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梁培培 《出版广角》2021,(16):71-73
现代科技在手机阅读APP的发展革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促进了移动出版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科技异化问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技异化的批判立场出发,将手机阅读APP中的科技异化问题置于社会关系中考察,通过归纳其发展困境与产生根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手机阅读APP发展过程中克服科技异化的策略.促进多主体矛盾关系的平衡,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观念,借由制度规范手机阅读行业生态,是规避手机阅读APP发展过程中科技异化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移动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机阅读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移动阅读体验现状,研究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移动阅读APP设计中体验美学启动界面、欣赏美学风格设计、品味阅读交互设计、体味书籍推荐与情感交流、畅享感官与内容融合的研究,分析了移动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指出移动阅读APP的设计中应将用户交互体验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把握用户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提升用户移动阅读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开发并推广手机客户端的公共图书馆分别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贵阳图书馆.手机客户端中的功能可以分为常规功能和特色功能.相比PC端与手机WAP端的服务,公共图书馆手机客户端在个性化、互动性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与当前发展成熟的商业化阅读客户端对比,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细分读者阅读指导中的作用,推出针对少儿读者、女性读者、老年读者等的手机客户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阅读。其传统的纸质书相应的面临改革和创新,版面策划是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在版面策划上不断创新,只有新颖、别具一格的版面策划才会吸引眼球,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纸质书籍。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当网历史类畅销书的读者书评内容进行"编码",从中归纳整理出以下5个影响历史类图书畅销的关键因素:(1)重视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2)思考娱乐消遣阅读心理的转向;(3)关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阅读需求;(4)突出历史写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5)强调图书的选题策划和营销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项思考:(1)从重视书籍"内容"本身,转向关注依托书籍内容的"服务";(2)从"作者中心"的书籍制作转向"编辑中心"的书籍制作.希望能为出版机构打造畅销书、更好地掌握图书出版市场,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编辑中介论     
编辑中介论长江文艺出版社扬帆编辑的意义在于中介。中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中介于选题与社会意识之间,中介于创作与阅读之间,中介于出版与书籍之间,中介于社会意识与社会效益之间……中是客观位置,介是主观作用。中,没有什么更多的说的,介则是一种参预,加工,更是...  相似文献   

7.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报道:培养阅读经典的文化环境,一方面面临着出版的诸多难题,另一方面则关乎读者阅读兴趣的问题。近年来,提倡阅读经典的文章屡屡见诸报端。它的背后,是我国国民年阅读量持续偏低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图书市场中低端产品占多数,不少书籍质量粗糙;被阅读的书籍中,管理类、励志类等功利性强、实用性强的图书,占据相当比重。此外,经典阅读要求的沉静与数字阅读的快览之间,依然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智能客户端的阅读影响了传统的阅读体验,作为新闻编辑适应当前社会移动阅读模式转变角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新闻更好的适应移动阅读模式,增强新闻传播广度和深度,打破传统的阅读角色限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客户端影响巨大的APP,因其庞大的用户群成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利器。在广泛调研图书馆界、出版界及其他众多文化、阅读类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基础上,探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传统阅读形态,社会化阅读强调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社会化阅读APP是目前读者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的重要渠道,通常具有信息聚合、个性推荐和社交功能。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使用行为特征。该研究的结果对于启发社会化阅读APP服务商思考如何提高社交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如何提升用户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参与评论的积极性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     
《视听界》2015,(2):8
张朝阳:媒体需要强化社交性张朝阳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及未来用户阅读资讯的方式。他认为,用户对资讯的获取,一种是板块式阅读,这是传统阅读模式在PC、手机端的延续;二是个性化推荐的阅读,这在手机搜狐网、新闻APP客户端比较有优势;三是链式传播,社交阅读。前两种模式产生大流量,搜狐希望在前两种大流量的基础上产生社交媒体。链式传播是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究通过对时政类城市日报《新京报》的Android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分析,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报纸媒体利用手机客户端实现新闻传播的情况,从新闻选择、稿件修改以及版面设计三个方面总结了该客户端新闻编辑的特色,进而论述了客户端以保持报纸风格一致性和培养深度阅读者为目的的产品定位,认为手机新闻客户端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报纸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榕  陈伟伟  邓宇 《传媒》2013,(2):55-57
期刊数字化造就了一种媒介内容具有多种介质形态的发展格局,其中,期刊APP即移动客户端作为期刊内容迁移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受到诸多关注.现有的期刊APP基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二是期刊整合阅读平台开发的APP,如"VIVA畅读" "读览天下"等;三是社会化阅读期刊APP,如"Flipboard" "Zaker"和"鲜果阅读"等.本文重点考察第一类期刊APP,即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印刷版期刊所开发的APP读者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发放对象为印刷版期刊APP读者.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电子问卷76份,印刷版问卷44份.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2∶47.5;学生与上班族比例为30.83∶69.17.基于所获取数据并结合对部分读者的访谈,本文将从接触渠道、使用周期和频率、阅读习惯、阅读体验等几方面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数字阅读,也催生出了一批电子阅读类APP.首先,文章对当前数字阅读APP的市场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一些优秀的阅读类APP案例.其次,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介绍阅读类APP的新变革,同时也提出了"微信读书"APP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文章对移动阅读类APP的未来发展和商业模式进行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6.
塑造编辑个人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也有品牌作为一名编辑,自己作为读者购买书籍时,总要看看是哪个出版社出的书籍,也就是说,看看是什么"牌子"的。在与作者的交往中,我发现,作者选择出版社时,他也会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客户端(APP)迅速崛起.但是,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移动阅读设备逐渐成为私密信息最多的存储仓库,也成为被众多APP觊觎的巨大宝库,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与每个新闻客户端用户休戚相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手机移动阅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以APP、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并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手机阅读则是其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以新疆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手机阅读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对其阅读内容的倾向分析,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良性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从而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与利用手机阅读.  相似文献   

20.
基于编辑关系的编辑过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出版的主干流程是由作者创作生产、编者选择加工、读者阅读消费等三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作为这三个部分主体的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编辑出版学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研究对象--编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