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人对新化方言有过一些研究,多是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本体上进行分析,而忽略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文章从普通话的语音来看新化方言的语音情况,对新化方言的语音情况进行分析,并从它的社会因素看其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化方言里有许多词语,别的方言较少用,但这些词语在古籍中都有记载,本选录一些常用的略作考释,以供从事汉语方言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南新化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不管是男性、女性还是非生命,单数全部用"其"字表示,复数全部用"其俚"来表示,这跟普通话和其它方言是不相同的,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其"字用法在新化方言中的遗留.本文比较粗浅地探讨了新化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其"字的用法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新著《新化方言修辞研究》是姜珍婷博士的最新学术力作。该书从空间视角对新化方言的地名修辞、禁忌语委婉语、俗语修辞、山歌篇章修辞进行了深描、阐释与考证,并据此确立了修辞的地域性观点。在研究中,姜珍婷把修辞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考察方言修辞现象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各种修辞现象、修辞方法、修辞思想的生成机制。它的出版,不仅能使修辞学呈现出更具科学性的解释力,还能让修辞研究呈现出时空合一、内外兼顾的立体多维研究态势。该书取得的成果为修辞学研究在开辟新路径、确立新范式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新化方言属于老湘语,不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又自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针对新化方言中在句末“-个鬼”的现象进行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分析,对这一现象予以认识。  相似文献   

6.
周纯梅 《文教资料》2006,(2):186-187
本文揭示了新化方言量词的指示代词用法和结构助词用法。作者主要通过量词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法功能论述了量词的这些特殊用法,并且进一步证实了“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这种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新化山歌与传承人互相作为紧密的共同体关系,传承人口述史对于新化山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山歌和民众之间嫁接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通过传承人口述史与新化山歌的结合,使得它们具有了现实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面对新化山歌传承人口述史的重要作用,就更倒推我们要做好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化山歌是新化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它反映了新化人民辛勤劳动、热爱生活、追求情趣,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本文从新化山歌的曲式结构、音阶调式以及音乐的旋法着手,分析她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应该要与优秀的地方音乐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新化山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探析地方高校声乐课堂中的新化山歌教学,能为我国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提供一个较好的视角,促进新化山歌的传承保护和地方高校的声乐改革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行进。  相似文献   

10.
新化山歌作为梅山文化中音乐中的一支,它的繁衍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历史情况、生存环境、民生状态,特色文化的积淀是它的灵魂和精华,就新化山歌论述这一区域的地域特色,历史渊源、品种、艺术特色及其在梅山文化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方言的中心地带,方言特征一般都很鲜明;可是,在方言区的边界,也就是“方言中介地带”,方言特征渐趋模糊。隆回高坪镇,地处隆回、新化、新邵三县交界处,西边是大面积的赣语区,北部和东部为属老湘语娄邵片的新化话,这样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使得隆回高坪话既具有明显的赣语特征,同时又与新化话有着难解难分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福清新化话是一种典型的迁徙方言,对它的研究将为从语源学上探讨语言的演变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鲜活的资料,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福清新化话的语音系统,音系特点,以及复杂的文白异读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新化和冷水江两个方言古入声今白读舒声,文读新化读入声、冷水江读阳去。此外,两个方言还存在与古入声文读合流的异读——即新化方言非入读入、冷水江方言非浊去读阳去。考察这两个异读现象,发现,其实质是小称变调。结合移民史和周边方言可知,两个方言古入声白读舒声是方言自身的读音,而文读是受西南官话影响而产生的,因调值接近而与小称变调合流。  相似文献   

1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在语言、语言学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针对方言近年来的萎缩趋势,要正确认识方言,保证方言的传承空间,同时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文学方言可以展现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生动地记录文学人物所在的时代语言,真实地反映文学作品所在时代的语言风貌。但到目前为止,对文学方言翻译的研究颇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学方言的语言功能角度出发,探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泸溪县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对于泸溪方言的归属,学术界分歧很大。文章从声、韵、调三方面入手,把泸溪方言与西南官话及湘语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泸溪方言是一种带有浓郁西南官话特色的湘方言。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介绍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方言音系的特点,同时阐明凤凰方言虽属西南官话,但与湘西州其他各县市西南官话的语音存在着一定差异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8.
方言和语音史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语音史研究可以对方言作进一步的说明,另一方面根据方言可以更好地研究语音史。方言在词义上往往有不少独特性,考释方言中的古语词,常常要把古今语音的对应规律、词义、古文献等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地考释出古语词,并对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提供活的方言证据。文章以隆回方言为例,考察其若干方言词义。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描写湘语提供了新的语料,考察了距湖南省邵阳市区十二公里的新邵县酿溪镇的方言。从语音、词法和句法三个层面对酿溪语进行描写分析,旨在提供比较全面的酿溪方言的语音材料,充分认识它的语音全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专家学者统计,地球上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不亚于物种消亡的速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方言的国家,多数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语言的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语言的多样性.笔者通过对方言衰退的原因和保护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的分析,认为在充分发挥语言主体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语言的多样性,积极保护方言和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