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遭遇到了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多样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和选择性保护与传承的无奈,传人的逐渐衰微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漠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紧扣其地方性与职业性特质,把握好保守与开放的关系、培养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必定会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记录和呈现音乐生活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手段.着眼于虚拟仿真技术在保存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应用,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场景设计可视化建模方法,在拓展大别山民歌文化空间方面的可行性.通过对相应曲目进行历史文化主题场景设计、舞台表演场景设计、加强沉浸式体验的互动式表演设计,在文化保护及管理机制方面创立大别山民歌在新时期的传承与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很多文化和艺术形式无法与发展日益迅速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虽然原生态民歌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也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在保护和发扬原生态民歌艺术的同时,不应该排斥将其进行市场化推广,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在保留原生态民歌艺术原汁原味的同时,不应过分炒作和宣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进行完美结合。通过自身的创新,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推广,让我们传统的原生态民歌艺术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能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隆力奇杯"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首次将"原生态唱法"和"组合唱法"搬上舞台,这些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的"原生态民歌"独具魅力、真挚浓烈,唱出了一个不染烟尘、不饰雕琢、水灵灵的民歌世界.本文有感于"原生态民歌"独有的魅力,用赞叹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些"草根艺术".论述了在时下日益崇尚回归自然、重新认同本体文化传统的潮流中,重视"原生态"这一新动向,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逐步消失。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媒体扩展生存空间是原生态民歌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最有效的通道。而原生态民歌从生活开始走向舞台,也将引起声乐界演唱方法的一系列融合和改革,同时,还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认识原生态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壮族地区的歌舞文化非常浓烈,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我国近年来提倡文化艺术保护和民族复兴,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壮族地区的民歌题材以及内容,能够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以及民歌的元素表达,在民歌发展中予以充分保护,才能够履行文化保护的意义和职责。壮族是继汉族之后的第二大民族,其艺术文化浓厚,歌舞内容繁多,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保护对象,因此,应该从原生态民歌保护角度入手,在发展中进行保护与艺术加工。  相似文献   

8.
杨爽  夏朗 《考试周刊》2011,(15):27-28
原生态民歌失传很快,保存更困难,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民歌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都是由粗糙的(原生态)向精致化发展,但到了这个程度后,就如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将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不能向前发展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原生态民歌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广大群众的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分别指出了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的危机,并举证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原生态民歌保护模式,最后指出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名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目前由于原生态的内在原因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展望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原生态"歌舞表演形式在舞台上随处可见,由此引发了一股"原生态"热。本文从名词"原生态"的用法着眼,结合"新民乐"、"新民歌"等概念的提出与使用,对文化名词、文化概念的使用规范进行了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民歌的创新与发展不能以丢掉民族艺术的个性特色、颠覆传统艺术、迷失文化精神为代价,民歌的继续发展必须采博物馆式的保护,以维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曲民歌素有辽阔、高亢,情感自由,节奏鲜明,语言自由等特点,它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因此,我们高校教师应继承、发扬河曲民歌的风格特征并吸收其原生态的技巧。本文从歌词内容、声乐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及学生的实践表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对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逐一解说。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原生态民歌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民歌由粗糙化向精致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举步维艰了.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黄金中 《文教资料》2012,(29):91-93
本文分析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生存危机,高校音乐教育应肩负起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的重任。采取有效措施,让原生态民歌不仅得到保护、传承,而且能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俗旅游舞台表演真实性解析——以《魅力湘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舞台表演是通过对当地民俗旅游文化要素的深入挖掘及精心的舞台包装,以舞台表演形式呈现给游客的歌舞节目表演,其真实性的具体表现由多种因素制约。从《魅力湘西》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旅游舞台表演对民族原生态文化表现的真实程度,最终应当由大众旅游消费者决定,并通过自己的旅游真实性体验感来解读。  相似文献   

17.
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荣 《教学与管理》2010,(7):147-148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民间以口头形式延续与传播,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与感情的直接载体,它“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特性,原始、本真、质朴的歌声使多少人为之陶醉、痴迷。但正是其口传身授的特性给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障碍,“城乡一体化”伴随着经济腾飞的脚步迅速发展,那些古朴的传统与习俗必然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原生态民歌,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冲击。那么如何才能保护祖辈留下来的音乐文化?以何种方式传承原生态民歌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原生态的民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原生态民歌逐渐的被引入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课堂中。将原生态民歌融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的,这一引用不仅能够推进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对于如何采用这一方式进行声乐教学,需要我们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于保护我国“原生态”民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珍品.现代生活中,它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本文从原生态民歌的名称内涵、保护内涵、保护措施等方面予以相应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爱珍,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德民歌传承人。自幼酷爱民歌演唱艺术,在其近五十年的演唱生涯中,她融山西、陕北、内蒙古等地民歌的特长为一体并汲取诸多名家的演唱特色,参与了保德民歌收集整编工作,为保德民歌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从人生经历、演唱实践以及民歌传承保护三个方面分别对杨爱珍演唱艺术进行分析论述,从而为发扬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做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