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型三轴气浮台教学系统属于航天器姿态确定与控制地面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从硬件结构、姿态测量与控制算法、嵌入式软件等各个方面模拟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让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就能切身感受卫星系统的工程原理与运行过程.该系统可用于支撑航天器系统工程、航天器姿态确定、航天器导航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实现对航天知识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仿真机和Matlab RTW的卫星姿态实时确定半物理仿真综合实验系统,用来模拟卫星姿态确定系统的工作模式。利用Matlab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和多种姿态确定算法,在目标仿真机中模拟卫星的姿态动力学特性以及姿态传感器特性,通过与实际的姿态测量部件提取真实的器件误差以及电子学噪声,完成对微纳卫星的姿态确定的计算机仿真与半物理仿真。根据卫星姿态确定的精度结果,评价姿态确定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卫星姿态确定的实验教学,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独轮车自平衡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是针对"微型机器人与C51应用"实践类课程开发的一种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该平台由独轮车、嵌入式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组成。独轮车在静止状态下是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它需要通过编写单片机程序控制惯性飞轮和行走轮的转动力矩,协调独轮车的横滚方向和俯仰方向的姿态,使得独轮车保持平衡状态。上位机软件通过蓝牙来接收当前独轮车横滚角度以及俯仰角度,并设置嵌入式系统中控制算法的参数。该平台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以及程序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掌握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测量和姿态变化的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姿态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为实验平台,通过获取飞行器的姿态数据,进行解算和上传到PC机,在LabVIEW中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数据的存贮、波形显示和飞行器姿态的三维动态图形模拟显示等功能。系统测试精度较高、响应灵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姿态测量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卫星姿态运动学方程与姿态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姿态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结合有效载荷的两维伺服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卫星运动补偿方案。使用高精度星敏感器与陀螺组合姿态确定的软件,在各种干扰力矩作用下,对卫星运动补偿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提高有效载荷光轴指向精度和指向稳定度。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基于二次变频方式的C波段卫星通信实验平台。通过基于该平台建设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与信号处理理论,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卫星通信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课程特点,当前其实验教学多停留在对相关算法的编程验证阶段,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效果较差,教学方法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面向矿业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学平台,学生使用该平台不但可以完成验证性实验,而且通过平台提供的"地下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和"地层数据三维可视化"两个实验教学子系统,可以较好地完成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种将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理论与行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改善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设计了四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主控芯片采用STM32F103,采用MPU6050测量飞行器的姿态,采用GPS测量飞行器的位置,采用串级PID对飞行器进行控制,外环控制飞行器的位置,内环控制飞行器的姿态,经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可以看出,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满足要求。该实验平台应用范围较广泛,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此实验平台上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以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便于学生进行扩展设计,经过实践证明,四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套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被测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负载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借助于该实验平台,开发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性能测试开放实验。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易于创新的实践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卫星测控站内部工作过程与核心处理环节封闭、测控专业教学缺乏实采卫星信号支持的问题,文章探索了基于实采卫星信号的教学平台的建设路径:在卫星测控站内部增设信号记录系统和信号分析设备,对卫星测控站关键节点信号进行高速采集、实时分析、事后分析,并能远程传输,实现多用户共享,将封闭的实装设备改造为开放的教学实验平台,满足测控专业学生深入学习测控工作原理、开展高水平专业实验的需求。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的应用贯穿于测控专业教学全过程,覆盖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实践等各类教学任务,有效推动了测控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过程控制实验系统存在的种种缺点,吴重光教授的课题小组自主开发了新一代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ASEA实验平台.基于该平台,该文采用SIMATIC PCS 7 BOX开发了过程控制实验,达到ASEA实验平台多方面利用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过程控制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开发了一种海洋钻井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使用六自由度平台模拟海洋浮式钻井平台的运动,并基于集中质量法和动力学相似原理,设计了隔水管缩尺模型。实验平台的悬挂系统可实现上冲程控制、下冲程控制和非控制锁死3种动作,测控系统使用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MCGS)组态软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PID控制算法开发。通过使用该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增加对海洋钻井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可加深对隔水管悬挂动力学控制理论、技术和装置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7,(7):121-1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校内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六大子平台组成,其中体现工业4.0理念的是"智能工厂实验平台";而"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的核心,是智能工厂实验系统。基于此,文章搭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中设计的13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实践训练。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的搭建及应用,成功打造了基于工业4.0的现代制造工程实验平台,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视野、工业4.0理念、"两化融合"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4.
以主动式偏航系统结构为依据,设计了适用于实验研究和探索的偏航系统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偏航实训台和偏航操作台构成,依据实验平台设计了相关实验内容。该实验平台丰富了风电机组实验仪器,为学生分析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创造了实验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偏航系统的学习,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需要,以简易二轴转台为实验平台,指导学生2周内设计、组装并实现了程控飞行姿态运动模拟器,模拟飞机起飞、航行和降落的过程。硬件系统由二轴转台、STM32控制器、MPU6050和PC机构成,应用软件完成转台运动控制,转台姿态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模拟器经功能测试及应用Matlab软件数据分析验证:以STM32控制器为核心,可实现飞行转台姿态的程序控制,该系统的设计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实验课程存在的"一课一平台"的现象,提出建立基于FPGA的硬件类课程远程虚拟实验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硬件实验课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弊端,实现了"一台多用"和"多课程贯通"。试点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使用该平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系统综合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学时有限、学生层次差别大、实验内容缺乏工程背景的特点,以Matlab的GUI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了一个分层-工程-演示一体化的综合实验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交互性好、操作简单,能够完成基础性、拓展性、综合性、工程性4个层次的实验。它可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将抽象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大量抽象的算法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教师辅助教学、学生拓展实验的好平台。该平台将传统的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堂,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大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基于Matlab GUI工具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仿真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框架设计的整体思路、各个子模块开发的关键技术和交互式界面的构建。该实验平台既可用于课堂教学演示,又可用于学生实验,能够提供更好的实际体验,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虚拟教学实验系统。根据课程需求,充分利用虚拟实验系统对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能力,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实验"、"交通产生和吸引量分析实验"、"车辆行驶特征分析实验"等三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通过数据发现交通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姿态的测量和控制在水下航行器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精确快速地获取姿态数据是对水下航行器进行稳定控制的前提。使用“惯导+DVL”组合导航模式获取水下航行体的姿态数据,基于LabVIEW开发了一套集测量与控制于一体的航行体实验系统。系统通过获取航行器的姿态数据,进行解算和上传,实时存储水下航行体的姿态数据并在系统界面进行3D动态显示。该系统测量误差小、响应灵敏、实用性强,是一个开放式的姿态测量和控制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可直观地演示水下航行体导航与姿态测量原理,同时用于控制算法的实验和研究,帮助学生理解航行体导航与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