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士琳 《教师》2008,(6):115-117
《死神与少女》是奥地利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于1817年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在音乐史上赫赫有名、舞台上长盛不衰的艺术精品不论是其自身的历史地位,还是对于了解舒伯特乃至浪漫主义早期德奥艺术歌曲风格以及对于声乐教学的训练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简单回顾,以《死神与少女》为分析对象,以艺术歌曲中的“音乐形象”为切入点,总结出关于如何通过实际音乐作品理解和塑造音乐形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舒伯特的《野玫瑰》和黄自的《玫瑰三愿》两首艺术歌曲分析比对,发现两者在创作上的异同。两首歌曲广为流传,均根据著名诗人的诗歌谱曲而成,词曲结合自然巧妙,韵脚设置考究,均借物抒怀;而两者在曲式和风格等因素上有一定差别。两首作品相似点颇多,原因在于中国艺术歌曲是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下产生的,而且黄自取道欧洲,曾游历德国,中国艺术歌曲包含着某些德奥艺术歌曲的基因,然而又融入了本国个性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而《魔王》是其最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艺术歌曲不论作曲、演唱的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充分地施展了艺术魔力。《魔王》的艺术魔力表现在3个方面:"魔鬼般"的神奇速度是舒伯特的创作特征;"魔术般"组合将声乐与钢琴巧妙结合是其伴奏特征;"魔幻般"的声音变化是歌曲的演唱特征。  相似文献   

4.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是浪漫时期的典范声乐作品。但在同时代还有不少作曲家为歌德的这首名诗写声乐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德国作曲家勒韦的艺术歌曲《魔王》。这两首作品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通过对它们的旋律材料、钢琴伴奏、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之后,可以清晰了解其作曲家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bert, 1797-1828),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初期的代表人物。这位素有“歌曲之王”的作曲家,在继承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德奥艺术歌曲的新风格。舒伯特一生创作的作品约有1500多首,遍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如:创作了46首男声合唱,6首女声合唱,19首混声合唱,36首三重唱和三重唱,5674带钢琴伴奏的歌曲,36首独唱和13首声乐套曲。在如此繁多的声乐作品中。不乏相当数量的音乐艺术珍品。 其中《魔王》、《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流浪者》、《鳟鱼》和《…  相似文献   

6.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几乎涉猎了音乐创作的所有领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特别是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在继承、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开创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先河,被誉为“歌曲之王”。他早期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魔王》是舒伯特戏剧性艺术歌曲的完美典型。本文将对《魔王》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作品所体现的形式的美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舒伯特的艺术创作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婕 《考试周刊》2009,(41):46-47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一千五百首作品.包含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仅是艺术歌曲就有六百多首.被世人尊称为“艺术歌曲之王”。这位天才抒情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某些曲调具有民歌的普遍性,其它的则显示出其高度的精密性。其作品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都是从抒情中流露出来的,它们表现出的情感之新颖,融合着舒伯特的情感,是不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8.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艺术歌曲体裁的经典名作。作品采用忧郁的抒情调子,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来衬托和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悲剧性色彩。这漫长而又阴郁的旅行正是舒伯特一生的写照,在此基础上,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解析作品论述其内在的悲剧性色彩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其相关作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发展路向和基本风格。本文旨在针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七首艺术歌曲之一《桥》这首作品,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钢琴伴奏部分的初步分析,来观察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纵观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无数作曲家的辛勤创作和不断革新,本文以门德尔松艺术歌曲代表作《乘着歌声的翅膀》和舒伯特艺术歌曲代表作《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研究对象,对作曲家,诗歌作者,歌曲的介绍,歌词德语语音,曲式结构分析,演唱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古典音乐界中,谁最会写歌?答案只有一个:舒伯特!在31年的短暂人生中,舒伯特一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魔王》是享誉盛名的一首。可以说,聆听这首歌曲是我们了解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艺术歌曲是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嘉陵江上》是由贺绿汀所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作品也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在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歌词内容充分的表达了创作者的爱国情怀,其创作技巧也反映出了当时我国作曲家洋溢的才华。  相似文献   

13.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D664是一首旋律宽广流畅且极富抒情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在把握作品风格方面是一首值得研究的作品。通过对技巧、风格的分析及讨论,能够更好的把握浪漫主义初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针对演奏这首作品将要遇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不仅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顾娜 《华章》2010,(28)
"歌曲之王"舒伯特一生中创作了600余首艺术歌曲,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形成了一种与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鳟鱼>是舒伯特作于1817年的一首艺术歌曲.通过对此曲的分析,我们对他当时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征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声乐套曲作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声乐演唱和教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分析了解舒伯特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和《冬之旅》的创作及其艺术风格特点,对于演唱这两部作品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朱菁 《华章》2010,(29)
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歌曲作曲家,他在短暂的人生中谱写出此领域无人与之比拟的600多首艺术歌曲,在欧洲艺术歌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概括,以便对舒伯特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的曲作者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舒伯特年轻时,生活非常贫穷,一天,他非常饥饿,为了得到一盘土豆泥,他在菜谱的背面仅用几分钟就写下了这首不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冬之旅》是德奥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三部著名声乐套曲中的一部,创作的时间大约在1827年左右。这部声乐套曲的歌词选用了著名诗人缪勒的诗歌,集中地反映了舒伯特当时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作曲家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生活的彷徨以及苦闷的心情。同时这部作品也展示出舒伯特浪漫主义的作曲手法,与他高超的艺术歌曲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与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作品、论著等成果众所周知,研究其器乐作品、艺术歌曲、专著的文章数量众多,而其有关少年儿童的作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和小树来比赛》、《我爱雪莲花》、《我驾飞船上蓝天》三首少儿歌曲作为附录被作者收录在《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上,在其发表的论文《要重视儿童歌曲的创作》中,也着重介绍了这三首曲子的创作经历。本文从结构安排、旋律特色、形象塑造、和声织体等角度对三首少儿歌曲进行分析,以探寻黄虎威在少儿歌曲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20.
刘辉 《考试周刊》2014,(3):25-26
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创作而成的艺术歌曲《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词作家刘麟改编的声乐作品,此作品是一首民族风格浓郁、影响极深、流传极广的大型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