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鄢彩玲 《职教论坛》2017,(21):86-89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情况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从充分利用高校扩大培养职业教育师资、逐步推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高松在《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及课程设置,并鉴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及课程设置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首先,作者对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简介。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主要由理工类大学(TU)和综合型大学(Uni)下设专门的职业教育院系承担。传统的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通常  相似文献   

5.
武博 《成人教育》2021,41(10):83-88
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武器,德国职教师资则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往往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培养,其课程设置亦具有特色.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课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中所体现的"标准先行"的课程改革理念、"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无缝衔接"的课程内容都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模式与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教育大发展带来最严峻、是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因此,研究和解决职教师资问题,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作为教育部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成员,于2005年8月赴德国考察学习,深入研究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的模式与特点,以期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德国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障碍性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我国职教领域的适应性问题,以此明确未来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和知识结构的分析入手,剖析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进而借鉴德国先进、科学的做法,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职教师资培养也在不断的调整培养对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作为当前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是基于教师职业行动能力设置培养目标,基于教学行动构建培养内容,以及基于能力发展规律组织培养内容。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世界一流,助推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世界领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学习和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易玉屏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43-45,94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法律法规非常健全,确保了高标准培养目标的实现。德国依靠大学严格教学,确保职教师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德国职教师资实践能力培训属于继续教育范畴,一般要求与生产同步,主要由企业完成。德国职教教师取得资格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考试。  相似文献   

12.
县域教师进修学校是农村教师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县域教师进修学校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提高、促进县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它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和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培训机制不活、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规划缺失、培训功能受制、培训模式落后、培训者队伍不强等诸多问题。研究县域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策略,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创新,对促进县域教师进修学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Media education forms part of the National Minimum Curriculum of England, Malta and Germany.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differ greatly in how teachers are prepared to teach media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we shall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s of a sample of teachers trained in England, Malta and in Germany towards their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s' preparedness to teach the subject. This preliminary study had a sample of 132 participants, 33 teachers from England, 47 from Germany and 52 teachers from Malta. The tool used to collect data was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ers taking part in this study were not given enough training, or any training at all to be able to teach media education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y do not feel sufficiently prepared to teach the subject. It is suggested by the authors that media education becomes a compulsory component of the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as well as advanced training for teachers.  相似文献   

14.
郭强  冯建新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35-139
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模糊关系、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及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等对高等特殊教育本科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划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问题以及培养模式类型角度,探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得到本科层次特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应拓宽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类型;既要培养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师资,又要培养特教学科教师或随班就读的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和教师群体素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职后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逐渐成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文章介绍了教师专业化和校本培训的基本涵义,阐述了校本培训在教师专业化问题中的正面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第斯多惠所著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对德国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指导起了很大作用,在整个欧洲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书中第斯多惠对教师自我教育的论述出发,归纳他关于如何促进教师自我完善的理念和建议:国家和社会各相关主体应尊重教师从而为教师群体的发展作好社会准备;教师个体则要作好以教育事业为终身职业的准备,可通过学习研究教育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增加教学交流和建立教师团体发展自身.最后以第斯多惠的这些独到的理念和建议为基础,提出用以加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事业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篇目数据库,进行词频分析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和队伍建设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文件的发布,推动教师培训政策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广泛展开;随着教师培训从学历提高教育向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变,培训内容和策略研究更多地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相联系;近年来,开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开始出现,教育学院、进修学校的地位、作用及转型,以及校本培训、自主研修等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博洛尼亚进程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将连续的大学教育变革为学士-硕士两个阶段,从而实现了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灵活转换。但同时,这一改革还保留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一些传统,如对资格的严格要求,从而保证职教师资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我校“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我们实施了“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习新模式。这不仅突显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也充分发挥了我校“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为了更好地配合师资培养“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了解职业学校教师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采用四步教学法、加强企业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