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腐新视点:福利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权部门与垄断行业存在的严重的“福利腐败”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福利腐败”显然有失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求方向南辕北辙。但首先必须准确界定“福利腐败”的内涵与外延,福利并不等于腐败。对于“福利腐败”的治理要实行“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呈现“腐败蔓延”、“越演越烈”的态势。腐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根源取决于两个因素及其相互比较的结果: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这两者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灰色腐败行为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介于“是”与“非”之间、罪与非罪之间的行为。灰色腐败行为因其模糊、隐蔽,常为人们所忽视,但由于其弥散性强,涉及面广,危害往往超过黑色腐败行为。灰色腐败行为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加以遏制、消灭  相似文献   

4.
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作为当前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极具消极影响的问题 ,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的含义进行界定 ,并对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受贿和贪污两种腐败行为的模型推导 ,得出结论 :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构成了腐败的动力基础 ,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造成腐败的体制根源 ,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构成了腐败的诱致性因素 ,促使了腐败的多样性发生。正是这些经济因素构成了腐败的经济性根源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在腐败过程中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大多着眼于其积极性方面,对其负效应关注较少,研究尚不深入,因而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空白。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依赖的三个主要条件是:腐败机会的存在、腐败动机得不到约束及腐败受惩罚的危险性低。人力资本在腐败滋生及蔓延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也主要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我看腐败     
本文论述当前公众普遍关注的腐败问题,数列腐败在当今社会的种种表现,指出腐败对经济发展、党风政风、国民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分析了腐败在当今产生的原因——权力执行者的私欲膨胀和权力运行机制的疏漏,提出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强化国家立法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惩”“治”结合、标本兼治等措施,以治疗腐败这一社会顽症。  相似文献   

7.
腐败利益观是腐败主体对于利益的整体认识 ,是腐败行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核心思想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错位”,重要内容是将市场经济种种原则“越位”,并凸现享乐、贪婪、攀比和补偿等若干畸形思想  相似文献   

8.
制度分析与行为分析相结合代表了政治学研究的新方向。结合行为科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行为理论,归纳出行为的“制度-行为”模型,并运用于权力腐败研究,得到了权力腐败行为发展模型与腐败水平模型。权力腐败行为是腐败行为主体与制度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腐败水平取决于正式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9.
时下,人们把严重贪污受贿等行为称之为“典型腐败”,而对机关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称之为“非典型腐败”。笔以为,在对“典型腐败”严加惩治的同时,对“非典型腐败”也不能手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烂苹果定律     
金戈 《学习之友》2006,(12):41-41
权力腐败是遵循着“烂苹果”定律而发生的:当一个权力系统中某一个人出现腐败行为而没有受到惩罚,即筐子中出现了一个烂苹果,这个“烂苹果”没有被淘汰出局,则很快就会有其他“苹果”受到“传染”和鼓励,他们的自我压力会减少。并随之出现腐败行为,直到所有的“苹果”都腐烂到一起。  相似文献   

11.
准确界定腐败和科学测量腐败是建立完善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两个基本任务。在民众越来越关注腐败,党和政府下大力气惩防腐败的背景下,准确界定腐败和科学测量腐败显得更加突出和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从一般意义上界定腐败的同时,我们应综合考虑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做出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界定。在测量腐败方面,坚持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相结合,以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为最低值,以民众的感知程度为最高值,这有利于相对准确地把握我国目前的腐败程度。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依法治理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认为,治理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重视治标,更要重视治本。邓小平不仅强调要依靠法制监督制约权力,还十分重视法律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他认为惩治腐败靠“人治”是靠不住的,“法治”才靠得住些。他要求要完善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他强调指出,制定法律要完备,执行法律要严格,惩治腐败分子要严厉。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量表》和《腐败归因问卷》,选取261名中国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对政府官员腐败归因的维度、团体归因偏见以及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主要归因于“反腐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商勾结的国内体制”和“腐败风气”等外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以及“官员对家人和周围亲信管教不严”、“反腐只是口号和手段”、“个人道德品行低下”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中国大学生在官员腐败归因中,没有表现出“团体自我服务偏见”;“传统人”对中国官员腐败原因的认知,偏重于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现代人”对腐败原因的认知,则偏重于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瞭望》新闻周刊刊文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背后,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地牵出秘书不少肮脏的活动。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脉相承,正视和解决秘书腐败问题,也是我国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潘多拉 《师道》2002,(7):19-19
今日之中国,许多领域都未能幸免于腐败之祸,一顶“最大腐败”的帽子,就曾分别戴在“吏治腐败”、“执法腐败”、“司法腐败”头上。而据新华社消息,辽宁省沈阳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组织一年一度的行风评议,今年的评议结果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老百姓对教  相似文献   

16.
腐败滋生蔓延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我国,腐败者所付出的成本低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与其所实施的腐败行为相比,腐败者在经济上、政治上、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较小.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分析,针对我国腐败行为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现状,提出以刑事法律提高腐败成本的方式,从而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构筑反腐防线.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手”腐败现象具有腐败隐蔽性高、集体性腐败现象明显、腐败手段多样化、腐败危害性大等特点。在应对“一把手”腐败现象问题上,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应做到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三管齐下,三位一体。方可使“一把手”腐败问题的防治工作进入一个与时俱进、卓有成效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刘祥 《师道》2005,(3):15-17
不知是什么时候,媒体开始关注起了“高薪养廉”的话题。说是要防止官员腐败,就需要不断增加他们的显性收入。当他们的收入达到了可以满足相当部分的各样欲望之后,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腐败下去了。  相似文献   

19.
基层“微腐败”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亟需破解的问题。当前,基层“微腐败”呈现出涉及面广、隐蔽性强、贴近群众等特点。基层“微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人民对党信任、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容易诱发集体腐败。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较为薄弱、基层权力监督制约相对乏力是基层“微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基层“微腐败”,需从加大惩治力度、强化权力监督、抓好思想教育等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20.
建立思想道德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是当前反腐工作的重点。为此,必须在权力主体主观上构筑“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在权力运行机制上构筑“不能腐败”的法制防线,在权力内外环境上构筑“不便腐败”的监督防线,构筑“不应腐败”的心理屏障、“不必腐败”的动机屏障、“不该腐败”的道德屏障等八大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