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3月24日以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以及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而西方主流媒体却进行了大量歪曲事实,欺骗舆论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真面目。最近,中宣部领导同志指出:“要对我们的记者进行一次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揭露和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新闻自由’的本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努力地做好新闻工作,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6月23日联合召开“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会上有6位同志作重点发言…  相似文献   

2.
6月23日,首都30多家新闻单位及新闻研究机构、新闻专业期刊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所谓“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虚伪性、反动性和欺骗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斯拉夫进行侵略...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新闻自由”成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同党和人民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口号。他们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竭力地美化和吹捧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和污蔑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并借新闻改革之机,打着“改革”的旗号,妄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以实行他们心目中所谓“自由”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际敌对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新闻自由”成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同党和人民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口号。他们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竭力地美化和吹捧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和污蔑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并借新闻改革之机,打着“改革”的旗号,妄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以实行他们心目中所谓“自由”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新闻自由’作为实现‘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毫不留情地揭穿他们的骗局。”  相似文献   

5.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是澄清“喉舌论”已经过时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功能,牢固树立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观念,激发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澄清“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新闻工作的原则性。三是要澄清“新闻商品化”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产品不能商品化”的观念,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四是要澄清对西方“新闻自由”存在的糊涂思想,认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树立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5月8日,又悍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杀害我3名新闻工作者。面对如此暴行,西方主流媒体却进行了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这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血淋淋的事实说明,西方主流媒体已地地道道地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反面教材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员也是很难请到的。新闻工作者要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标榜的“新闻自由”的本质。本刊从这期起陆续发表有关文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78天,制造了一系列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5月8日,又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对国际公约的粗暴践踏。面对如此暴行,西方主流媒体却千方百计隐瞒事实真相,控制社会舆论,欺骗蒙蔽受众,竭力为霸权主义的“新战略”服务。这一切,彻底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 6月23日,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了“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会议邀请记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媒体研究所协作会和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参加,旨在倡导全国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新闻工作者把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历时月余的科索沃战争,彻底揭穿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谎言。从他们有关科索沃战争的大量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背离。 西方新闻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和客观。按照通常的说法,西方新闻自由包括: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新闻媒介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相似文献   

9.
1986年前后,胡绩伟同志连续发表了《谈谈“新闻自由”的自由》《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等文章(见《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出版),阐明了他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胡绩伟的新闻自由观,虽然不像他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那么集中、系统,但在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评论胡绩伟的新闻观点时,不能不剖析一下他在新闻自由问题上的一些观点,以便正本清源,辨明是非,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相似文献   

10.
在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中,最令人目眩的理论要算“监督政府”理论了。资产阶级新闻学常常以此来证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有新闻自由。什么是资产阶级报纸的“监督政府”职能?它的实质是什么?认清资产阶级报纸“监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9,(4)
自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轰炸南联盟,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以来,克林顿每天都在给我们上课,教我们学到了很多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其中很“宝贵”的一点,就是帮助我们更加认清了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各种机会,高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西方记者将中国的抗震救灾与所谓的“新闻自由”强行联系在一起,称中国政府不许西方记者进入灾区报道,有悖“新闻自由”。此言一出,当即遭到高度评价中国救灾工作的联合国新闻发言人玛丽·厄泽女士的严词反驳——“我不许你这么说!”(据《光明日报》日内瓦5月16日电)  相似文献   

13.
晏青 《现代视听》2011,(9):34-36
默多克"窃听门"事件动摇了西方媒体的新闻根基,是西方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错误认识的一次集中爆发,更说明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一种祸害。我国应该要引以为戒,从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正确认识新闻自由、发挥法律与道德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路径出发,避免此事在我国的发生,以更好的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在新闻工作研讨班讲话中曾专门讲了一段“新闻自由”问题。我认为江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正确认识“新闻自由”问题的思想武器。我觉得在进行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中,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新闻自由”究竟有没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新闻媒体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党派和集团服务的,超阶级的新闻媒体是不存在的。江泽民同志说:“在国际上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国内还存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9,(4)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疯狂袭击我驻南外交使馆,残杀中国新闻记者,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国际关系准则。同时,也彻底暴露了西方资产阶级所鼓吹的“新闻自由”的垄断性、侵略性和欺骗性。“新闻自由”,是通过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实...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新闻自由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向来标榜自己的民主和自由,尤其是新闻自由,并宣称其新闻自由是彻底的、绝对的,是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美国对待别国的新闻自由又是采取什么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美国与半岛台之间的恩恩怨怨来认清其“新闻自由”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口号。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它似乎意味着可以从心所欲地从事新闻实践。有哪一个新闻工作者能泰然面对想写而不能写、想说而不能说的窘况呢? 在一般新闻受众看来,“新闻自由”似乎又保证了自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得各种各样的新闻。又有哪一个受众会欣然接受经过着意筛选过滤、只体现特定倾向性的一面之辞呢? “新闻自由”的反面似乎是新闻管制、新闻封锁、新闻检查之类丑恶的东西。又有哪一个政府或统治集团愿意担一个“箝制舆论”的恶名呢?  相似文献   

18.
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夏之交,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煽动学潮、制造动乱、直至策动触目惊心的反革命暴乱,大肆叫嚷“取消报禁”,要全盘引进西方的“新闻自由”。看来,“新闻自由”的问题,必须来个正书清源。本文想点点滴滴说些随感,虽不成体统,兴许对正本清源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二、对外渗透律“新闻自由”在西方资产阶级的手里,不仅是对内标榜“民主政治”搞欺骗的手段,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而且成了对外进行新闻垄断、新闻竞争和政治、文化渗透的阴险武器。在侵略战争时期,它是军队的帮凶,配合“热战”进行“心战”;在和平时期,“新闻自由”则成了对外渗透的王牌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内搞“和平演变”。西方新闻自由对外渗透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无孔不入的,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打着“自由交换思想和报道”、“国际新闻自由”等幌子,把“诽谤的炸弹”(列宁对西方新闻媒介报道的称呼)送入其他国家,搞文化渗透和思想破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