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追求新闻自由是成舍我新闻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成舍我在大陆期间,其新闻自由思想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办报实践的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文章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其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变迁,从而能够对成舍我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形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吴宁 《新闻传播》2015,(3):46-47
成舍我凭借其先进的新闻思想和独具风格的经营主张,在我国近代新闻业中叱咤风云。他十分重视新闻的实用性,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当年的办报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其报纸业务才会越来越受人们认可。在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社交媒体交织的今天,纸媒新的运作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在这些新手段的背后我们依然可以洞见民国报人思想的影子,成舍我的办报思想更是可见一斑。本文就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武汉晚报》为例,重点阐述了纸媒官方微博的运用以及增加微博相应的纸质版面,从而体现的成舍我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3.
唐芬 《东南传播》2011,(5):120-121
成舍我作为一个民间报人,以他的“世界报系”、《民生报》、《立报》等的成功创办为世人熟知。他的梦想就是要在中国推行报业托拉斯,成为中国的新闻巨头,为此,他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办报实践。虽然他的梦最终破灭了,但他的办报经验仍在给中国报业的发展提供着有益的借鉴。本文拟从成舍我的办报实践出发,分析其报业托拉斯构想中的可行性策略,给当代晚报都市报在新闻业务与经营管理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吕莎 《新闻窗》2008,(2):107-108
一、成舍我的办报实践 成舍我(1898-1991),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爱国报人和新闻教育家,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民营报业集团,被誉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1924年,成舍我以200块大洋的微薄资本创办了《世界晚报》,翌年出版《世界日报》与《世界画报》,  相似文献   

5.
3月26日,成舍我与民国新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人大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参加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史论教学研究部副主任王润泽副教授、博士生孟鹏在研讨会上作了演讲,并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方汉奇教授回顾了成舍我早年从事新闻活动的情况以及和北京大学的渊源。他特别指出,成舍我先生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新闻事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办报时间最长,创办的报刊最多,从事新闻教育时间最长,他所主持的《立报》曾创下旧中国报纸发行量之最。方汉奇高度肯定了研讨会的意义,并  相似文献   

6.
任庆军 《今传媒》2013,(6):69-70
成舍我,我国著名报刊经营家,在其一生的办报活动里积累了许多的经营理念,对成舍我在民国时期在北京和上海创办的几份报纸进行分析,以探讨成舍我这一时期的主要经营理念,他的经营理念与现代报纸经营有相通之处,对指导当今的报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大陆学者对成舍我的文献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其报业经营、教育理念和新闻学术思想的探讨,也有学者试图突破固有研究视角,提出了成舍我人物研究的一些新路径。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当前成舍我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梁爽 《今传媒》2013,(5):136-138
在现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成舍我是一位声名显赫、成就斐然的"报业大王"。同时也是一位新闻教育家。成舍我的一生,在空间上横跨两岸三地,在时间上纵横几乎整个二十世纪。由于政治原因,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报人,大陆学者对他的研究比较晚。90年代末期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成舍我的新闻思想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这些现有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描绘出研究的基本现状并指出不足,探讨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成舍我是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先驱者,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从新闻职业化角度以成舍我新闻教育实践为例对民国新闻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成舍我新闻教育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并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注重手脑并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施欣 《兰台世界》2016,(7):84-87
成舍我办报(特别是小型报)经验丰富,被誉为"成氏体系"、"成氏经验"。他所主持的《立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探索其成功之处、回顾其办报经历、体察其办报心路历程、探求其办报经验教训,对于现在的报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新闻史。”在民族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应当李先提倡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在这里,我想指出,成舍我先生的新闻活动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曾经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首先,北京是成舍我报业集团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报刊的最早发祥地。…  相似文献   

12.
成舍我在中国新闻史上,首先是作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而存在的。在其一生的办报活动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报纸内容上,选取读者关心的内容进行报道,版式上也追求适合读者迅速阅读的模式等等,尤其是在报社经营管理上,大胆创新改革,充分利用市场,积极参与竞争,不断改进办报模式,促进报纸销量,推动报业发展。归纳其办报理念,可以用"立足大众,重视管理"八字概括,围绕这八个字开展的新闻活动和所获得的成绩,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媒介经营者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报人成舍我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舍我是旧中国著名的报业资本家,他的成功是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的结果:宏观层面有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办报宗旨,中观层面坚持走"大众化"办报之路,微观层面有与众不同的报业经营管理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舍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佳蓓 《青年记者》2017,(18):102-103
曾经想要创办中国的“报业托拉斯”的成合我,在报业经营和新闻理念上都有相当先进之处,其实用性、大众化、平民化的办报思想以及西式的报业管理方式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笔者仅就成合我的新闻教育观及其局限作相关探讨. 成舍我的新闻教育观 赴欧美考察游历的经历给了成舍我深刻的感触.游学期间,他认真考察和访问了国外一些新闻学校,并将美国的新闻教育与欧洲国家的新闻教育进行比较,他发现在美国随便去哪个报馆,都有新闻学院出来的学生.回国后,成合我决定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纸之将来》是一篇全面反映成舍我报业思想与新闻哲学的重要文章。通过对这篇文本的解读,可以了解成氏对中国报纸未来的组织形式、新闻业务和报馆发行与管理等三个关键性环节的理念与展望,从而有助于人们深入系统地把握成舍我的报业理想与成因。  相似文献   

16.
成舍我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也是新闻教育家。尽管时代变迁,但在当前日新月异的行业竞争下,成舍我的教育思想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以其"德智兼修"理念为主要论点,去粗取精,以期激发其新闻教育理念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立报>的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清晰地显现着创办者、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恪守的"报纸大众化"理念,表达着成舍我先生办报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报纸--上海<立报>与众不同的内在含义与社会背景.成舍我先生刻意追求的"报纸大众化"目标与其"二元化"的价值取向无疑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界》2012,(6):107
《成舍我新闻学术论集》于2012年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成舍我文选,包括新闻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和早期作品十二篇(包括新闻作品、诗作和译作等)。第二部分为当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和《香港立报》的总编辑、总经理、主笔、副刊主编撰写的短论的汇集。第三部分为"成舍我先生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笔者去台湾世新大学研修。世新大学是台湾著名的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方向的大学。它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于1956年创办。上世纪20年代起,成舍我先生先后创办了《世界晚报》(北京)、《民生报》(南京)、《立报》(上海)、《香港立报》等,1945年在重庆创办《世界日报》。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台湾,由于当局没有开放报禁,他便投身新闻教育。据说,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  相似文献   

20.
1920年4月,成舍我先生在上海《时事新报》上撰文,认为“舆论应当秉公理,不可存党见;要顾道德,不可攻阴私;要主知识,不可以尚意气”。啊见,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成舍我就表现出了对新闻教育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