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一带,发展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传明朝时期传入我国。"洋琴"最初流传于广东沿海一带,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代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由当年的"洋琴"转变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扬琴",这其中"洋""扬"二字的转变足以说明扬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足迹,中国扬琴是外来"洋琴"自我修善、民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本文将从扬琴体制的创新、演奏技法的创新、扬琴作品作曲创作的创新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乐器改革和现代扬琴音乐创作的日益发展,对扬琴双手演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代扬琴音乐作品中竹法的运用和分析,结合自身演奏教学体会,从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音乐创作、艺术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思考"顺竹法"理念对促进扬琴演奏艺术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阅读A.P.梅里亚姆的《关于民族音乐学的一种理论》一文,回顾了中国扬琴形制结构的改革历程。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和分析现今中国扬琴的形制结构改革,指出扬琴形制的改革不应仅仅关注乐器本身,更应从社会文化和人的行为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4.
四川扬琴作为四川地区典型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深受人们喜爱,从早期的"风靡"到现今的有所"低迷",这其中暗含了多种影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四川扬琴受众群体的减少,而这一群体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四川扬琴发展的势力范围。本文将通过对这样一种"书友"群体的调查和分析,试图挖掘出四川扬琴与其受众的切肤关系,并通过对接受美学相关理念的阐释,试图寻找出关于四川扬琴受众群体研究的重要所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扬琴音乐的创作丰富且推动了扬琴教学的蓬勃发展。本文将归纳研究现代扬琴音乐作品风格的演奏手法和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分析和探讨,让我们熟悉现代扬琴作品的结构特点,节奏特点,旋律特点,表现手法,音色对比,演奏技法特点等,逐步掌握现代扬琴艺术风格作品在教学中的难点,揭示出现代扬琴音乐作品教学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6.
琴声悠扬时     
我被电视中美妙的扬琴声所吸引,于是郑重向爸妈宣布:"我要学扬琴!"从那以后,每周六下午,我开始学扬琴。教扬琴的潘老师每次上课总要问:"你回家练琴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史的沿革,自明代扬琴传人我国已近四百年。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扬琴这个舶来品开始在各种地方曲艺和戏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不论是北京琴书,还是山东琴书;不论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都可以看到扬琴与各地区民间音乐的融合。正是这些早期的铺垫,塑造出了扬琴的地域性风格。建国后.扬琴艺术不论是在扬琴乐器的改革上.  相似文献   

8.
周婷婷 《考试周刊》2011,(56):48-49
传统曲目是扬琴的基础曲目,在扬琴演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我国扬琴的历史发展脉络、传统曲目代表作进行了浅探讨与评述,并对传统曲目演奏的改革提出了看法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笔者阐述了老一辈扬琴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王沂甫先生的作品风格特点,以及他对扬琴多种演奏技法的发展、改革、创新,并在理论上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在他的《苏武牧羊》、《汨罗江上》等代表作中,都大量运用了这些演奏技法,开拓和发展了东北扬琴,并创建了东北扬琴教学体系,对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扬琴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扬琴音域较宽,音色通透,演奏技巧十分丰富。扬琴独奏曲《凤凰于飞》是著名扬琴教育家、改革家桂习礼先生以布依族民族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该曲旋律创作线条清晰,色彩对比鲜明,表现内容丰富且具体。乐曲围绕女儿"出嫁"的故事展开,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引子、出嫁、歌舞、欢庆、尾声,乐曲结构上正是按照民俗婚礼来进行安排的。  相似文献   

11.
扬琴已在我国发展了三百余年。解放前由于不受重视及科学技术落后,扬琴无论在表演还是乐器改革上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解放后,在一段时期内,扬琴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成为了极富表现力的民族乐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形成,扬琴艺术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原来的伴奏乐器变成一件技巧多样,艺术表现力丰富,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独奏兼伴奏乐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深化和改革,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关注数理化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艺术的素养,这对于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扬琴是我国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代扬琴音乐的创作推动着我国扬琴作品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让大家熟悉现代扬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特点,并对现代扬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慢练——这一被很多练琴者忽视的方法,犹如一面"放大镜",使演奏者能够谨慎地注意乐曲的每一个细胞。本文从扬琴教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科学的慢练方法,强调避免盲目的练习,并提倡将其科学的运用于扬琴学习中,以提高演奏的效果,突出并深化了慢练在扬琴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会上的音乐之声刘月宁委员是音乐家,也是音乐"外交家"。第一次与刘月宁委员会面,就能强烈地感受到音乐与她的互相浸染。"在音乐方面,近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同我的偶像、我的印度扬琴老师,印度桑图尔琴大师莎尔玛同台进行‘中印扬琴对话’主题音乐会,今年我的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刘月宁委员难抑兴奋之情。9岁开始学习扬琴的刘月宁,  相似文献   

15.
扬琴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扬琴演奏家和制琴家一步步传承和改良,现如今的扬琴型制已经十分成熟。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扬琴,从而进行对扬琴的系统化学习中。在初步学习中,扬琴的基本功练习尤为重要。如果缺失了基本功的练习,对于演奏扬琴较大难度曲目时,会更深刻地感知到把握乐曲时更加不会得心应手,为此更加凸显出扬琴基本功练习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燕姝竹,是一名很聪慧的学生。她从一年级开始练习民族器乐扬琴的演奏,形成了自己的显著专长。扬琴演奏曾荣获2008年、2010年、2011年全国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儿童组三次金奖,两次荣登CCTV七彩星球"红心向党和春节特别节目演出。她写的这篇参加今年春节特别节目"七彩星球"的感受,情真意切,激情洋溢,是"我与红歌"栏目里的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扬琴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自传入我国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扬琴教学发展至今,早已不在是简单的传授技能和表现技巧的教学,扬琴教学已逐步的发展成为一门指的人们研究和学习的一门科学,古今中外,有很多书籍对扬琴教学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和诠释。本文主要结合扬琴的发展和现状,这对扬琴教学中常常缺失的调音教学与伴奏教学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讨论,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扬琴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进而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不断深入,其对艺术教学领域的影响在逐步加深。扬琴作为传统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科目,不仅受到了专业音乐人士青睐,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才艺院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展,使得扬琴也成为许多学生艺术专业科目的首选。然而,现阶段在扬琴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扬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也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来不断的丰富扬琴课堂教学,从而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扬琴本来是一种外来乐器 ,传到中国时间不过几百年 ,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中国民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其艺术成就还超过了国外 ,在世界领先。它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一是改进乐器 ,使它的性能得到改善。二是提高技艺 ,在许多扬琴艺术家的努力下 ,扬琴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提高。三是作曲家创作丰富的扬琴曲目 ,理论界开展了对扬琴的理论研究。四是国家重视人才的培养。总之 ,开放而不保守 ,是扬琴艺术发展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扬琴作为一种民族乐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学习扬琴的人也日益增多。同时学习扬琴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初学者在扬琴基础阶段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规范的持竹、缺乏内心听觉的演奏、缺乏科学的练习方法、过于紧张造成的技术不稳定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扬琴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