体系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加以借鉴;从而探索中中国女子大学建设的发展导向和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也是改良文化的先驱者。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高等教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吴贻芳及其"厚生"德育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首先概述了吴贻芳的生平,然后从教育对象、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对吴贻芳的"厚生"德育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最后对"厚生"德育思想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播》2012,(11):1
2012年8月16-17日,以"发展·平等·开放"为主题的世界大学女校长非洲论坛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30位大学女校长出席·论坛由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办,非洲女子大学,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