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制得的二氧化钛粒径为20-30nm.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及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了让化学类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光催化原理和催化剂的制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关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等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3.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CaMnO3纳米微粒并用X射线衍射观察其相结构,实验发现其晶格常数随着晶粒线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片状氯氧铋光催化剂,并用XRD、SEM进行表征,降解染料罗丹明B,发现比TiO2在模拟可见光下降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技术一直是纳米陶瓷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粉体的先进工艺,它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反应过程可控,制备的粉体纯度高、均匀性好等一系列优点.本文综述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Fe2O3、SnO2、SiO2、Al2O3、ZrO2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这些纳米氧化物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铜和氮共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基础上,利用XRD和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结构、掺杂效果、光催化活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入了铜和氮的纳米TiO2结构为锐钛矿晶型,其吸收阈值达到590nm,可见光吸收率比未掺杂的纳米TiO2有了很大提高,最终导致其光催化降解二甲酚橙的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运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研究表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分别为500℃、1 h的条件下,并且运用XRD及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可制备出纯相的BiFeO3薄膜,R3m点群.  相似文献   

8.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锌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S2-浓度进行测定.通过对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和反应物起始浓度等因素的考察,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处理废水中S2-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制备一种以四(十二烷基)碘化铵为定域体试剂,利用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技术研制的磺胺嘧啶电极.该电极以溶胶凝胶为载体,线性范围为4.Ox10^-6-1.0x10^-2mol/L,检测下限为2.0×10^-6mol/L,平均斜率为61.0mV/dec.适宜的pH范围为1.1-5.3.电极用作测定药物含量及其回收率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改进的溶胶-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掺杂纳米TiO2,通过对甲基橙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模拟实验,比较不同产品的光催化性能,发现改进的溶胶-水热法优于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掺杂纳米TiO2优于纯纳米TiO2.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PL等对TiO2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经不同热处理温度TiO2催化剂对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粉体在500℃热处理5h后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相,对亚甲基蓝(MB)降解率最高。光催化剂存在最佳热处理温度和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2.
以介孔氧化钛为钛源,草酸为碳源,在N2气氛中500℃时进行固相热解,制备介孔碳-氧化钛(C/TiO2)纳米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C/TiO2上负载Pt纳米颗粒,制成了P/tC/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在导电玻璃(ITO)上涂膜,制备C/TiO2和P/tC/TiO2电极;用X射线衍射对C/TiO2和P/tC/TiO2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TiO2和P/tC/TiO2呈现锐钛晶型,薄膜在0.1mo/lLNa2SO4溶液中具有典型的光电化学活性,P/tC/TiO2和C/TiO2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更强的光激发和更稳定的光电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及其光催化活性和纳米二氧化钛在环境领域各方面的应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用生物或一般化学方法难以降解的芳烃和芳香化合物,如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及治理室内外各种空气污染物和城市垃圾等。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应用在环保领域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优点,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焦点,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黄婷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99-101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冰醋酸为螯合剂,盐酸作催化剂,乙醇作溶剂,通过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和调节反应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并对纳米TiO2进行一系列测试和表征。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纳米TiO2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组成符合TiO2的成分组成;XRD图谱显示了纳米TiO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了晶型转变,即其晶型结构受煅烧温度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TiO2和负载氮掺杂TiO2(N-TiO2)光催化剂,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纳米TiO2可牢固地负载在膨胀石墨表面和层间,当达到吸附平衡后,煅烧温度为500℃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石墨负载N-TiO2光催化剂在加入量为1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5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热氧化方法制备了锌掺杂Ti/SnO2/Sb2O3电极电催化电极,对Zn含量不同的电极进行研究,并探究新电极在工业上的应用。结果表明,Sn、Sb和Zn元素不同摩尔比(1:0.1:0、1:0.1:0.000 1、1:0.1:0.001、1:0.1:0.005)中比例为1:0.1:0.005的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分形维数为2.64,该电极对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苯酚具有一定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TEM、循环伏安、阻抗-电位等方法,研究比较了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CNT/nano—TiO2)修饰电极与纯纳米TiO2(nano—TiO2)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大量细小的碳纳米管的存在,可起到阻碍TiO2纳米粒子的团聚作用,从而提高了CNT/nano-TiO2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应用于碱性介质电催化制氢的Ni-MoxNy/NF电极,对其进行XRD、SEM、TEM和XPS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产物的相组成物为单质Ni、Mo2N及Mo5N6。控制工艺条件,可制备出性能最佳的相结构为Ni-Mo2N,Mo5N6的含量增加不能提高产物的性能;性能最佳试样的显微形貌呈现纳米棒状,Ni(111)与Mo2N(200)构成的异质结构界面赋予材料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碱性电解质中,10mA/cm2下析氢过电位达 21mV,接近20%Pt/C电极(18mV),Tafel斜率为39.9mV/dec。电极的优异性能既来源于高电化学活性面积,也来源于其高本征活性,跻身当前性能最佳的非贵金属催化材料,为非贵金属碱性析氢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纳米TiO2富集分离-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环境中的Hg(Ⅱ)、苯基汞,考察了两种形态汞在纳米TiO2上的富集、分离行为。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纳米TiO2吸附Hg(Ⅱ)、苯基汞影响显著,最佳pH值分别为9.0、10;纳米TiO2对Hg(Ⅱ)、苯基汞的吸附速度快,最佳吸附时间均为12min;φ(HCl)=15%时,对Hg(Ⅱ)和苯基汞的洗脱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电合成前驱体Ti(OEt)4直接水解法和电沉积法制备Ti基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Pt/nanoTiO2-CNT)复合电极。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约8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Pt/nanoTiO2-CNT电极对Ce3+的电催化性能,Ce3+氧化峰电位约为1.27V(vs.SCE),比Pt/nanoTiO2电极负移30mV,峰电流约高45m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