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演唱技巧上看,美声演唱艺术对于演唱者的要求相对较高,演唱者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不断的进步。美声演唱与钢琴演奏有着相同的技巧,在学习美声演唱艺术的过程中,融入钢琴演奏技巧,可以让美声演唱者更加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2.
诚然,美声唱法具有丰富的声音变换力,对于演唱者来说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对演唱方法不断揣摩和练习。本文从美声演唱技巧的构成内容、演唱时运用的技巧以及美声演唱的特色特点这三个方面对美声唱法中的技术音色进行分析,总结唱法中的构成内容和技术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怎样把各种风格特征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总结、归纳,从而使其提高到更高层次的演唱理论,是每一个民族声乐研究者共同的使命。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比较,从而总结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针对现代美声演唱方法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现代美声演唱方法发展现状为根据,从演唱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现代美声演唱方法创新路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现代美声演唱方法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周威 《华章》2012,(16)
音色的运用是美声男高音演唱时的重要演唱技术.音色运用的正确与否,音色变换得是否合理都会对演唱的效果造成影响.本文从整体的意象把握和具体的音色设计两个方面,对美声男高音演唱的音色运用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美声男高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小宁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3):129-131,135
中国歌剧的演唱通过对戏曲演唱艺术的吸收,使歌剧的演唱及表演较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受到观众的欢迎。本文对歌剧吸收戏曲演唱艺术的必然性、科学性和中国戏曲演唱艺术对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美声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对于我国美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演唱外文歌曲的能力,也促进了我国美声教育与国陆文化的接轨。本文对美声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双语美声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声演唱又是声乐中的构成一部分;美声演唱对于演唱者的声音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完美的演唱是建立在对歌曲的正确把握之上的,美声演唱不仅对声音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思想感情方面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思想感情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歌曲更好的呈现给听众。基于此,本文围绕思想感情在美声演唱中的表现手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民族声乐作品,梳理传统戏曲演唱方法,总结演唱新方法咬字行腔规律、风格韵味和民族特点,力图探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及艺术表现,旨在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声演唱作为歌唱者艺术性与技巧性的综合素养展示,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原动力,对歌曲演唱者来讲,正确的使用气息的变化来凸显歌曲的艺术表达效果,是成功演唱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美声演唱的技巧,本文以气息运用为研究的主题,结合美声演唱实践,展开了关于美声演唱中气息运用技巧与提升策略的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丰富美声演唱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与其他形式的演唱方式相比较,美声唱法的音色更加优美、情绪也更加饱满,更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美声演唱过程中,情感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演唱者而言,如何培养自己的音色美是提升情感传递效果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学生音色美的培养。本文将就如何在美声教学中培养音色美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声乐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嗓音运用上面,在演唱方法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样不同流派的不同演唱方式,凸显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出世界人民对于音乐美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本文从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入手,基于演唱嗓音运用、表演风格两个基本音乐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唱模式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美声演唱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反应社会的意识和文化,美声演唱中的情感作为作品的语言与人声之间的链接桥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水平的发挥。美声演唱需要通过情感因素的变化,来体现声音的变化,演唱与情感相结合提供给欣赏着美的感受,进而让欣赏者从情感的角度去对美声演唱进行审美。美声演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对于每一首声乐作品的诠释,演唱者通常在每一个音符中都凝聚着强烈的情感因素,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不仅仅是气息、发生和吐字的结合,演唱者还要注意借助歌词语言和音乐曲调来掌握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与情感因素的细微变化。演唱者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好声、用好情,以此来达到声与情的高度统一,还要做到读准字,做到字正腔圆。  相似文献   

14.
美声演唱是重要的一种演唱形式,而演唱者要实现高水平的发挥,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美声演唱技巧,还要恰如其分地对作品中的感情进行表达。对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演唱经验,对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及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处理方式提出了建议,希望为更多的美声演唱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美声的演唱过程中需要对美声的艺术进行欣赏,了解美声的艺术内涵和审美特质才能够真正的认识到美声的魅力所在。人们对于美声的艺术特质进行研究和探讨,继而培养自身的审美观,从更高的艺术角度去感受美声的声乐特性。文章主要研究了在美声的声乐艺术中的审美特质。笔者从美声声乐的审美概述角度出发,深入的分析了美声的审美特质。期待通过对审美特质的了解能够感受到美声声乐艺术中隐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最主要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将真假声进行混合,并着重调动所有的共鸣腔体,因此美声的音乐特色十分优美且独特,情感表达和合理的气息的运用在提升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能够让美声充满生命力,这样的音乐才能真正的打动听众。当然,在实际的演唱中有多种因素会对美声演唱技巧产生影响。本文从气息的应用和情感的表达方面对美声演唱技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美声演唱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声唱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对于演唱者的气息控制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现在高校的美声教学开展中,对于学生气息的专业训练已经成为拓展学生美声演唱技巧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事实上,学生对于气息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其美声唱法的专业水准,对学生今后的声乐舞台表演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声乐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气息训练,切实有效的提高美声专业学生对气息的把控能力,已成为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也是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声乐教学实践出发,以发声器官的科学运用为切入点,通过渐进式的呼吸配合、呼吸调整以及呼吸训练等多种方式,优化和完善美声演唱中呼吸的训练模式,全面的提高美声专业学生对气息的灵活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8.
音色的表达就是声音中色彩的传达,也是声音传递效果的重要表现。不同的人拥有各异声音的独特识别效果,对于美声演唱者来说,是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来进行发声,在一种整体音乐风格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美声音色。深呼吸、共鸣点、气息稳、喉头松这些基础上产生每个人不同的美声音色。歌唱者在演唱时,通过不同音色类别的转化来实现角色形象的描绘。在美声演唱中音色在多个方面都发挥着作用,分别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塑造、歌唱能力以及传播美声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一种把演唱和表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而花腔演唱艺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花腔演唱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声音技巧、情感体现和演唱格调来进行表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花腔的演唱艺术在现代的音乐艺术中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主要是对花腔演唱在美声唱法中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声乐工作者将中国民族传统声乐唱法与美声演唱进行了完美融合.基于此,研究民族传统唱法在美声演唱过程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