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著名作曲家王建民从事专业创作以来,谱写了大量各类题材的音乐作品,尤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颇有建树。二胡曲《天山风情》曾荣获江苏省文化厅首届音乐作品评奖金奖、国庆五十周年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奖、中国首届"金钟奖"铜奖等奖项,是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演奏这样一首作品,它的演奏特点与要领最重要。恰到好处的处理对完美地表现一首作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秋水长天》是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中民族特色与现代手法相结合的成功之作。该作品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歌手的艺术修养与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秋水长天》一曲所具有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0,(6):86-92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Gretchen am Spinnrade)又译为《纺车旁的格丽卿》《纺纱的格雷亨特》,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歌曲内容取材于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第十八场,塑造了一位沉湎于失恋悲伤中的少女形象。通过对该作品调性色彩、和声架构、伴奏织体以及术语标记的分析,并结合作曲家个人的创作风格及该作品的歌词内容,系统阐述了该作品钢琴伴奏的演奏技巧以及艺术指导与演唱者的配合技巧。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当代作曲家崔世光钢琴曲《钢琴上的福斯特》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作品演奏技巧,认为作品充分反映了崔世光一直追寻的"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旨在为崔世光钢琴作品研究者与演奏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朝为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民歌改编而成的,张朝以原作旋律为主体,利用多种变奏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气息和浪漫情感。本文将从曲式分析、演奏风格和技巧处理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为音乐演奏者与学习者提供理论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虎威教授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国钢琴作品,完美的诠释了中国民族风格旋律与西洋乐器结合产生的独特魅力,让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获得了生命力与延续力,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虎威教授的作品体裁丰富,和声色彩鲜明,结构布局严谨,创作手法新颖,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风格。本文将对黄虎威教授的三部钢琴作品:《乡村的节日》、《欢乐的牧童》、《巴蜀之画》的创作特色、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的创作思想与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过渡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此曲创作于1801年。因其第一乐章旋律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被后人命名为《春天》。本文以《春天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的曲式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继而从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角度探讨其作品中主题的多样化处理、演奏技法和与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期为大众进一步解读演奏该作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1.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其作品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或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笔者对其《霍尔堡组曲》的创作进行分析,并就演奏进行阐释,以期引发更多对格里格作品创作及其演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兰花花叙事曲》是作曲家关铭于1891年根据陕北名歌《兰花花》的旋律发展创作而成。目前关于二胡作品《兰花花叙事曲》的研究偏向于对演奏过程中演奏技巧、演绎手法、音色问题、结构塑造及戏剧性音乐表达等单方面的研究。对于对不同演奏家演奏同一作品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宋飞、赵寒阳及于红梅三位有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在演奏速度、力度、弓法、指法、等方面的不同演奏,对《兰花花叙事曲》的音响呈现方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悼歌》、《觅》等作品的和声创作思维为切入点,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分析,解析作曲家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的和声语言思维及技法特征,从而了解作曲家"民族化"的和声创作特征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十分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诗与乐、人与情、声与情结合艺术典范.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作曲家徐景新在古琴曲的基调上根据现代审美,结合西方花腔的演唱形式创作出的一首声乐作品.在创作上不仅追求音乐的美感,更将人声作为乐器的一种,与钢琴伴奏相交融.本文从声乐演唱角度出发,探究歌曲体裁形式、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汪立三先生是我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他大胆运用西洋作曲理论和创作技巧,勇于探索适合我国的创作手法。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蓝花花》是汪先生的处女作,其结构简单,创作手法简洁,情感表现却很深沉。本文对该作品的结构与演奏要领进行了梳理,与钢琴学习者共勉。  相似文献   

16.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成为钢琴组曲体裁的典型范例,作品创作独具风格,创作手法有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典型的艺术风格,此曲在演奏上还有一定难度。《图画展览会》的演奏艺术为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先生是我国民族器乐创作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作曲家,为二胡创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笔者选取《天山风情》进行创作背景、创新思路以及演奏技巧的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音乐灵性的缺乏,是我们在学习和演奏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钢琴演奏中要想诠释好一个作品的音乐内涵,那就必须理智地看到作曲家的意图、思想,和掌握他的风格、写作手法.钢琴演奏属于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演奏者不能随意将作品的风格、情绪、形象都重新创造,而应该将作品原有的风格、情绪、形象等与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想象结合在一起.这样演奏者既把握了作品的风格和作曲家的思想意图,又能让自己的演奏不丧失个性.  相似文献   

20.
熊然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4):130-132
巴赫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尤其对复调音乐做出了伟大贡献.小提琴这种弓弦乐器以演奏单旋律为特长,巴赫吸收了前人的经验,运用多样化的复调写作手法结合提琴这种乐器独有的演奏技法,将小提琴复调音乐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一百多年来,无数学者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