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片《芳华》和《少年的你》均改编自小说,都属青春题材电影.两部影片在有关青春、暴力、伤痕的表达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两个故事所反映的时代不同以及导演风格差异等原因,其在有关青春的表达有着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不同,对暴力的表达上有着单一和多面的差别,同时在伤痕的表达方面有着旧与新的区别.对两部影片进行平行比较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影片《深海》和《南方纪事之浮世光影》看上去截然不同,后者堪称女性主义电影的佳作。实际上,《深海》在貌似“男性电影”的外表之下,隐匿地表达了女性主义。可以说,两部影片外表相异但殊途同归,是台湾电影中女性主义表达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黑暗中的舞者>和<茉莉花开>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内容的两部影片.由于东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经济水平高低所凸现出的问题表现在电影之中,就形成了同一类影片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庭院里的女人》是第一部由中国人担任独立制片人的好莱坞电影,这是继《大地 》、《龙种》之后又一部根据赛珍珠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小说《群芳亭》中,赛珍珠关注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通过吴太太和安德鲁之间的心灵交流,探讨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庭院里的女人》在精神上与原著已经大异其趣.影片模仿好莱坞影片制作,潦草地表现吴太太和安德鲁之间的爱情;同时,影片充斥着说教的声音,小说中的圣人安德鲁成了完美的救世主和舍生忘死的英雄;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影片试图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某些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中的糟粕的不健康的窥探欲.凡此种种,对赛珍珠的小说是一种歪曲,并构成负面的影响,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电影《1942》上映以后,票房和评价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影所讲述的沉重故事和呈现的惨烈画面,似乎不为观众所接受,但当细细品尝电影,我们会发现,在沉重故事和惨烈画面背后,是冯小刚用电影语言对人性的深度叩问.影片以1942年河南灾荒为大背景,从灾民和官员两个群体入手,对人性的失落、挣扎、归回与救赎做了精彩展示,是继《唐山大地震》后,又一部力图传递给观众温暖和力量的电影,再次体现了导演冯小刚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7.
张蝶儿 《文教资料》2009,(19):87-88
有声电影的产生,开创了电影发展的新纪元,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起着极大的作用.而"人物语言"作为电影声音语言的一个重要元素,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作者结合影片<永不妥协>中几段精彩的人物对白来具体阐述此部电影中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导演在进行电影策划时,将自身理解、社会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赋予其中,再经过艺术加工,向广大观众传递积极、先进的文化.电影《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是两部美国经典电影,因其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这两部电影都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基于此,主要从个人奋斗、独立性、尊重他人等方面分析了这两部影片所体现的美国个人主义,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A0):26-27
电影《纳尼亚传奇》改编自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同名系列奇幻儿童文学作品,其蕴含诸多象征性符号,以紧凑的情节、奇幻的想象征服了亿万观众。本文以第一部电影《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为例,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并从文化隐喻的角度剖析了影片所折射出的西方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力作,该书情节曲折,人物众多,艺术境界博大精深,这是理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两个艺术门类,小说在内容方面一般不受篇幅限制,电影则必须服从时间性的要求。论述了笔者拟从材料的取舍、人物形象塑造、影片色彩运用,以及故事情节方面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的一些基本想法。其中主要是对内容的删节,因为在区区一部影片中是不可能完全展示该小说的完整形象的。所以,谈及改编,肯定要有所取舍,但是前提是不伤害小说的主要情节以及主题深度。  相似文献   

11.
电影《暴雨将至》是一部有着现代剧作结构的优秀电影,在世界电影殿堂中占有重要一席。一直以来,国内对这部电影的研究侧重于现代电影理论分析,有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文章从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两个方面分析这部电影的剧作元素,由此探讨影片在文化诉求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在分析中可知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都是导演实现其文化诉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其代父从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世人心中。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为蓝本,塑造了一位全新的女英雄形象。另一部女英雄题材的卡通电影《芭比之三剑客》,虽在故事情节、主题上与电影《木兰》有几分相似,但根植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部影片折射了不同的家庭观,英雄观和婚姻观。  相似文献   

13.
《千里走单骑》与《和你在一起》分别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在21世纪拍摄的两部温情电影,是二人在商业片创作后对文艺片的一次回归。本文立足文本分析,从故事情节的描叙、主题思想的传达、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化内蕴的思考等方面对两部影片的创作得失作出分析与阐发。  相似文献   

14.
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方言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考试周刊》2008,(23):215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进入我们的视野.此部影片的对白不仅具有幽默感,各种口音的穿插也极为出彩.本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方言电影的历史、流行原因以及在电影中大量使用方言是否合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主要描写了修道院里的阿比斯院长指派见习修女玛丽亚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的曲折、感人的故事。解读电影《音乐之声》,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的教育管理。拟对影片中体现的修道院院长、女主人公玛丽亚、冯·特拉普上校的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对现实中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悲剧与文化,人物与象征,叙事与造型及爱的诠释四点对两部中西方同是描写人鬼之恋的影片,进行了深入的探示,以使观众对这两部电影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9,(1):49-52
《相爱相亲》是女性导演张艾嘉的最新力作。作为一部女性电影,它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探索展现了该影片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关注和思考。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学检视该影片的女性主义表达,会发现《相爱相亲》伦理叙事下三代女性的成长轨迹展示了女性的困境以及女性自觉意识的进步。从总体来看,影片采用了平静细腻的电影语言,用一种温和且内敛的方式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婚姻、家庭和爱情时的困惑与成长。  相似文献   

18.
《皮格马利翁》(1914)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61)的作品,而根据这一戏剧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1964)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彰显两部作品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叙事技巧、情景刻画和人物塑造是两个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其中,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音乐效果三部分;情景刻画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赛马场、花园舞会和结尾;人物塑造主要分析了伊莉莎、伊莉莎的父亲以及克拉拉的母亲。通过比较,一方面使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让观众重温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1914)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61)的作品,而根据这一戏剧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1964)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彰显两部作品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叙事技巧、情景刻画和人物塑造是两个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其中,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音乐效果三部分;情景刻画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赛马场、花园舞会和结尾;人物塑造主要分析了伊莉莎、伊莉莎的父亲以及克拉拉的母亲。通过比较,一方面使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让观众重温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党伟业》作为一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在历史的想象和叙述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影片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得到了观众、媒体以及史学专家的认可,这表明影片对历史的想象契合了观众心中的历史想象。分析影片的历史想象与现代叙述,可以了解主旋律电影的生产机制与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